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无话,到达北海,太史慈见了王修、孙乾,述说前事,王修、孙乾大呼万险,如果那夜一时心软,打开城门,后果不堪设想。
太史慈令将孙观及降者妥善安置,不许为难。等了两天,管亥领步兵到达。
太史慈召集王修、孙乾、管亥,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商议对策。
管亥道:“看来现在泰山又落入“泰山寇”手中,必须夺回,请将军下令,我马上领人马出发。”
孙乾道:“不可,我军现可用之兵,只有1000步卒,500骑兵和2000刚刚招募的新兵,而‘泰山寇’有5000之众,加之熟悉地理,我军攻之,难保能胜。”
太史慈道:“公祐先生所言有理,我意抓紧时间训练兵马,积极备战,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夺回泰山。”
王修道:“贼众会不会舍弃泰山来夺北海?”
太史慈摇头道:“可能性不是太大,贼众占据泰山与我军抗衡,乃其所长,舍泰山之险来进攻北海坚城,乃其所短,况且5000人马想攻下有数千我军镇守的北海,几乎不可能。”
孙乾道:“为防万一,应以管亥将军领兵驻守泰山与北海之间,以作防备。”
太史慈道:“此言不错。”遂令管亥领500骑兵和1000步兵,与泰山、北海之间下寨,时刻监视泰山方向动向,管亥领命。
正此时,守门士兵报告有徐州刘备来的书信,太史慈忙命徐州来人进来,接过书信一看,犹豫不语。
孙乾道:“将军,主公所说何事?”
太史慈道:“主公让我速往徐州,有要事商议。”
王修道:“这•••••现在泰山失守,北海危机,太史将军乃北海支柱,再一走•••••”
太史慈叹道:“我也正为此犹豫。”
孙乾道:“将军可去徐州,现虽‘泰山寇’重占泰山,但其进攻北海的可能性不大,又有管亥将军领军固守,应可保北海无虞,主公写信来唤将军,必有要事,将军不可不往,再者,将军去了徐州还可将北海情况报告主公,请主公派兵增援,以重夺泰山,驱逐贼寇,由此论之,将军应往徐州。”
太史慈闻言道:“公祐先生之言有理,我往徐州一行,望诸位善守北海。”
王修、孙乾、管亥齐道:“将军放心,我等必保北海不失。”
太史慈只领数从人往徐州,考虑一下,还是带上了孙观,孙观拒不投降,如何处理,太史慈想让刘备自己拿主意。
快马兼程,数日之后,太史慈、孙观等顺利来到下坯,刘备得报,亲领关羽等众文武来府门外迎接。
太史慈见了刘备,下拜道:“主公赎罪!”
刘备扶起笑道:“五弟何出此言?”
太史慈将中了郭嘉之计,丢了泰山一事述说一遍,刘备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五弟还年轻,日后吸取教训也就是了。”太史慈谢恩,刘备指孙观道:“这就是五弟刚才所说的孙将军?”
太史慈道:“正是孙观将军。”
孙观施礼道:“玄德大人,我先说明,我是不投降的,留我无用,大人还是早日杀了我为好。”
刘备闻言大笑:“久闻孙将军乃是当世豪侠之士,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不降我刘备,可也,但我等还是好朋友嘛,何必言杀,来,请到大堂一叙。”说罢亲携孙观之手往府中而去,其余关羽、太史慈、陈登、陈群等皆随后簇拥而行。
进了大堂,刘备以客礼待孙观,孙观感动,道:“刘玄德大人真乃天下仁义英雄,对我如此,我感激涕零,只是我已从曹*将军,主公对我不薄,我不能背主,望玄德大人赎罪。”
刘备未及回答,陈登哼了一声,道:“好个‘待你不薄’,郭嘉此计,分明有一石二鸟之意,其一,以你等攻破泰山,进而进犯北海,毁掉我主根基;其二,以我主军力消弱你等。如此毒计,你还说‘待你不薄’,真乃愚蠢之辈。”
刘备道:“元龙所言太过,孙将军乃是客人。”陈登向孙观谢罪。
孙观疑惑道:“无妨,只是这位先生说郭嘉大人此计有消弱我等泰山兄弟意图,有何凭据?”
陈登道:“曹*与吕布在兖州大战,好不容易胜之,兵士疲敝,百姓疾苦,亟待休养生息,只是见我主离北海而来徐州,北海空虚,又不想失去这么一个打击我军的好机会,故命你等来偷袭北海。请问孙将军,郭嘉除遣你等外,有调派曹*一兵一卒助你吗?”
孙观一呆,摇头道:“没有。”
陈登道:“以你等5000人马,精明如曹*、郭嘉者,真的指望你等夺下北海吗?孙将军,你觉得你能以5000之众攻取北海坚城乎?”
孙观叹道:“不能。”
陈登道:“所以郭嘉只是让你领区区500人马,诈开北海城门,烧毁北海城,能成功更好,可以打击我军士气,动摇百姓信心,如不成功,你和那500人,也死不足惜,只是郭嘉弃子而已,只要吴敦、昌豨等能守住泰山,曹*就可等时机成熟之时遣大军越过泰山攻我北海。再者孙将军你也是北海人,趁夜诈开北海城门,烧杀劫掠这等毒计,即使成功,北海乡亲父老如何看你?你必留骂名在人间矣。”
孙观闻言冷汗直冒,浑身颤抖,翻身对刘备下拜道:“曹*郭嘉这等恶贼••••••我今日才算看清他们的真面目,我与其势不两立,主公,蒙你看得起我,我必效犬马之劳。”
刘备起身将孙观扶起,笑道:“我得孙将军,北海有屏障矣。”
众人纷纷贺喜刘备又收得一员大将。太史慈感叹,陈登也真是慧眼如炬,能看清郭嘉的用心,而自己,根本是一团雾水,和三国时代这些有名的军师比机智谋略,自己差距太大了。
刘备闻听武安国英勇战死,悲痛不已,派人给王修、孙乾、管亥送去刘备亲笔书信一封,除说明孙观已降之事外,命王修等人厚赐武安国家属,在北海城外给武安国修建衣冠冢,四时祭拜。
刘备亲率麾下文武出下坯城北10里,向北遥祭武安国英灵,刘备痛哭,诸将与百姓军兵见之,无不下泪,人人感奋,一时徐州军心民心大振。
刘备拜孙观为领军司马,命其率1000徐州兵士回北海帮助防守,临走,刘备嘱咐孙观道:“北海事关重大,望孙将军回北海后,协助北海诸公善守之,以练兵防备为要,至于泰山,可暂且不要理会。”
孙观答应道:“主公放心,我等誓保北海无恙。”
送走孙观,太史慈见刘备问道:“不知大哥唤我前来有何要事?”
刘备道:“我自领徐州牧,尚无天子圣旨,我欲以杨德祖(杨修)为使,上长安面见陛下,呈上我的奏表,同时携带我进贡给陛下的金银财帛等物,当今战乱不断,盗贼四起,此行又要经过曹*地盘兖州,恐有危险,欲使五弟随行护送之,不知五弟意下如何?”
太史慈道:“大哥何出此言?我们虽为兄弟,但也是君臣,主公有命,我必执行之。”
刘备闻言感叹道:“五弟公私分明,真乃大丈夫也。”
太史慈道:“不知何时出发?”
刘备道:“此事宜速,现诸事皆已齐备,明日即可出发。”
时陈登在侧,进曰:“也不急于这几日,被主公收纳在小沛的吕布前几日遣使来说,明日欲亲自前来下坯拜见主公,我料其必有窥视我军实力之意。吕布豺狼之辈,必须有武力威慑之,我意主公可留下子义将军,召回在外的翼德、子龙二位将军,明日一齐会见吕布,以扬我军威风,挫其锐气,然后,再遣子义将军同德祖出发不迟。”
刘备道:“元龙高见,就依此言。”
与吕布相会!太史慈心中也不由不激动起来,终于能亲眼见见这位天下无敌的战神吕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