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字元龙,徐州下坯人。有雄才壮节,为人高远豪迈,心胸宽广,明辨公私,乃当世之英杰也。初事陶谦,后追随刘备,坐镇广陵,掌理南征扬州之事务,独当一面,被刘备依为臂膀羽翼,可惜因疾病被孙策、周瑜所趁,利用假医师杀害之,于大汉“承平”三年(公元195年)三月逝世,享年仅有二十七岁。
陈登英年早逝,刘备悲痛万分,寝食俱废。寿春阎象、韩浩、程秉等群臣竭力劝解,刘备方心情才稍有平复,令辖下州郡全部为陈登挂孝举哀,一面遣使携带亲笔书信往下坯探望陈登之父陈圭,致以哀悼之意。
却说张飞、徐庶等统领大军渡过淮河,星夜兼程来到淮南城下。其时吕布率军已走数日,就快到达广陵,而自庐江而来的袁涣大军仍在途中,面对淮南孤城与高顺、臧霸统领的几千兵马,徐庶却出乎意料的下令全军距离淮南40里安营扎寨,摆出一副并不急于攻取淮南城池的样子。
张飞、赵云等将大惑不解,问徐庶道:“军师,广陵万分危急,我军何故在此拖延?如若吕布之军攻破广陵,我军大势危矣。”
徐庶笑道:“诸位将军不用心急,最多两日,我军必破淮南。”
众将闻言皆惊疑不信,赵云问道:“淮南城虽然小破,但高顺、臧霸二人都是当世豪杰,颇有见识,深得军心。其麾下700余‘陷阵营’兵士,乃天下最强之重装步兵,精锐异常,能敌万人。我军就是从现在起全力攻城,也未必能于4、5日内破城,而今按兵不动,反而2日内能破之?我不信也,军师莫非虚言乎?”
(作者注:“陷阵营”是三国时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收贿”,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死,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难见,曹*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另有其他原因,不能不杀)。他麾下的“陷阵营”也是吕布军中一只王牌部队,曾经击败过拥有关羽,张飞的刘备军,战斗力极其强劲。)
徐庶大笑道:“诸位将军莫要心急,听我号令行事即可。”
马云騄奇道:“军师有何妙计?说出来让我等也听听。”
徐庶笑道:“高顺、臧霸率军镇守淮南,为的是阻止我军随后追击吕布,为其攻破广陵争取时间。要这么说来,我可以略施小计,诱使高、臧二人从城中出击,我军好在野外歼灭之,我计如此••••••”
众将听完,皆大喜,张飞哈哈大笑道:“军师此计果然大妙,就依此计行之可也。”
---------------------------------------------------------------------------------------------------
高顺、臧霸二人怀着一死以报吕布之心,统兵死守淮南。等见到刘备大军到来,二人忙命麾下士卒做好准备,以迎击想象中刘备军疯狂的、如同大浪奔涌一波又一波的猛攻。但大出二人意料的是,徐庶、张飞等所率领的刘备军,尽然在淮南城外驻扎下来,看起来一点也没有想要即刻攻城的意思。
这就好像一个武士,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到擂台之上,正要与对手来一场生死搏斗,却在开打之前,对手突然说:“稍等一下,我要去上个厕所。”······这种不同寻常的状况让高顺与臧霸二人极其不适应,臧霸道:“主公大军围攻广陵,刘备怎么能不着急呢?难道••••••徐庶有什么诡计?”
高顺道:“广陵为徐州之南大门,位置十分重要,乃刘备所必救也。自寿春出击的刘备军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而其现今来到淮南城下却按兵不动••••••其中定有缘故,只是徐庶智计甚高,我等猜不透其意而已。”
臧霸叹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高顺思索一番,道:“以我之见,先派出探马,出城哨探一下,看看刘备军到底有何举动,再作定夺。”
臧霸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当天无话,高顺、臧霸二人不知消息,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直到第二日午后,探马方陆续回城报告,说发现刘备军派出大量兵士在淮南城两侧山中寻找小路,不知何意。
高顺听完怔了片刻,突然醒悟道:“刘备军定然是想从小路绕过淮南,置我等于不顾,直接从后袭击主公大军。”
臧霸闻言,霍然起身道:“哎呀!只恐正是如此!淮南城外有小路直通广陵乎?”
高顺忙命亲兵找来世居于淮安城中的老者,好言问道:“老人家,城外可有往广陵的路径?”
老者想了想,点头道:“有几条,不过大路通了之后,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人走了。”
高顺忙请那老者在地图上将几条小路大致方位标出,赏了些银两,命亲兵送其回家。对臧霸道:“宣高(臧霸,字宣高),寿春往广陵之大路正要经过淮南城池,看来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城外的刘备军根本没想与我们死拼,而只是想从小路偷过淮南继续追击主公之军••••••眼下这种情形,我等该如何是好?”
臧霸道:“我军舍命死守淮南,所为何事?不能将刘备大军拖在此地,就是失败!故以我之见,也只能出城一战了。”
高顺思索半晌,点头道:“宣高所言甚是。兵贵神速,不如就在今晚,我率一军趁夜偷袭刘备军大营,打其一个立足未稳、措手不及,也许有取胜之机。”
臧霸劝阻道:“此万万不可,徐庶乃高明之士,计谋甚广,岂能不防备我军偷营?我军若去,必遭大败。我意如此:今夜遣千余兵马悄悄出城,潜到近旁山中小路处,能阻断的设法将其阻断,不能阻断的将兵士埋伏于两侧林中,只等刘备军从小路经过,我军伏兵则冲出突袭之,应可获一胜。”
高顺闻言喜道:“宣高之计大妙,就依此行之。我带兵出城,宣高你留守淮南,可乎?”
臧霸应允道:“如此也好。徐庶智计卓绝,而张飞、赵云则是当世虎将,武勇远甚你我······高将军,万不可轻敌,一定小心啊。”
高顺笑道:“宣高勿忧,我定得胜而归。”
当夜,在茫茫夜色掩护下,淮南城远离刘备大军的东门(张飞、徐庶等领军驻扎在淮南以西)悄悄开启,高顺率“陷阵营”同500兵士,不打火把,借着月光,深入淮南城旁深山中去了。目送高顺领军走远,消失在沉夜之中,臧霸怅然若失,一种莫名、微妙的伤感涌上心头。
天大亮之后,臧霸依城头眺望,只见山中几处浓烟升起,顺风侧耳细听,隐隐有喊杀声传来。臧霸不知高顺胜负如何,焦急万分,在城上来回踱步。突有一守城兵士指着远处大喊道:“臧将军快看!”
臧霸顺其手指方向望去,只见百余名己军士卒正玩命向淮南城池奔来,后面数里处,一支千余人的刘备军步兵正在追赶,墨绿色“刘”字军旗清晰可见。臧霸心中一沉,暗道不好,高顺之军恐怕已经败了!
不多时,那些败兵已然到了近前,守门军官问道:“将军,开不开城门?”
臧霸放眼仔细观瞧,见败兵之中,有好多人都面熟,甚至能叫出名字,确实是自己军中的兵士,又见追击之刘备军还远,有足够时间打开城门让这些败兵进来,遂下令放下吊桥,开启城门。
败兵们见城门打开,蜂拥而入,臧霸急下城去迎候,想问一问高顺的情况。此时却异变突起,败兵中有数十人拨出兵刃乱砍起来,形势立时大乱,臧霸醒悟中计:有刘备军混在败兵之中!其忙命拉起吊桥,却见有一人挥宝剑将拖拽吊桥的两根铁索齐齐砍断,剑光闪过,火星四射,铿锵之声乍响,臧霸大吃一惊,抬眼望去,见此人身长8尺,浓眉虎目,英气迫人,虽穿着一件脏破的吕布军军服,但难掩其一股超群不凡的气质。
臧霸觉得这人有些面熟,细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其正是刘备义弟,玄武神将赵云赵子龙,那柄砍断铁链的宝剑,自然就是赵云从夏侯恩手中夺取的曹懆宝剑青釭了。(臧霸与赵云先前见过面)
臧霸见赵云亲自领人隐藏在己军败兵之中偷入城来死据城门,深知刘备军此番对淮南是势在必得,不敢怠慢,提刀上马,指挥麾下兵卒拼死向城门杀去。意图在城外刘备军到来之前将赵云等人赶出城去,重新夺取城门,但战事进展极不顺利,赵云所率这数十人,虽然人数较少,却个个都是精心挑选的“白耳精兵”中的佼佼者,身经百战,战力甚强,尤其是赵云,将青釭宝剑舞的风吹不入,水泼不进,只能见到一团剑影,真是勇不可当,无人能敌,臧霸麾下之军几番冲击皆不动。
却听城外刘备军喊杀声越来越近,城内吕布守军之心就越来越焦急,也越来越绝望,等到城外刘备军涌进城门的时候,吕布军终于崩溃,一哄而散,四下奔逃。臧霸大声喝止溃兵不住,眼见刘备之兵团团涌来,臧霸明白自己已无路可逃,长叹一声,就要拔剑自刎,却被赵云挥剑架住,臧霸一愣,赵云正色道:“宣高将军一身本领,正值壮年,不思为国为民效力,建功立业,反欲效仿匹夫庸人自杀耶?!”
臧霸闻言思索片刻,长叹一声,手一松,长剑落地。赵云见状大喜,命麾下士卒将臧霸送往徐庶处,叮嘱以礼善待之,不得为难。
臧霸被俘,城内吕布军群蛇无首,更无心抵抗,纷纷请降,刘备军不费多大气力,就将淮南城占据。捷报传到坐镇大营的徐庶处,徐庶大喜,急命赵云与马云騄统领“西凉营”精骑马不停蹄,向广陵方向急进,而命张飞、管亥率“白耳精兵”主力,继续剿灭仍在顽强抗击的高顺及其“陷阵营”。
原来徐庶设计,假装派遣兵士做出寻找小路之状,诱使高顺自淮南城中出击,而早在山中设下重重埋伏,等高顺领军一入圈套,立即伏兵四起,将其等团团围住。激战多时,“陷阵营”以外那500士卒先溃,徐庶命人故意放开路口,任其残余往淮南城中奔逃,而在途中,赵云与数十精兵已然穿着吕布军军服,混在其中,只等臧霸放下吊桥,打开城门,赵云等人则突然发作,死据城门,接应城外刘备军入城,从而顺利将淮南城攻破。
淮南城易破,但高顺与这几百“陷阵营”兵士则极难消灭之。这些当时罕见的重装步兵人人身披精致铁甲,手持长刀大斧,勇壮强悍,全不畏死,寻常刀箭伤不了其分毫,行动攻击如同一体,在高顺居中指挥下,居然冲破了刘备军精兵的数重围困。
张飞、管亥见之大怒,率麾下“白耳精兵”与之死战,两支强军相遇,擦出剧烈的火花。“白耳精兵”人数较多,但“陷阵营”则胜在装备精良,交战几个时辰,双方皆有损伤。高顺领剩余“陷阵营”士卒退到一座小山之上,砍伐树木搭建营垒,意图坚守。
其时天色已晚,张飞将战况通报徐庶,徐庶见这么长时间己军万余军力攻灭不了区区不到1000之众的“陷阵营”,不由心惊,带着被俘的臧霸领数百人亲自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