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闻言,心中不仅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有一种深深的失望,低着头,满眼的落寞之情。
青剑抚摸着长风的黑发,轻轻的说道:“对于一个人来说,修道最好的时机便在于十岁左右,因为这个时期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段,一个人的成就绝对不是因为修炼了什么高深无匹的道法剑诀,而是因为这个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山之所以成其大,不是因为他本来就高大,而是山脚宽广,地脉深厚;四海之所以成其广,不是因为海水多,而是大海够大够深,才能容下如此多的海水。长风,你根骨极佳,本性不坏,有着一颗勇敢执着的心,既然被我遇到,那就是我与你有缘,今日我就为你基筑,助你一臂之力,踏上这无尽的修道之路,但是不管你今后成就如何,都与无关,不能给任何人提起,切记我对你说的话。”
长风闻言,则是迷茫的看着青剑,不知他出自何意,却忍不住问道:“为何青剑先生不愿让长风提及、报答你,难道长风不配吗?”
“呵呵,小小年纪火气不小,只是你还小,不懂信之一字,我即为离剑宗弟子,就应该谨遵师门之训,你乃良才美玉,天作佳资,我不仅不收你为徒,而且不准你拜入本宗,于本宗来说,我的行为已经为不忠,不过现在身处北原,山高宗远,谁又会知道我青剑所作所为呢,哈哈,人生在世不称意为多啊,得逍遥之时且逍遥,我顺本心而为,当不为大过耶。”青剑大笑道,只是内心深处的感受却不好,他不愿意对长风说起,更不愿在长风面前表露自己的真意。
长风虽小,却明白了青剑的意思,他不知道该如何对青剑说,感恩的话他虽然能说上一两句,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报答青剑,他也知道此次机会难能可贵,在内心深处依然将青剑当做了师父,只见他依然跪下去,认真的拜叩道:“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而这次青剑却没有阻止他,反而受了他这一拜,一脸笑容的看着长风,此时他心中却有大喜悦之情。然后他背过身去,迎着太阳,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右手一伸,只听“镪”的一声,插在远处树旁的飞剑已经自动飞到了青剑的手中,幽幽的青色剑芒在他的手中温柔的流动着,而青剑则轻轻的抚摸着飞剑,眼神迷离的看着南方的天际。
只听他自顾道:“天下大道千万,修道者无数,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道门真仙,修道之境分为基筑、化气、化神、化虚、朝元(人仙)、聚顶(地仙)、天仙、金仙、罗天上仙、大罗金仙、太清仙境、上清仙境、玉清仙境,此一十三境界即为修道者一生的追求,而我修道已有一百一十六载,如今不过是处在聚顶之境,真阳师兄和古剑尘已入了天仙之境,如他们者,真阳师兄苦修三百余载,古剑尘苦修一百二十几载,如你者,当可成就那一种境界,今日你就需好好想想未来的路?”
起身凝听的长风,闻言心中又惊又喜,喜的是他一直对修道极为感兴趣,今日知道了修道的境界,而且得了一位师父的传授,终于得偿所愿,而惊的却是修道岁月是如此之长,没有百年的功夫实在难有大成就。
但是他没想到的则是每一个人修道的成果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真阳苦修三百余载和古剑尘苦修一百二十余载的成就几乎相当,难道这就是青剑先生所提及的天赋,长风不自觉的开始在心中苦思冥想起来,显然依然迷恋其中,不可自拔。
青剑看着陷入呆滞的长风,心中一阵欣慰,眼中尽是满意之色,但是想起以后自己就要教导长风修道,不自觉之间心中对自己的师门产生了一丝愧疚,复杂的心情又袭上心头。
此时正值真阳、古剑尘和赵姬在外寻找炼制仙丹的几副珍贵的仙草,而卓雅儿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她见长风深受寒气的折磨,心中过意不去,便让赵姬带着她,一起寻找仙草。
而在十几天前,当长风醒来之际,得知七彩霞石之事后,便大方的将本来属于他那一份的七彩霞石送于了真阳和古剑尘,让两人大为不好意思,只觉得欠了长风一大人请,于是两人商议,决定炼制仙丹帮长风治愈寒疾。
连续一个多月的赶路,不仅青剑的修为尽复,而且也让真阳和古剑尘两人寻到了不少仙灵妙药,让二人感慨荒原天才地宝之多,像这等可怜之仙丹的仙灵妙药,在九州只有门派之中才可以见,而荒山之中绝难一见,早已经让无处不在的修道寻仙之人取走了。
如今青剑和长风偷得浮生半日闲,趁着众人不再之际,青剑绝意传授长风练气之法。
所谓练气,乃是引用天地灵气,起先是感应天地之中无处不在的灵气,当能够感觉到灵气的存在之时,便开始不断的以自身意念敞开心怀,让天地灵气进入自身经脉之中,然后引导着体内的灵气在经脉之中运转,直到感觉体内有一种充实之意,经脉有一种涨涨的感觉之时便要停下来,那就意味着自身经脉已经达到了承受天地灵气的极限,就不能再容纳天地灵气,否则就会控制不住体内的灵气,致使灵气岔乱,走火入魔。
而青剑传授于长风的练气之法,乃是离剑宗大多数弟子入门的基础之法,和其他大多数门派一样,这种练气打坐之法,乃是最为寻常之法,属于那种大家都知道的类型。
不过对于长风来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了,修道对于他来说乃是极为神秘的,能够踏上这条路,他在心中极为的庆幸,所以当青剑传授他练气之法时,虽然口诀深奥难懂,但他全心全意的凝神细听着,生怕落下了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