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牧、大将军,荀王到”轿子还没落下,太学院门口便响起了荀策到来的消息
荀策是抱着小竹下轿的,一路往里,看着那么多的人看着自己,小竹从好奇到害怕,最后把头都埋进了荀策胸口什么都不看
“拜见荀王~”
“给为都不必多礼,既然来到这里便只是大汉学子而已,没有身份”荀策开口
“荀王请上座”旁边一声音提醒道,同时用手将荀策请到了评审席上
“恩”荀策点头
“不知道此次的诗会主题都是些什么?”荀策一边走,一边问
“禀荀王,是风、花、雪、月、昼、夜,还有最后是每年必在的五岳,当然如今还只是王爷的诗作而已”
“哦”灵帝快死了,你们还风花雪月?荀策心中恶想
“策见过卢公、蔡老、王老,策有事耽搁,还望见谅”荀策走近,这居中评审仍然是这三个重量级的人物
“大人客气”几年来同在洛阳,两方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多见面,不是说荀策做了什么错事,而是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这位是?”王允看着荀策怀里的女孩问道
“额,这位,算是策的妹子吧,早上本来早该早到的,可是途中……如此,便带她前来了”荀策将事情大概的讲了一下,希望这事能得到他们这些爱国志士的注意,不要风花雪月了
“将军果然仁德”其中一人赞叹
“不敢”荀策连忙推脱,倒是一旁忽然有人说道
“不过是虚伪做作、假仁假义之徒”这声音很刺耳,真的很刺耳
“哦,不知道是哪位朋友在说在下呢?”荀策忍住心中闷气,已经够烦的了,还有人找不自在
“朋友?不,在下怎敢与张让的大将军成朋友”人群中出来一个人,大概二十不到,来矮小矮小的,长得有点猥琐,让荀策有种用武力解决的冲动,只是怀里还有个小竹在,一来不想她看到自己发飙的样子,二来,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敢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的还是第一个
“卫仲道,还不住口”评审中有人喝道
“原来你叫卫仲道”荀策微笑,可是嘴角的阴冷无人瞧见
“不错”卫仲道一昂首
“你是第一个敢在本王面前谩骂本王之人,你可知道,你罪当斩”荀策威胁
“哼,我卫仲道如果讳言直谏而死,便也百世流芳”卫仲道脸色一变,却故作坚定的说
“很好,那我倒要听听你的讳言是如何的”荀策一说,小竹也探出了头,看看这个和荀策对着说话的人,一副厌恶的样子
“昔日你与天下儒士之事暂且不说,便说今日,你荀策身为当朝大臣却言而无信,让我等等候半日,却只是为了这么一个贱民,你荀王府极尽奢华,却一副悲天怜悯摸样,不是虚假做作、假仁假义是什么”
“贱民?”荀策的弱点不是别人说自己的不是,而是有人说自己身边的人的不是,这卫仲道已经越过了自己的底线
“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氏族之下皆为蝼蚁”卫仲道不卑不亢的说
“……”荀策扫了卫仲道身边的人,一个个都为这句话表示很正常的样子,竟无一人反驳
“放肆”卢植火了,这卫仲道平日里拉帮结党,仗着自己是河东望族也就是算了,诋毁荀策,出言不讳,无法原谅
“卢公,策想问,如今参加诗会的是不是都是氏族子弟?”
“这……”卢植说不出口,早些年在颍川之时,诗会还算是诗会,可是如今……卢植等人要不是碍于当初因为自己主动提出承担以后每年洛阳诗会的评审,只怕早就没来了
“策明白了”荀策心很凉,自己引来的诗会竟然成了这些蛀虫的工具,怪不得灵帝要归天了还风花雪月
“诗会是我荀策一手创办,今日,便也在我手里终结”荀策扬声
“哼,好大的口气,你当你荀策是谁,别说诗会是你创办是否真假,便是终极诗会?难道又要与天下儒士为敌不成”卫仲道反驳
“怎么?我不敢吗?”荀策一脸狠像的向前一步
“你……”卫仲道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荀策杀气之下,说不出来
“若是他日本王还听到有诗会举办,便会禀明圣上,以反汉之罪将你等捉拿,你们不要试图挑战本王的的权威,五品一下官员本王可以先斩后奏,我的双手沾满鲜血,不在乎多着几个”荀策气势放出,全场寂静
“荀大人……”一边蔡邕、王允开口
“怎么,蔡中郎、王尚书你们二人身为当代大儒却也行如此苟全之事,置天下文学如何?”荀策越说越生气,两人却也无话可说
“贱民?好一个贱民?在你们心中,百姓皆为贱民,很好,大汉有你们这些大才子,想不强盛都难了”荀策用及其讽刺的语气说
“哥哥”小竹不知道荀策为何那么生气,只是看到他这样,小竹也难过,用手摸了下荀策的脸,关心的叫唤
“小竹,哥哥没吓着你吧”荀策这才反应,自己怀里还抱着个人,被气糊涂了
“恩”小竹摇头,示意荀策自己没事
“走吧,我们回去”荀策说着便往大门而去
“对了”荀策忽然想了起来,转身回头
“蔡中郎,可否借你笔墨纸砚一用”
“当然,当然”蔡邕递过手中毛笔
却见荀策左手抱着小竹,右手拿着毛笔,快笔直书,一会工夫,众人之间荀策丢下手中的笔
“若不是你为了你女儿邀请本王,本王是不会来的,今日恐怕她要失望了,这诗,想必她会想看到的”荀策说完,抱着小竹离去,知道目送荀策离开,众人才好奇的想要知道诗里写得是什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蔡邕的拿着诗稿的手有点颤抖了,一旁的王允、卢植看了之后也说不出话来
殊不知因为今日的诗会,荀策本来的苦恼没了,因为他已经暗暗的下了决心,有种前所未有的决心,豪气之下,竟然将这《望岳》完整的记下来,来抒发他的凌云之志,作为跟随每届诗会的《望岳》也正式的揭开了它在大汉学子面前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