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衣锦还乡
醉眼看TA2015-10-25 02:093,695

  到了寒假,高文韬便准备带上一家人回老家看看。

  自高老夫人搬到城里后,高家已经有几年没有回过老家了。老母亲一直惦记着生活了几十年的农村,那里还有相处了几十年的老亲戚和乡亲们,想趁着还在世之时,回老家看看,已经跟高文韬提过好几次了。

  老家的房子交给一个堂哥看管,早说要变买处理的,一晃又是好几年过去了。

  大年初一,高文韬带了子雄,开着自己的奥迪车去给师傅拜过年,没吃午饭便赶了回来。有车了,开车去,开车回,倒也方便。

  吃过中午饭,高文韬带上一家四口,就往老家走亲戚拜年去了。

  如今,高文韬有钱了,不再是那个差点连媳妇都讨不上,傻乎乎的楞头青了。开着小汽车,一家人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地出现在了通往老家——高家村的乡村土道上。骑单车赶路的光景,一去不复返了。好一幅衣锦还乡的画面!

  高子雄坐在车上,一路十分开心,他又回到大自然中了,全身灵力激荡,心情十分欢畅。

  “啊呵!啊呵!”高子雄打开车门,对着外面的农田和空旷的大地,大声呼唤起来。他人在车上坐,心却在田野上飞翔。

  听到喊声,路上的行人都侧过头看着这个城里的孩子。

  这条土路,有十五里路长。一路上,除了人和牛的脚印,就是少得可怜的单车车辙,难道一见的,还有摩托车的车辙,就是从未见过小汽车的轮胎印。

  天公也不作美!今年的春节,正好阴雨绵绵,路上泥泞不堪。路面又窄,差不多只能通过这辆小汽车。一路上,遇到四五辆对面骑过来的单车,还有二十几个行人。

  双方虽然相互都认不出来,但对方都是毫不犹豫地,就下到道路旁边的农田地里,让出道儿给小汽车走。对方出来时,两脚都是泥巴和污水,高文韬心中十分过意不去。

  高文韬驾龄不长,颤颤惊惊地开在这条窄窄的土道上,好不容易才进到了村子口上宽敞的地面,身上急出一身冷汗。

  衣锦还乡的感觉,早就飞到半天云里去了。

  一家人这就先回到老家自己的房里住下。

  早就有那看新奇的乡民认出了他们,好几家亲戚便也都知道他们回来了。

  高文韬一家正准备出门去亲戚家拜年时,几个叔伯的堂兄弟,带着自己的媳妇孩子,已经敲高家的木门拜年来了。

  亲戚们在高家窄挤的土屋里坐下,向这个听说在城里混得不错,也吃得开,而且,还听说是个大老板的兄弟,多看了几眼的新奇。

  但是再怎么看,也看不出太大太多的变化。身材,那是早已经定型了的,比起当初,也就是腰略粗了几许;脸面,还是那副国字型的脸,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大家寒喧过几句,就都找椅子坐了下来,没找到椅子的便找了个靠后点的地儿站着……

  高文韬拿出红包,给每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每个红包里装了一千块钱,直把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绿了。村子里贫穷,一个家庭,种一年的地,最好的收成,也只有这么多。

  门外还有一些是来看热闹的同乡的孩子,高文韬示意刘玉玲。刘玉玲便起身给门外的孩子们,每人也递上了一个红包,也是每个红包一千元。看热闹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去了。

  几家人在屋里热闹过一阵后,看到高家多年未住人,实在不方便做饭,大堂哥的爱人就提议道:

  “文韬一家,多年没有回来了,这屋里也不好做饭,咱们几家是否轮流着,每家吃一天?”

  “好啊,感情这样好。”

  一个叔伯的兄弟媳妇说道,其他几家也都同意了。

  这一排,就排过了正月十五。

  高文韬便答应了。反正自己当老板,想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不受人之约。

  一家人就在村子的亲戚家,一家一天地轮着吃喝。高文韬因有一身好武功,也因此有了一个好酒量,每一家亲戚,他都陪着长辈和平辈,把酒喝得开开心心,感情浓浓厚厚的。

  陈玉玲按照当初记下的名单,就到每一位帮助喂过子雄奶的姐妹家里坐了坐,顺便递给她们家的孩子,每人一个红包。每个红包里包的,也是一千元钱。

  亲戚们和乡亲们看到这个大老板,竟然没有一点架子,还是过去他们眼里的高文韬,自是对他格外地尊敬和好感。

  就这样,高文韬一家人,虽在村子里还没呆上几天的时间,但所作所为,已获得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好几个乡亲都私下议论,“真也无愧当初村子里嫁出去的姑娘和媳妇们,还有邻村的姑娘媳妇们,帮高家孩子喂奶之恩了。”

  再看到,原来喂奶长大的孩子,现在长成一个漂漂亮亮、高高大大的小公子,就有几家人都十分地羡慕,言语中,自也豪无遮拦地说出了口,让高老太太听到后脸上十分光彩。

  高子雄很小就离开村子,跟着师傅学武功去了,期间,也很少回到这个老家的村子里来,就是来了,也只是住得一两天就又离开了。所以,村子里同龄的小朋友,大多不熟,自己是城里人,他们是乡下人,又有隔阂,大家便都玩不到一块去。

  高子雄也不管,便强行拉着小朋友们,跟他一起玩。他点子多,玩法新鲜,乡里的孩子跟着他玩了两天,就玩开心了。于是,不出三天,一群孩子,便都跟在了高子雄的屁股后面,在村子里四处游荡,找乐子。

  大年初八,按照村子里的乡俗,是娶新媳妇的好日子。

  早上,好几家就张罗起娶新媳妇。高子雄从未见过村子里娶媳妇的习俗,就觉得十分新鲜,带着一帮孩子到各家去热闹。

  当听说习俗中,允许亲朋好友给新媳妇出点难题,让她出出丑,也是取乐子的一种方法时,小家伙心里,便有了主意。

  等到中午快到十二点时,又有一家要娶新媳妇。

  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出现在村口上。前面开车的,是穿着新衣服的新郎官;车后坐着的,是穿得漂漂亮亮的新娘子,被高子雄一眼看到了。

  这摩托车上的男女双方,都在镇上同一所学校教书,男方姓王,是本村的人,女方姓陈,却是住在较远的另外一个村子。这天一早,男方开着一辆摩托车,早早地到女方家,把新娘子接上,紧赶慢赶,只到中午才赶回自己的村子。

  看见是新娘子,高子雄就想起之前想到的点子。

  村口离他们家还有一段路,但他的家人和亲戚,早就站在门前望着。

  只见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鞭炮,把炮引理得整整齐齐的,缠绕在一起,带着一帮小子,守在新娘子必经之路上。

  那儿正好有一堆新鲜的牛粪,可能是哪家牵牛喝水时,牛刚拉不久的。

  等到摩托车一临近,高子雄就点燃那把鞭炮的炮引,加了一点力道,准准确确地扔埋进牛粪堆中去了。

  “嘭嘭嘭”的几声爆响之后,就听到新娘子一声娇呼:“唉哟我的妈呀!”

  便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就势一屁股坐在刚下过雨的泥巴地上,嚎淘大哭了起来。

  高子雄和一帮小子见状,自是开心到了极点。大家笑得弯下了腰。

  高子雄大声地叫喊起来,“喂!你们别笑了!别笑了!都不准笑了……”

  “你们一笑,我也忍不住,肚子痛了,受不了哪……”

  新媳妇这才抬起头,也不顾脸上、新衣服上的牛粪,屁股上的泥巴,起身向高子雄几个孩子走了过去。

  “谁干的,快说。”新媳妇俨然还在课堂上的架势。

  两个胆小的孩子就指了指高子雄。

  “是你干的吧?”

  “是的。”

  高子雄“是的”二字一出口,猛不及防,就被新媳妇一把拧起了耳朵。这个新媳妇老师教的是小学一年级,她每每见到不听话的孩子,就是这样一把拧起他的耳朵,还一边破口臭骂,直到自己打骂舒服了,才住手。就像老警察抓小偷一样,早就练得十二万分的娴熟了。

  正想运功自卫时,高子雄就听到新媳妇破口大骂:“你这个小坏蛋,小杂种,小乌龟王八蛋,有娘养没娘教的小混蛋……”。骂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子雄一想,自己理亏,也许让她拧着耳朵骂几句,也就过去了,便就傻傻地让她拧着,骂着,不还手,也不还口。

  直骂得村子里一帮大人也过来看热闹了。

  新郎官听到骂得难听,与新婚之喜不容,便也不顾脸上身上的牛粪,还是上前劝阻:“小陈,算了,他还是个孩子。”

  新娘子竟连新郎官也一起骂了起来:“你这个窝囊废,一个孩子把我弄成这样,你都害怕,嫁给你,我真是瞎了眼了。”

  新娘官的父亲正好是村子里的老支书,这一带很有些威望。王老支书一眼看出高子雄不是本村的孩子,穿得也干净,这几天,村子里只有高文韬一家是刚从外面回来的,便猜到八成是高家的孩子。

  一看儿子劝阻无效,媳妇还是不依不挠,还在洒泼大骂,觉得不妥当,便也上前劝阻。

  “闺女,你就放了孩子吧,别骂了啊,新婚之喜,热热闹闹的,也是村子里一贯的习俗。”

  在老支书心里,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可是一个知书识理的姑娘,自与儿子谈朋友后,便一直称呼她“闺女”,自是因为十分喜欢这个未来儿媳妇的缘故。

  “爸,你别拦了,拦了我也不听,还让你下不来台面。这个有娘养没娘教的小坏蛋,我非要找他的爹妈算总帐。”

  媳妇还是不肯罢手,一边说,一边还在拧着耳朵的那支手上,加了一把揪拧掐的力道。

  毕竟还只是一个七岁多的孩子,纵是一身好武功,也忍不住这毒辣的拧耳功!

  高子雄跪在地上,痛得眼泪都出来了。

  早有那好事的,告知到了高家。高文韬夫妻二人就急忙赶了过来,老支书拦媳妇说的话,媳妇回的话,媳妇拧耳朵的动作,高子雄流出的眼泪,高文韬夫妻二人都听到了,也看得一清二楚,心里不是滋味,脸面上也不好受。

  特别是听了新媳妇的叫骂,二人出面承认是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继续阅读:第15章 回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仙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