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和尚巧治相思病
劲源2015-10-25 02:254,026

  上回说到,王老头打开木匣子,顿时,蓬荜生辉,一个洁白无瑕的玉麒麟麒麟出现在二人面前,王老头看着玉麒麟,抚摸着,幽幽叹道,“好了,今天终于见到你的主人了,你随他去吧。”

  玉麒麟好像极有灵性,竟然落下了两颗晶莹的泪珠。李方感到万分的惊奇,一只玉器竟然也有感情,也会落泪,他有些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

  等到李方回过头,发现王老头已经魂归地府,离开了人世,至于他要自己帮他完成什么心愿,都没来得及说,李方感到人的生命真是脆弱,刚才还在说话,转眼间就什么也没了,不免唏嘘不已。

  他把玉麒麟重新放好,然后外出找了几个人来,请了锣鼓,给王老头办了丧事,入土为安后方才回家,到李府时已经是第七天了。

  李府上下此时正为李方突然失踪而四处托人打听下落,四处差人寻找,见李方回来,脸色憔悴,无精打采,父母忙问缘由,得知儿子是为了安顿王老头后事而迟迟归家时,父母双亲对儿子的义举大加赞赏。

  正在这时,李府官家富贵来报。

  “禀告少爷,老爷,老夫人,巧嘴张媒婆来了,在门外等候,要见老爷夫人。”

  李方母亲闻听张媒婆来了,喜上眉梢,说:“那还等社么,快叫她进来啊。”

  富贵应声出去招呼媒婆去了,不多会,张媒婆进来,还未进到大堂门口,就听得她哈哈大笑,“恭喜老爷,夫人,贺喜老爷夫人。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李方父母莫名惊诧,问道:“喜从何来?”

  张媒婆显然是走急了,没来得及回话,端起桌上的一杯茶咕噜咕噜灌了一气,然后抹了抹嘴,说,“老爷夫人,恭喜你们了,前阵子你们不是说叫我给少爷找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吗,我呢一直放在心上,寻思着象老爷夫人这种有家有业的人家无论如何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吧,这不,找着了,找着了。”张媒婆显得异常的兴奋,对这门亲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李老爷高兴的问:“是哪家的千金啊?”

  张媒婆回答说:“一般的人家那里配得上上李府这等人家,我给你们物色的是金陵知府王老爷家的闺女,叫翠莲,年方一十七岁,是个远近闻名的大美人。李家和王家如果联姻,那真是天作之和,堪称绝配哦。”

  李老爷说:“是吗,怎生天生绝配,怎生天作之合?”

  张媒婆不愧为巧嘴的称号,只见她张口就来:“李老爷家大业大,富甲一方,济世堂远近闻名,又乐善好施,是个大大的善人。而王知府呢乃一方父母,正当红运,说不定哪天被皇上看中还能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你们两家,一个有钱,一个有势,所谓有钱有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难道还不算是门当户对?从两个年轻人来说,李公子貌似潘安,年富力强,文武双全,极有男儿英雄气概,早得众多达官显贵女子垂青,而知府小姐王翠莲则花容月貌,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知书识礼,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飞针走线,无所不会,真是郎才女貌,这难道不是天作,不是绝配?”

  张媒婆一一通马屁拍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再加上她巧舌如簧,绘声绘色,把个李老夫人说得砰然心动,就要开口把这桩婚事定下来。

  听完张媒婆的话,李方当然是满心欢喜,恨不得马上飞到翠莲身边,与她相见。

  但是李老爷没有言语,顿了一会儿,问道:“你已经去过王家了?他们怎么说?”

  张媒婆以为李老爷怕王知府夫妇不同意这么亲事,有些担心,故此有所发问,于是笑着答道,“李老爷看你急的,告诉你吧,我正是奉了王夫人的请托来给说媒的。”

  “啊,是这样啊,既然这样,我老家伙感觉还是可以,只要孩子没有意见,就定下来吧。”说罢,李老爷夫妇回头看着李方,李方心里虽然高兴非常,但是还是很有风度的矜持着说,“孩儿没有意见,但凭父母做主吧。“张媒婆见大功告成,急忙起身,告辞说“谢谢李老爷,夫人给我这个面子,我就告辞了,知府夫人还等着我回话呢。”

  李老爷见张媒婆起身要走,说:“且慢,。”

  张媒婆连忙转身,说“怎么?反悔了?李老爷!这才红口白牙说定了的事情,你可不能说变就变啊。”

  看着张媒婆那紧张的样子,李老爷感到有些诧异:为了说个媒,至于生那么大的气吗?

  李方父母哪里知道,此次,张媒婆来李家提亲不但是奉了知府夫人的委托,还是奉了知府的命令。如果说不成这门亲事,他就永远得罪了知府大人,得罪了知府大人就表示着她这碗饭就吃到头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知府千金小姐催莲自从上次在路上碰见李方之后,不觉神魂颠倒,整日思念,回家后无缘无故的变得精神萎靡,恍惚不定,茶饭不思,油盐不进,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一天傻痴痴的坐着。这可急坏了知府和夫人,他们以为翠莲是中邪了,还请了神棍巫婆来捉鬼,但不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病情更加严重,又哭又笑,弄得知府全府上下不得安宁。

  到处请名医来看,皆无济于事,这天,知府夫妇又到房中探望女儿,希望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见女儿又哭闹起来,与往日别无二样,看着女儿那憔悴的面容和逐渐消瘦的身形,两个老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正在着急之时,管家来福进来禀报来了一个游方和尚前来化缘。

  知府正在焦躁,气不打一处来,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和尚,道士,快快出去打发他们快走。

  来福正要出们,被夫人叫住:“来福,你去把他叫进来吧。”

  王知府不知何意,见来福已经出去叫人,只得耐心坐下。

  不多时,门口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一个白须光头老和尚敲着木鱼走了进来。知府脸色十分难看,还好夫人识得大体。连忙起身:“见过大师。”说罢,叫来福拿了几个馒头,两升米给老和尚包好,老和尚也不客气,接了东西,说道:“阿弥陀佛,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看贵府上下人人晦气凝聚眉心,夫人亦面色焦脆,不知有何烦心之事,如若相信贫僧,请告之一二,贫僧或许能尽绵薄之力,消灾化难。”

  知府夫人大喜过望,正要以实相告,不料知府发起火来,“你化你的缘,已经给你了,还赖在这里干什么,我们还有事要忙呢。”

  和尚听罢,默不作声,转身要走,知府夫人将其叫住,“大师慢走,我相公正在气头上,言语冒犯是不应该,请大师见谅,今确有一事相求,请大师指点迷津。”

  老和尚闻言,转身问道:“施主但讲无妨,贫僧定当尽力就是。”

  知府夫人道,“说来惭愧,我有一女,年方十七,前日外出法华寺进香回来后,突然变得痴呆疯癫,还望大师想法施救,如若救得我女儿,我等定当重修庙宇,重奉香灯。”

  和尚听得,不免感到惊讶,于是问道:“当时是谁陪侍小姐前去进香的呢。”

  夫人答道:“是几个官兵和随身丫鬟小梅。”

  哦,和尚听了,说道,“我想找小梅了解一下进香的经过,不知可否?”

  知府夫人说,“只要能够救得我女儿,没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夫人呼唤道,“小梅,小梅。”

  小梅没有应声,丫鬟小兰上前禀道:“小梅这几天一直在厨房亲自给小姐煎药。”

  哦,知府夫人说,“难得这个丫头如此重情重义,这样吧,你先去替他煎药,叫她来这里,说大师问话。”

  小兰说了声:是,跑着进了厨房,替换小梅去了。

  不多会,小梅来到,和尚问了进香的经过,小梅从怎么说起前去进香到怎么出发,路上遇到了谁,又怎么到了法华寺,磕了几个头等等说了个仔细。

  和尚听完,微微一笑,道了声佛号,说:“令千金的病根找到了,乃为情所困,但我没法治。”

  知府听了大失所望,说“你不废话吗,病根找到了,又没法治,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儿啊,随便哄骗。”

  和尚闻言,还是不卑不亢,说,“施主不要焦躁,听贫僧慢慢道来,令千金所患疾病乃去法华寺的路上所得。”

  王夫人道:“这是为何?”

  和尚道:“令千金年方一十七岁,正是情窦初开之时,只因在去法华寺的路上见着一人,便生爱慕之心,又不好向外人言明,故此藏匿于心,成了心结。久而久之,得了此病。”

  知府听得,大怒道:“什么外人,我们是她的至亲,天下最亲的亲人,难道是外人吗,分明是胡说八道。”

  和尚道:“虽然你们是她父母,毕竟少女羞涩,难于启齿啊。”

  夫人见和尚说的有理,连忙问道:“大师,这如何是好呢,该如何下药医治呢?”

  和尚微笑道:“这种病,根在心上,还得找出那个能够打开她心结的人,才能痊愈。”

  夫人喃喃道,“打开心结的人?会是谁呢?”

  小梅恍然大悟,“我知道了。”

  夫人忙问:“你知道了什么?”

  小梅说道:“小姐从车上摔下后,与我恩公见过一面,然后似乎难分难舍,回来后就这个样子了,大师的话没错,就是这样。”

  哦,知府夫人听了,也觉得就是这样,心道:难道这就是人们传说的相思病,失心疯?

  夫人见女儿有救了,急忙问道:“你恩公,姓甚名谁,家住哪里,还不快快叫他前来打开女儿的心结。”

  小梅正要到济世堂去找自己的恩公李方前来,被和尚拦住。

  和尚说:“施主休要慌张,这种事情得慢慢来,如果小姐见心上人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病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会急火攻心,恐有生命之忧。”

  夫人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该如何是好?”

  和尚道:“办法贫僧已经想好,非常简单,你们马上物色一个能言善辩的媒婆前去说媒提亲,顺便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姐,等到提亲完全妥当之后,再让二人隔着帘子见上一面,小姐才会从心魔中逐渐解脱出来,接受真正的现实情感,再加上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一定痊愈。”

  是以知府立即下令全城打听能说会道的媒婆,最后,经过面试,选中了张媒婆,答应事成之后,赏黄金五十两,如果不成,以妖言惑众发配边疆充军,永远不得再回金陵。

  所以,张媒婆见李老爷才答应了,又说且慢,以为反悔,故而紧张之极。

  李方及其家人不知内情,所以对张媒婆的举动感到有些奇怪。

  李老爷说:“你紧张什么嘛,你给我们说了这么好的一门亲事,我们总得有所表示吧,否则传出去还说我们李家小家子气了。”张媒婆闻听是这么回事啊,心里悬着的石头轰然落地,一下子踏实了。

  说话的功夫,总管富贵已经包了五十两银子上来,张媒婆接过,坦然的放进了怀中。出门飞跑着往知府衙门赶去。

  知府,知府夫人听得张媒婆已经把事情办妥,也不食言,叫来福包了五十两黄金,递给了媒婆。

  张媒婆就要告辞离去,知府夫人道:“你好事做到底,谈婚论嫁诸事都还得你*心,我绝不会亏待于你。”张媒婆见难得有这么一个大买卖,于是大包大揽,说,“夫人不必劳神,你尽管吩咐,我照做就是,包你满意。”

  小梅早已将这个天大的喜事告诉了小姐,翠莲听得,果真停止了哭闹傻笑,好了许多,不几日,在药物的调理下竟然好了,王府上下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继续阅读:第34章 六道轮回转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魂归地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