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竟陵城头上的说书声【求鲜花】
杨叛儿2015-10-25 02:155,427

  “蓬!”

  从竟陵城头之上,抛下了几颗有秦川和寇仲两人发明出来的火油弹,顿时这火油弹炸成漫天火球火星,在城下攻城的江淮军头顶烟花般盛放,再照头照脸的洒下去,方圆两丈内的江淮军战士无一幸免,纷纷四散奔走。更有人滚倒地上,企图压灭燃着的衣服。

  鸣金之声响起,江淮军全面后撤。

  这已经是竟陵攻防战的第六天了,前两天江淮军只是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从第三日起就全军全力攻城。江淮军数万兵马同时攻城的效果极其惊人,让原本就兵力单薄的竟陵军民疲于应付。若不是将竟陵城内的青壮短暂的集训了几天后,拉上城头防守,恐怕此刻竟陵城早已被江淮军攻破。

  原书中江淮军并不欲斩尽杀绝,同时亦是想消磨防守战士的斗志,因此留了城东南一面不围困,任你离开。

  可是现在,杜伏威不知哪根神经不正常了,居然在攻城的第二日就将东南一角围住,竟是打算将竟陵城中的军民百姓全部一网打尽。

  竟陵城地处中原腹地,素来和襄阳城互为犄角,因此城墙建造的高而厚,因此强力攻打并不合算,最好的方式却是将竟陵城孤立,截断其所有粮道,令内军民缺粮无食,那时将不攻自溃。可是杜伏威心情急迫,竟然打算强攻。实在是不合算之至。

  其实杜伏威也有些无奈,之所以能攻打竟陵,却是因为如今江淮军附近的几方争霸势力诸如李子通、王世充、李密等,都各有原因拖累,畏缩在势力范围之内。江淮军正好可趁其他势力无法动弹之际,出来扩大战果。而竟陵城不过只是襄阳城的前站罢了,要知竟陵城和襄阳城虽然不是什么类通都大邑,可是因它位于汉水中游,乃鄂、豫、川、陕四省的交通要冲。若想从中原南下,或要从关中进入江汉平原,都不能不先取襄阳。只要掌握了这两地,那倒是江淮军就是潜龙出水,倒是就可以遨游天际,再无掣肘了。可惜没想到原本已经变得脆弱不堪的竟陵城,竟然因为几个人变得如此难啃!

  竟陵城头之上,秦川看着那些书有“杜”字的大旗在城下各处随风飘扬,军容鼎盛,威势迫人,在看看城上这些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显得有些疲倦的竟陵军民,不由的叹了口气。毕竟还是人少啊!

  没等他感叹多长时间,从城下江淮军的中军之中就又响起了进攻的号角声。城墙之上,原本喘着粗气的竟陵军民们又都自发的站了起来,转身面向城下,迎接下一轮的攻击。

  这次攻城的竟然是杜伏威的中军大阵。

  只见江淮军的中军大阵左右往开一分,近万装备着盔甲的战士,人人手持制式长刀,就往竟陵城奔来。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脚步声汇聚起通通通的响声,震彻天地。

  看来杜伏威终于发怒了!秦川不由的感慨着。

  这时,倏的一道人影跃了过来,并带起一阵刻意压抑的急促尖叫:“秦大哥,现在可如何是好?”

  秦川转头一看,是寇仲。只见他脸上闪过一丝担心的神色,忧心忡忡的看着城楼下慢慢接近的江淮军中军。

  “怎么办?凉拌吧。哈哈……”秦川说着自己就笑了起来,才发现到了这种时候了,自己的心中却是一点慌乱的感觉都没有。

  寇仲无语的看着秦川,呐呐道:“秦大哥不要开玩笑好不好?先前杜伏威的杂牌军我们应付的都比较吃力,现在换上精锐,我怕守不住竟陵城啊!”

  秦川脸色一正,严肃的说道:“为将者要有自信,若是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这城可以守住,那又如何要让全城军民相信呢!再说,不管是杂牌军也好还是江淮军的精锐也好,都还不是要爬上这城墙吗?有什么区别,以前一刀就可以杀掉一个敌人,现在大不了用两刀或者三刀罢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江淮军的中军大阵已经到达了竟陵城外的三十丈距离之外,只见整个大阵脚步一停,然后就在领头一个军官的命令之下,所有的战士将身上的金属盔甲脱下,放于原地。又在那个军官的命令之下,往前走去。

  等这些人离开了原地,在他们的身后,一个整齐的盔甲方阵赫然出现在平原上。

  “嘶嘶”一阵吸气声响起,秦川回头看去,只见城墙上的士兵们,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由的有些惧怕。便是身边的寇仲,此刻也看着江淮军中军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脱掉盔甲后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久经战场的凌厉杀气,张大了嘴巴,有些吃惊不已。

  此刻,寇仲的心中真的是有些惊叹不已,没想到自己的便宜老爹手下竟然也有这样的精锐力量,这还是那个被老百姓们痛骂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江淮军吗!

  秦川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起来了,未战先怯这是兵家大忌。若是心中害怕,那交手起来,十成的功力必定只能发挥出七八层,那还想什么爆发。恐怕倒时就真如寇仲所言,这竟陵城不保了!

  不行,必须要改变这种状态!秦川注意一定,就拍了拍还在发呆的寇仲肩膀,低声说道:“这竟陵城你要是守不住,已经就不要想什么争霸天下了。快快想办法去提升士兵们的斗志去。”

  寇仲闻言苦笑一声,他也注意到了此刻城墙之上,竟陵军民心中的那股惶惶的感觉。当下哈哈大笑一声,往城墙的墙垛上一跃,站了上去。

  他面对整个竟陵城墙之上的军民,将背部赫然展露给城下的江淮军眼中,也不怕被城下的暗箭偷袭,光是此番大胆的举动就让远处的秦川暗自点头。

  寇仲见自己的大笑声将所有竟陵城墙之上的士兵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才止住笑声,朗声说道:“杜伏威企图用他那些脱了乌龟壳小乌龟们来吓唬我们,他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乌龟脱了龟壳,还算乌龟吗?”

  满城的士兵们听到寇仲的话语,在瞥了一眼城下那些精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已经他们身后遗留下来的盔甲,明知情势危急,可还是忍不住被寇仲的形象比喻所逗乐,纷纷大笑起来。他们心中先前那股沉重的压力随着笑声渐渐的淡去。

  远处的秦川也不自禁的失笑起来,这寇仲还真是有才哩!

  寇仲脸上洋溢着强大的信心,目光依次扫视着身下的竟陵军民,高声叫道:“杜伏威中军强大的只是平原上的厮杀,让他们来爬城墙攻城,恐怕连先前那些杂牌军都不如。我们会怕这些软蛋吗?”

  “不怕!不怕!”士兵们被寇仲调动起了气氛,纷纷齐声附和道。

  哈哈大笑声中,寇仲举起手中的井中月狂呼道:“让那些乌龟瞧瞧我们的厉害!竟陵军必胜!江淮军必败!”

  众战士齐声响应,心中惧意顿去,一时天摇地动。

  就在这种热血涌动的过程中,原本围困着竟陵城的前锋军左右退开,那支由江淮军中军组成的攻城部队靠了上来。

  江淮军中已然不多的云梯、楼车等攻城器械等慢慢的靠上了竟陵城头。与此同时,还有几十辆专挡箭矢的铁牌竖车,已经到达了预定地点,每辆车后隐着的箭手开始从竖高达两丈的大铁板后往城头发箭,掩护其它人的进攻。

  开始有中军的战士们向楼车和云梯涌去。

  号角声嘹亮,战鼓轰天,又一次血肉厮杀开始了。

  此时太阳升上中天,普照大地,映得兵器烁烁生辉,更增添了无数杀伐的气氛。

  ****************************

  真武剑轻轻一划就将冲上城头的一个江淮军战士杀死。战场之上的武技来不得半点虚华,讲究的是直来直往、朴实无华,这对秦川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试炼场,不是说繁华不好,只是要更加的凝练,直至返璞归真才是武道的真谛。

  秦川看着那个被自己杀死的江淮军战士坠下城头,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此刻在他左右近十丈范围之内,已经将江淮军的攻势压抑住了。

  不过竟陵城头的其他地方却是形势有些不妙,毕竟信心的激励只是一时,当真正的面对江淮军中军这种精锐部队时,实力的差距却是不可避免的造成心中的压抑和恐惧。

  秦川叹了一口气,凝神想了一下,便绕着竟陵城头行去。

  手中真武剑一面爆出点点星芒将攻上城的江淮军战士杀死,一面口中缓缓的吟道:“话说,这天地间总有一种抵抗世态炎凉,坦然笑看苍生的力量!同样的,在华夏也总有一些不妥协,不为利诱,不为情感,无视生死恩仇的人。这些人从来不会向邪恶势力低头,只因为天地间自有浩然正气,亘古长存,这股气或许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绝对是存在的,也正因为这股气的存在,我华夏才能够永远存在!”

  秦川的声音并不算高亢,反而有些温和,就像是一个坐在你对面和你侃侃而谈的好友。可是就是这并不洪亮的声音回荡在竟陵城的城头之上,让每一个人的心中一动,虽然手边上的厮杀仍未停住,不过耳朵却开始捕捉这道早已熟悉的声音。

  秦川继续绕着竟陵城头走着,只要是看到竟陵军民遇险,就上前搭救一把。他的话语并没有停止:“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赛苍冥。……”

  一首文天祥的正气赋言罢,秦川开始讲述起一个叫做郭靖的大侠挺身而出守卫襄阳城的热血故事来。

  ……

  蒙古兵马驱赶宋朝百姓在前,大军藏身百姓身后大举攻城之际,襄阳守官吕文德无奈的命令守卫的宋军放箭射杀。

  郭靖大叫:“使不得,莫错杀了好人!”

  吕文德道:“如此危急,便是好人,也只得错杀了。”

  郭靖叫道:“不,好人怎能错杀?”

  为救难民,为了不错杀好人,他挺身率丐帮弟子和忠义之士,冒死杀出城去。

  ……

  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

  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

  深夜。

  黄蓉来到襄阳城楼,抚摩着郭靖熟睡的,布满硝烟的面庞,为他轻轻盖上毯子,眼中盈泪,轻轻伏下身子,脸贴在丈夫怀中,“靖哥哥,天下百姓的命运,你我夫妻的性命,都看明天一战了……”

  ……

  黄蓉不顾一切地飞奔向被绑在炮台上的襄儿,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被烧死。

  她跌倒在地,郭靖追上前来急欲阻止,她哭嚎着挣扎着扑打着,“放开我,放开我,我要去救襄儿!”这一刻,她不是丐帮帮主,不是郭大侠的得力内助,不是镇守襄阳的英雄,她只是一个最平凡的母亲,任硝烟和战火弥漫四周,她只感到内心奔涌着骨肉相连的巨痛。

  “国事为重,襄阳为重,天下百姓为重!”

  ……

  黄蓉望着远处硝烟云涌中的女儿,“襄儿,襄儿—”,终于,她发出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一声哭喊,转身奔向战马。

  战火中,郭靖在原地趔趄几步,奔跑而去的是强忍悲痛深明大义的妻子,身后是高悬炮台性命难保的女儿。英雄有泪,为国无悔。此身报国,视死如归。

  “回城!回城!回城——”,千军万马中,郭靖振臂而呼。感天动地,气贯山河。

  战鼓激昂中,他留下最后一眼含泪遥望,回城。

  这一去,也许他再也见不到他们可爱的女儿。

  ……

  襄阳城外的忽必烈军帐中。

  忽必烈笑道:“两位贤徒前来行刺小侄,郭叔父谅必不知。”

  郭靖点头道:“我事先未及知悉,小儿辈不知天高地厚,胡闹得紧。”

  忽必烈道:“是啊,想我与郭叔父相交三世,郭叔父念及故人之情,必不出此。”

  郭靖正色道:“那却不然,公义当前,私交为轻。昔日拖雷安答领军来攻襄阳,我曾起意行刺义兄,以退敌军,适逢成吉思汗病重,蒙古军退,这才全了我金兰之义。古人大义灭亲,亲尚可灭,何况友朋?”

  忽必烈见郭靖气宇轩昂,不自禁的喜爱,心想若能将此人罗致麾下,胜于得了十座襄阳城,说道:“郭叔父,赵宋无道,君昏民困,奸佞当朝,忠良含冤,我这话可不错罢!”

  郭靖道:“不错,理宗皇帝乃无道昏君,宰相贾似道是个大大的奸臣。”

  众人又都一怔,万料不到他竟会直言指斥宋朝君臣。忽必烈道:“是啊,郭叔父是当世大大的英雄好汉,却又何苦为昏君奸臣卖命?”

  郭靖站起身来,朗声道:“郭某纵然不肖,岂能为昏君奸臣所用?只是心愤蒙古残暴,侵我疆土,杀我同胞,郭某满腔热血,是为我神州千万老百姓而洒。”

  忽必烈道:“贵邦有一位老夫子曾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当真有理。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大蒙古朝政清平,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大汗不忍见南朝子民陷于疾苦之中,无人能解其倒悬,这才吊民伐罪,挥军南征,不惮烦劳。这番心意与郭叔父全无二致,可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来,咱们再来乾一碗。”说着又举碗饮乾。法王等举碗放到口边。郭靖大袖一挥,劲风过去,呛一阵响处,众人的酒碗尽数摔在地下,跌得粉碎。

  郭靖大声怒道:“住了!你蒙古兵侵宋以来,残民之逞,白骨为墟,血流成河。我大宋百姓家破人亡,不知有多少性命送在你蒙古兵刀箭之下,说甚么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

  一个有血有肉、满腔热忱、铮铮铁骨的故事从秦川的口中娓娓流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听到正在厮杀中的竟陵守城军民耳中心头,都是精神大振,这个故事和他们眼前的景象竟是如此的贴切,以至于让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豪情满怀。而故事中的那个郭靖又让众人感到敬仰无比,心中大生崇拜之情外,原本有些疲惫的身子此刻又生出一道勇力,手中握着兵器的力度也又再度的加强,劈砍出的力道也比开始凌厉的很多。

  而江淮军的战士呢?秦川的故事同样的传入他们的耳中,可同样的故事却没有给他们带来鼓舞和力量,反而让他们的心境为之一乱,故事中的郭靖同样让他们心生崇拜,可是现实是——他们好像是故事里的元蒙一样,是个坏蛋!

  在由竟陵城守军和江淮军形成的打斗狂潮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一手将扑上来的江淮军战士打飞,一手却在擦拭眼眶中蕴含着的泪珠。

  别人从故事里得到了力量,而他却从故事中听到了怜悯,听到了愧疚。

  「大家有鲜花的投几朵鲜花吧,和第十五名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继续阅读:第176章 偷袭前夕【第一更求鲜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双龙之召唤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