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叔也不愧是个老一辈的人了,虽然见识到杨天那种将天气变化的手段,但是心里一惊的同时也明白杨天是个武者,毕竟他们一介平民,怎么能够随意见识到像杨天这样随手改变天气的手段呢。因此三叔在肯定下来之后,想了想,语气上却也带上了一丝恭敬:“是的,在这村子西边大约十里处,有一个稍大一点的村子,叫樊花村。这条村子以前是与我们村子有经济上的来往的,他们村子因为离镇子上近些,所以我们村子在很久以前也跟他们做一些买卖。但是在两年前发生了一件事情,与樊花村结下了仇,从此我们两村就断绝了来往。”
听完老汉的话,杨天眼中精芒一闪而过,随即淡淡的说道:“看来我应该知道你们村子里的年轻人全都在哪里了。”
正当老汉一听杨天知道那些人下落后,打算问及时,王献带着十个年龄在十六、七的小少年们前来,并且每个人都推着一辆木车。
杨天也没等老汉问话,他走出大门,淡淡的看了这些体型高瘦的少年们一眼,右手金光一闪,向前几步递到为首一名年龄稍大看起来跟杨天差不多年龄的黑脸青年手里,贴在其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然后将手中金卡交给了那名青年,随即喊声说道:“你们就跟着他去镇子上,早去早回。”
那名青年似乎极其震惊的直盯盯着杨天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满脸狂喜的道了声“谢谢,我一定不会出任何差错的”,跟着右手一挥,带领剩余九名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少年们向村子外走去。
王献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起来,不过自当杨天摸出金卡后,他眼睛就开始盯着那青年的手中,神色若有所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猛一拍脑袋,震惊的看着杨天,不敢置信的问道:“难道那张就是……”
“好了,别多说了,我还有事要和你一起去做呢。”杨天挥手打断王献要说的话,他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转过身对那些村民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会帮助你们的。过一会儿等那些少年将车子拉过来,你们再出来,现在天气比较热,很容易令人晕厥。”
那些村民们一听杨天说起,纷纷抬头望了一眼太阳,才发觉至今所有人原本湿漉漉的全身竟被晒干了,流出了汗液。于是他们一想之下也还是照做了,至于那十名出去的少年,则让其中十多名老人留下了脚步。
杨天一看之下也明白,他笑着说道:“你们也回去吧,你们的孙子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现在正是村子了缺人手的时候,该把这些人培养起来,至于他们的安全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我和王献会跟在他们身后保护他们的。“说完,笑着看了王献一眼。
抱以一笑,王献此时真的是毫不怨言的跟随在杨天身边,杨天要是叫他往西,他绝不会往东走上哪怕一步,因为他发现,杨天竟然将如此贵重的金卡交到了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手里,可见其对他们的信任。
而王献对于杨天的信赖也同样感到心里感动不已。
这十多名老人一听之下也放下了心,纷纷四散开来往家里行去。见识过杨天的作为后,留给他们的身影绝对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而放心的离去。
接下来,杨天眼睛阴沉的向西边看了一眼,才转身对王献说道:“你去跟三叔说一声,我们两人去一下樊花村。”
“去那干嘛。”王献几乎下意识的问道。
“救人!”
待王献进屋与老汉知会一声后,杨天便与王献动身向樊花村行去。
因为杨天有一股很强烈的预感,樊话村非常可疑,从刚才小雨褪去那阵元素波动来看,杨天心中那股古怪终于随着老汉的一句话而肯定下来,这次樊花村之行,必定能从中看出点猫腻来。
一路上,王献都神情古怪的打量着杨天,眼中有一丝复杂的神色,就好像杨天并不是把自己当成外人一样,来看待这次大旱而造成的村民挨饿情况,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村内之人,说得再强烈一点,王献感觉杨天在帮自家兄弟一样在帮助着他,这一想法下来,王献对杨天越发感激起来。
两村之间隔着一座小山。山上则多是两人高的小树安插其间,整座山上同样一片灰黄,树叶凋零,枯草遍地。一条泥黄小道光秃秃一片,一直延伸而上,置身其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生机。
这条道理正是来时的小道,王献与杨天相遇后,下山走过的第二座小山,而樊花村,则在这座小山与下一座小山之间,来时却是正途径过樊花村的边缘地带。
大约半个时辰不到,杨天与王献两人齐齐走下小山,一拐,向左边竹林走去。
只要经过这片小竹林,前面就是樊花村了。
经过这片竹林时,两人同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外边全是枯黄的竹子,越向里面,或者说,越靠近樊花村,竹子的颜色则渐渐向绿色变化起来,一直走到竹林中心后,前方竟是一片绿油油的翠竹林。
果然是这样,杨天心里大怒,拳头不禁紧紧捏了起来。
当下杨天脸色阴沉着与王献齐齐穿越了这片竹林,终于在不久后,走过最后一截竹子,现出了与梨花村一模一样的村落出来,同样是两根护栏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其上书写着三个斗大黑色字体“樊花村”
可是,眼前的一幕却与一山之隔的梨花村截然相反。踏在竹林边缘的杨天二人一眼便能望见前方人流川息,叫卖不绝。
村子中绿荫点缀其间,每隔大约十米便有一株大树栽种于路边,远处可见一片显眼的田地上,栽种着数不胜数的花花草草,以及果树。正有几名忙碌的农民穿梭于田野之上,背后篮子内塞满了许多果实。
大街上,小贩摊点处人流络绎不绝,人人脸上挂满了丰衣足食的安详笑容,仿佛这一切便是上天的恩赐般,理所应当的接受了。
王献的眼睛一见到眼前繁华的景象,整个脸顿时铁青起来,毫无疑问,樊花村与梨花村的处境明显存在着强烈的反差,而且巨大至极,不过曾几何时,梨花村的景色也并不输给樊花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