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内庆典一个月之后就要举行了。古剑也接到通知,赦免所犯过错,三天之后回到本堂内修炼,并届时参加大典。
晚上,古剑正在入定修炼,突然感觉体内灵力出现了变化。胸口的紫蜜蜡凝成的五彩光球正在沿着任脉向下缓缓的移动,浑身各经络以至骨髓中的内力,也不受控制地流向丹田穴。
充满了丹田的五彩气团,正在浓缩成成一个小气球,光华烁烁,并不断地吸纳着从身体各处回填到丹田里的内气。
通过内视,古剑发现,自己的内气也是分为五彩,分别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内气并不融合,也不排斥,形成一股内气流,在经络流动着。其中,又以青色的气流为主,红色的气流和黑色的气流为辅,黄色的与白色的最弱。紫蜜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五彩的光球颜色比例和体中内气一样。向下移动的时候,光球中仍然散发着磅礴的灵力,只是这股五彩的灵力没有再注入体内的各个经络,而是直接进入丹田的气团之内,化为内气。
古剑清楚了,自己的内气除了修炼产生外,紫蜜蜡里包含的灵力转化是一大关键。到现在,紫蜜蜡消耗掉还不到一半,也就是说,除了洗髓、使自己由纳气一级直接到练气九级,去掉自己二年潜修得到的内气之外,都是消耗掉一半的紫蜜蜡所含灵力转化而来。那么,余下的一半紫蜜蜡,还能使自己进阶到什么状态呢?
紫蜜蜡缓缓地移动着,终于到了丹田上部,停止不动了。此时,古剑只觉得全身气流都集中在丹田之内,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人也僵硬地盘膝坐在床上。
内力还在向丹田里面集中着,古剑只觉得丹田好像要爆炸开来,脑袋里也是嗡嗡作响。除了内视,眼睛都睁不开了。
突然,浓缩在丹田中的内气团发生了变化,先是一道青色气流从内气团中剥离开来,沉入到丹田底部,形成一个小气团。然后,五彩的内气团里,青色气流不受控制地流向底部的小小气团。渐渐的小青气团变得越来越大,而五彩气团中的青色气流越来越少,渐至为零。紫蜜蜡中的青色也开始分离出来,化为灵力注入到小气团中。当蜜蜡不再分离青色灵力的时候,青色气团又开始了变化,先是浓缩成一个更小的气团,之后,竟从这个浓缩了的小气团中凝出一滴青色的液滴来,滴到了丹田的底部。紧接着,连续凝出五滴,都滴到了丹田的底部,和第一滴汇到一起,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液滴。
紧接着,红色的气团、黑色的气团也重复了青色气团的程序,分别凝出红色和黑色的液滴,只是都只有三滴。
而黄色和白色的气团,就没什么动静了。
这还没有完。
当红色和黑色的液滴形成之后,紫蜜蜡与五彩气团——现在应该叫黄白双色气团都没动静了的时候,青色液滴又发生了变化,液滴先是浓缩,而后又形成了一个青色的小小的蜡状球体。球体变硬,成为绿豆粒大小的青色丹丸。丹丸光泽四射,整个丹田都被青色充满,发出绿莹莹的光芒。连五彩的蜜蜡和黄白两道气流都被这光芒染绿。
丹丸开始转动,红黑液滴也开始转动,气流又向四肢百骸流去。这股气流比之原来要强大数倍不止。古剑只觉得浑身经络在气流通过时如同撕裂一般,可痛过之后,又舒服的想叫出声来。
不知过了多久,古剑从入定中醒来,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古剑解除房间的禁制,打开门想透透气,可一下子愣住了,门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足有上百人,都是丹堂的门内人员,而道衡真人和天淙道长以及丹堂的几位道字辈、天字辈师长赫然也在其中。
原来,古剑这次突破,可是筑基和凝丹一次性完成的,这在修仙史上还没有先例。所有的修仙者,都要经过筑基之后,刻苦修炼才能凝丹。而这个修炼的时间则因人而异,短的也许一年两年,长的也许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但无论是哪一个修仙者,生命是有限的,在没有堪破生死玄关,进入到另一个层面的时候,凝丹越晚,进入更高层次的机率也就越小。偏偏古剑是个怪胎,十七岁就筑基成功,并且随之凝成了金丹,进入了凝丹期。这样的修仙者前途不可限量。
古剑筑基的时候,灵雾峰的灵气就发生了变化,灵气集聚成团,向山下药渣焚埋场涌去。整个灵雾峰的灵气有一多半被抽空。
天象的变化惊动了灵雾峰的修炼者,包括道衡真人在内的诸多高层,不约而同地向山下灵气聚集之地奔去。他们知道这是有人修炼突破了。一般的突破也会有天相变化,比如刚刚筑基的天淙道长筑基成功时,只是在他居住的道房之上凝成了一股灵气团,也仅仅是把道房周围的灵气抽空而已。这次是怎么了?
这些人到了山下,看到已经有一些药渣焚埋场的门内弟子聚在古剑住的小屋门前,向里面张望。此时,灵气已经形成可见的乳白色气柱,灌入房内。整整一天一夜,这股气柱不见减小,反而越来越盛。
聚在门前的人们都大为震惊。
后来,气柱又发生了变化。只见淡淡的青色气流在气柱内产生,注入房中。而后又是红色的气流和黑色的气流。最后,一道耀眼的青色光柱冲入房内。大约一个时辰,光柱变淡,最后消失。门外,看到光柱消失,人们的紧张心情才平复下来。
古剑并不知道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竟然因为自己的突破引起了天象的如此变化。他打开门,看到师祖道衡真人、师父天淙道长和很多师门长辈、平辈都来向自己祝贺,惊动了这么多人,古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连连称谢并道歉。
这些人帮古剑收拾了一下行李,一同返回了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