第56章 全忠设宴 点化凡身
惑世的妖2015-10-25 02:134,476

  第五十六章全忠设宴点化凡身

  这全忠在自己的宝物上也真下了功夫,不愧称苏家园林,果然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景内有景,园中有园。林衔花圃,曲径通幽。亭连亭,楼接楼,曲曲折折,说不尽的妙处。数不清的奇花异草,铺满眼前。众人落脚的地方是半山腰的几间雕亭。当真是碧玉为柱,玛瑙为顶,一幕绿藤蔓斜披下来,缀着朵朵黄花,几枚异果,别有情趣。此亭甚是宽阔,一张五彩玉桌,瑰丽光滑,细腻如脂。又摆了不下二十套的白玉盘,彩玉碟,琉璃杯,象牙筷。哪一件都精美异常,造型别致,堪称人间极品。里面装的俱都是不曾见过的异果,五颜六色,清香扑鼻。琉璃杯中的美酒,更是芬芳沁人。简直是气派豪华到了极致,连坐下圆凳竟也是珊瑚雕就。姬昌散宜生等一众凡人,被这奢华骇得瞠目结舌。姬昌虽然贵未诸侯,却是一方凡人的诸侯,哪能得见这全忠从龙宫三太子敖丙处搜刮来的宝物。姬发拍拍身侧的栏杆,道:“苏大哥啊苏大哥,你可真会享受,比皇帝还要皇帝啊,这等宝物,只怕是一国之王也无缘得见啊。若论花天酒地,奢华荒*,你可是比纣王还纣王啊。”全忠得意道:“那是,你可知这些东西是龙宫才有的,纣王他一个凡人君王,哪有那么大的福分。”姬昌叹息道:“这修真人果然是有通天彻地的本事啊,如此仙家美景,再看凡间种种,真如烟云一般。”全忠笑道:“侯爷见笑了,凡此种种,皆是外物,虽然如此,可我还是喜欢这些,不像我家小师弟淡泊。不过小侄我确实好人一个,绝没有纣王那般昏庸无道。更不曾玩物丧志,灵珠子那老妖还是我手下败将呢。”姬昌闻听说到灵珠子,乃问道:“那灵珠子将官可也是很厉害得人物?”全忠道:“那是,这老妖的兵器可是抢的太乙真人的,试想,除他之外,谁还敢抢原始天尊人门下十二金仙的法宝啊。别看他长的傻,那一身本事可是不假。”又指着桌上的果蔬道:“老侯爷见谅,今日既然是我请客,就不以凡间的山珍海味为贵了,似此等瓜果虽然清淡,却是天地灵根异宝,任谁享用了,皆可蜕化凡体,得登仙路。增寿延年,只是小意思。天下间,怕也只有我陈塘关门下才舍得此物,诸位人皆有份,机缘难得,不要客气就是。”妲己与太姜太姬各捧了一份,寻了靠近花园的小几一旁去了,伯邑考掂起一个金瓜拿给姬昌,道:“只此宝物,凡间万金难求,父亲吃了自然知道其中妙处。”散宜生与四贤八俊等,知道此物珍贵,机会难得,依了君臣之礼,也就陪着姬昌吃了。那姬发毫不客气,抓起一把不知名的朱果,往袖里藏起来,留作日后吃。全忠看见,道:“你这小子,也忒贪心了,真想当饭吃啊。”姬发不服气道:“我受累给你取宝了,就多拿几个,也是应该,全当你感谢我的。”全忠无话可说,只嘱咐道:“这东西虽好,可你也悠着点,一次不要多吃,否则就是给你大哥伯邑考添麻烦。”姬发不解道:“我吃你几个果子,能给大哥添什么麻烦?”全忠嘻嘻一笑道:“没见识了吧,去问你大哥,我懒得理你。”姬发还真就去问伯邑考,伯邑考笑道:“那朱果虽好,却是内蕴天地元气太过霸道,你一次吃多了,运化不开,有爆体而亡的危险。”姬发听了忙不迭地往外掏那朱果,全忠看了笑道:“姬发小子,为啥又拿出来了?”姬发无奈道:“这东西虽好,可我怕无福消受,万一忍不住馋虫,多吃了几个,岂不是有性命之忧。”全忠笑道:“你这娃娃还有自知之明啊,难得难得。”姬发听了又把掏出来的朱果装回去道:“少挖苦我,少爷我还就不怕了,我拿走给别人吃,总可以了吧。”伯邑考道:“也好,那就多拿几个,你回去分给南宫适等将官一人一枚就是了。”全忠装模作样地叹道:“唉,遇人不淑啊,碰到你兄弟,我吃大亏了。”姬发瞪了全忠一眼,抓起玉桌上的一杯酒一饮而尽,道:“少来这一套,既如此,我就再不淑一回,这盘子杯子我也要了,我拿回去就是盛稀粥喝,心里也爽啊。”众人俱都喜爱这姬发聪明精灵,见他如此,也不以为怪,倒是因此气氛轻松地不得了,一众君臣仙凡,说说闹闹,直到外面天色将晚。

  这姬昌散宜生等吃了灵果,顿觉身轻体健,微驼的背也拔直了,昏花的眼睛也神采奕奕了,连花白的胡须都转成了黑色。众人见全忠说的果然不假,真能变换凡体,得登仙路。俱都喜出望外,忙不迭地施礼感激。那全忠学着无心的口吻道:“众位不必感激我,只要日后把百姓苦乐记在心里,事事以苍生万民为重,造福天下,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散宜生道:“可叹我愚昧啊,此时才知长公子为何要坚持将十万兵丁解甲归田,只留五千,有这等仙人护国,便是百万大军,也是寸功难见啊。难怪那陈塘关下,崇侯虎二十万大军形同虚设。”伯邑考笑道:“看来散大夫是同意了?”散宜生道:“少主英明,臣等遵命。臣等有此仙缘,也是皆拜少主所赐,今日方知,我等几十载岁月,算是虚度了。”17

  伯邑考见天色不早,乃与全忠道:“师兄,算算那众军丁也该走的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出去了。”全忠将众人放出法宝之外,姬昌太姜太姬自去休息闲聊不提,伯邑考叫了侍卫,去寻南宫适辛甲等人,不一刻众将聚齐。南宫适等见散宜生四贤八俊等文官,今天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与以往大不相同,细看这下才发现竟然有人白发转黑,不由得惊问道:“散大夫,我等数年不见,不想你等竟返老还童了啊。”散宜生道:“南宫将军见笑了,这还不是托少主的福啊,你也不要羡慕,少主早有准备,少不了你的好处。”伯邑考也不废话,让姬发将无名朱果发于众将,一人一个吃了。南宫适等是武将,对于这天才地宝的体会可比散宜生那般文官要深刻多了。武者的丹田经脉已经锻炼的极为敏感了。朱果下肚,几人就觉得一股巨力直撞丹田,紧接着化作元气游走四肢,急运自己啊心法炼化,不一刻一个个气完神足,浑身骨节嘎蹦蹦直响。此正是变换凡体,易筋易脉易骨之效啊。到这境地,体坚如石,力大无穷,生生不息,再上战场,足可以以一当百也。因散宜生等是文官,劳心甚多,丹田筋脉不曾锻炼过,故此功效也偏于精神,只得返老还童之效,就是成了神仙,也还是个文仙。天生之灵根,虽然宝贵,然其功效单纯,终究不如仙家炼制之丹药,只得入神仙之门,化去凡体罢了。若非如此,那四海龙王有这等天地灵根,不早成就混元大罗金仙了啊。饶是如此,于一众凡人而言,已是难得的仙缘了。受伯邑考此等大恩,这一众文武官员,大喜之余,齐齐施礼道:“臣等感念少主大恩,此生不敢相忘,但有差遣,虽刀山火海,万死不辞也。”伯邑考道:“各位大夫将军不必多礼,你们是西岐的栋梁,数十年的忠臣,我如此做,无非就是希望你们能多为西岐出力,多为百姓谋福而已。今后,我西岐君臣合力,定能将天下打造的如同神仙天堂一般。”复又话锋一转道:“此番,纣王定然不会放过我们,不日,必有大军来犯。纣王无道,可怜天下万民,尚在忍受水深火热,今我西岐受命于天,代天讨伐此昏君,已有天将先行官灵珠子到位,只缺军师姜尚一人。只等十日后,返乡众军归来,再做谋划。今日天色已晚,各位将军大夫,快快和家人团聚去吧。”南宫适等离家数载,不曾有机会探看。闻言千恩万谢,告辞离去不提。26

  十日后,伯邑考苏全忠南宫适辛甲等众人,一早便来道了演军场,查看归军的兵丁数目。也是姬昌治理西岐有方,此次回来的俱都是少壮之人,众将查了查数目,有五万多人。伯邑考见人太多,乃与南宫适道:“这些人都是田间的好劳力,如此误在军中,甚为可惜,令众人比武,十选其一,武艺超众者留下,其他的俱都遣散回乡,耕田种地,奉养双亲妻儿去吧。”南宫适站在高处向众军丁大声宣布道:“少主仁慈,不忍大家离别亲人之苦,今只十中选一留军听用,其余者俱都回乡耕田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说完去了一把大枪,在演军场中央划了一个大圈算是擂台。令众军丁捉对比试,胜者留下,败者回乡。及至中午时分,终于选出了五千之数。淘汰的四万五千人,依依不舍,齐声对选中的军丁施礼道:“西岐安危就拜托诸位了。”又向伯邑考大礼参拜道:“感激少主仁慈。”伯邑考不以少主之尊为傲,执兄弟之礼与众军丁告别。

  众军休整了半日,次日伯邑考乃以无心所赠的战神策开始练兵。一晃过了半月有余。这一日姬昌占了一卦,卦象现有圣人东来,急忙令伯邑考去无心所说的渭水边磻溪寻访,伯邑考将练兵之事交给了苏全忠,驾了宝琴一道流光就到了磻溪,四下观看,除了几个渔夫之外,哪有修真人姜尚的影子。如此三四次遍访不见,就以为是姜尚和众人捉迷藏,因练兵比较忙,自己无暇顾及乃写了招贤榜文,贴在都城四门。原来那一日,姜尚奔西岐都城而来,临进城,又变了主意。姜尚暗自思虑,自己一别红尘四十载,世人早把自己忘了。如此冒失前去,人家未必会重用。就算君王重用,西岐众文武官员也未必肯服自己。有道是欲速则不达,乃改道去了渭水水边的磻溪,一边查看民间详情,一边等待时机。伯邑考来访之时,并非是要故意避开,乃是四处查访民间疾苦未归。姜尚也恐姬昌不知道自己在此,乃教了渔人渔歌,其中有“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暗示自己就在此处。不想伯邑考高来高去,行的仓促,只在天上查看磻溪,瞧不见修真人的气息就回,宝琴飞行又高又快,哪能听得渔歌之声。就是偶尔听得一两字,也听不全句,便一晃而过了。这边姜尚见姬昌了无消息,不觉心中着急。又见得这西岐人人谦和,百姓乐业,哪需自己帮忙治理啊。暗自思虑,想不通元始天尊的意思。不料想西岐那边,数次寻访不遇,竟在都称了贴出了招贤榜文,从此再无人前来,眼看一月的日子就要临近了,心中挂念宋异人等的安危,姜尚暗暗心急啊。

  也是天意如此,那一日,姜尚心中焦急难耐,自己就给自己测算了一卦,意外发现自己命中注定在此地要收得一徒,此徒正是自己与姬昌的引荐之人。姜尚暗道,难怪我与姬昌双方都有意相见,却是阴差阳错,不能相见,原来是玄机在此啊。算出那武吉乃是樵夫,乃驾了遁光到山上寻访。远远的听到半山腰有歌声传来,走到近前听得分明,乃是:“登山登山复过岭,伐木丁丁又丁丁。随身鲁班斧,却来劈枯藤。观崖前兔走,听山后鹿鸣。问树梢异鸟,学柳外黄莺。两眼只见青松桧柏,李白桃红。万壑踏过,一担柴换白米三升。何时无忧樵子,也得牙笏随行。”姜尚听得歌声中有意欲出将入相之意,暗道此人当是武吉无疑。姜尚近前道:“砍柴的后生,我与你来一个‘渔樵问答’如何。”砍柴的武吉道:“老丈请坐,‘渔樵问答’也好。”姜尚道:“你姓甚?名谁?哪里人士?”樵子武吉道:“我姓武,名吉,祖贯西岐。”姜尚道:“不劳你问,我乃东海许州人也。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樵子笑道:“看你须发花白年迈如此,道号却是威猛无比啊。”姜尚道:“听你歌声意欲王侯,我看你日日与树为伍,倒像个活猴。”武吉道:“听闻西岐城里贴出了招贤榜,言有贤人姜尚。莫非此间飞熊你就是那个姜尚。”姜尚道:“正是我也。本道长法力通天,最善点活猴成王侯,你可与我做个徒弟,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樵子道:“来日我去都成一趟,禀告西伯侯爷,若果真是你,就与你做个徒弟也无妨。”原来此时,伯邑考归来后,西岐只重休养生息,那武吉空有报国之心,西岐却是不缺他这等人才,因此才打柴度日。又因此番伯邑考归来的早,未满七年之数,故此尚未到武吉打死人之时,姜尚与武吉相遇也只能是有心为之了。

继续阅读:第57章 姜尚拜相 灵珠拜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战天神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