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仓颉造字
轩辕氏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被轩辕氏分配了不同的工作,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叫侯颉的,善于计数、统计。于是轩辕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是因为轩辕氏管理得法,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侯颉犯难了。
侯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侯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轩辕氏见侯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侯颉管。侯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侯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侯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轩辕氏知道后,大加赞赏。随后轩辕氏又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所教的道法符文等等印记,以及老师曾经说的“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有的意义”,就想到:“既然每一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意义,那么侯颉所造的每一个符号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具有特有意义呢?如果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符号,那不是可以记录很多的事情。如果能够让人族的人都学会这种符号的话,就更有利于管理了!”
想到这里,轩辕氏就招来侯颉,写了一些道法符文让他观看,又把每个符文代表的不同意思对他做了解释,然后说出自己对他所创的符号的一些想法。
侯颉听了轩辕氏的话后,一下子就找到了创造这种符号的方法。他兴奋地对轩辕氏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这就回去好好想想,然后再重新造出更为恰当的记录符号。”
轩辕氏为了能让侯颉更好的创造出这些符号,就暂时把侯颉的工作交给其他人来做了。
侯颉从轩辕氏那里回到自己的居所后就闭门不出,他开始回想各种事物、及其生活、行为等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这些事物及其行为方式的不同之处后,他开始描绘出代表着不同事物的符号。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如此三年,他经过不断地反复修改,共造出几百个这种各有意义的符号。
侯颉造了这几百个符号后,就又找到了轩辕氏,把这些新造的符号将给轩辕氏听。轩辕氏对这些新造的符号非常满意,命名这些符号为“文字”。之后轩辕氏让侯颉把这些文字传到各个部落中去。又觉得这些字还是太少了,要求侯颉继续创造下去。
侯颉自然领命而去。只是侯颉因为造了字,轩辕氏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轩辕氏耳朵里,轩辕氏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侯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轩辕氏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是神农氏的臣子中现在仅存于世的人了。老人毕竟活的时间长了,他想了想在自己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当然老人的实际年龄要比这大得多。打完结之后,老人又沉吟了一会,就独自去找侯颉了。
侯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侯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侯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侯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侯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馬’字,‘馿’字,‘騾’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侯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魚”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侯颉已经羞愧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侯颉的手,诚恳地说:“侯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经历了老人的事情后,侯颉再也没有了骄傲之心,他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时,才定下来,然后再教给各个部落中的人。
如此侯颉用了十生的时间,共创造了两千余个字。这些字已经完全可以记录下人族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了。
轩辕氏感他功绩过人,以共主身份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当候颉,现在应该称仓颉了,把自己所创的最后一个字教会其他人族后,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天道降下无量功德。在功德金光的映衬下仓颉直接飞升,而入天庭。
仓颉为什么会得到功德后,飞升而入天庭呢?
原来,昊天本来因为对老子和女娲等圣人不满,于是对人族也没有好感。可是因为这次天道规则变更,多出了个圣人规则,他这个准圣巅峰的人物也没能逃出这个规则的限制。于是他也开始想办法谋夺气运。经过仔细琢磨,他知道自己的气运也要从人族当中获取。此时昊天可是对自己所居之位太满意了,因为这个位置可以让他名正言顺的介入到人族的事物当中去,从而谋夺气运。于是他就等待着介入人族的机会。当仓颉造完字后,天道降下功德,昊天知道,机会来了。
所以他便借这个机会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然后又直接纳仓颉入天庭为官。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就称这一天为“谷雨”。
话题扯远了。仓颉造字后,人族彻底摆脱了蒙昧,进入到文明时代。这件事情因为轩辕氏也参与了,所以人族的大多数部落都彻底的认可了轩辕氏的共主地位,都称他为轩辕氏。只是毕竟还有不认同的或者没有表态的,这些部落中以蚩尤领导的九黎族部落以及其周围的一些部落形成的联盟实力最为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