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大汉其他地方,有了荀策的幽州,张让等宦官势力又达到极盛,时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又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而张角那边,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方”各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方各有首领。
又命人传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准备起义。时大方首领马元义等先收合荆、杨二州徒众数万人,约期在邺城起事。马元义又来往于京师洛阳,联合宦官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定次年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洛阳,荀府
“彧哥,那曹校尉和袁中郎将又来找你了”荀谌喊道,有了卢植等人的举荐,曹*、袁绍两人在洛阳当值,曹*为司隶校尉、袁绍为虎贲中郎将
“谌弟,他们如今可是冲着公达而来的呀,少往你哥我脸上贴金”荀彧笑着对荀谌说道,眼睛还瞄了一旁的荀攸一眼
“彧叔言重,以他二人才智,又怎能分辨不出彧叔才能在攸之上”荀攸从小与荀彧一起,性格倒也开朗了许多
“别磨蹭了,难道要让把他二人晾在门外?”荀衍开口调笑
“悦哥,你不见他们么?”荀谌见荀悦起身离去状
“不了,我去看下迁儿”几年了,荀悦已经了又自己的儿子荀迁,但看儿子事小,不见曹、袁二人才是真,听到荀悦的话,几人略有所思,似乎荀悦对他二人很排斥,每次他们二人来的时候,不是不见就是谈了一会便借故离去,让其他几人颇为尴尬
“额”几个人无奈的稽首恭送
待荀悦离去不久,曹、袁二人已经轻车熟路的来到了荀衍几人在的客堂
“休若、文若、友若、公达,想煞为兄也”曹*爽朗的就要和几个人来个拥抱
“孟德兄、本初兄别来无恙”荀衍笑着开口
“劳休若惦挂,好得很,好得很”袁绍也是微笑还礼
“今日还是不见仲豫兄”曹*苦笑道,这荀悦比自己年长,自己对他礼敬有加,可是他就是那么不待见自己,端是令人头痛
“孟德勿怪,家兄正享受天伦之乐”荀谌解释
“原来如此,哈哈”曹*一副色色的想到
几人就坐后,曹*再次开口了
“进来洛阳一片平静,而以曹感觉,却暗潮汹涌,我大汉百姓如今正处水火,几位大才,不知何以救世”
“孟德过谦,我兄弟几人虽有几分才识,却不及你”荀衍很坦诚的说道,让曹*心中一阵开心,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大汉闻名人的认可,是多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对、对、对,记得许绍旦月评还曾言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本初又四世三公,也是雄才伟略,吾等不及也”荀谌讨好的夸赞,袁绍脸上微笑,连说不敢,可是心里已经乐开花了
“友若过奖,*也希望能为我大汉出一份力,奈何,时不我与”曹*悲天怜悯的说道
“宦官专.政,宦官党羽祸害大汉,绍不才,有生之年必诛除之”袁、*二人一唱一和的,让几人都动容
“二人大志,在下佩服,但不知道我兄弟几人能为二位做点什么”荀衍首先说道
“政局混乱,不然休若你们也不会辞官隐居,百姓颠沛流离,只怕天下动.乱只在朝夕,还望几位教我”曹*直接开口讨教
“哎,孟德果然不愧为治世能臣,要知道……”荀衍的话还到一半,却被荀攸给打断了
“要知道我们几人虽然有点才智,但也不及孟德”荀攸说着还给了荀衍一个眼色
“公达过奖,*虽能料知一二,却也无能为力,苦了天下百姓”曹*倒没有发现二人的异常,很是慈悲的感叹
“……”几人默然,荀衍是接到荀攸的眼色,本来想告诉他,这黄巾将乱的消息;荀彧却是和曹*一般想法,此时他心思已经飘到了大汉百姓身上,荀攸确实眉头紧锁,在思索着什么,荀谌看着几人都不说话,也不敢开口,于是大厅一时陷入沉寂
“诸位不必担心,绍倒是有个好主意”袁绍一副很自信的说道
“哦?”几人从思考中回过神,望着袁绍
“愿闻其详”曹*期待的说
“如今虽宦官持证,但也有重于我大汉的贤臣在,诸如卢公、郭全、样彪等,绍闻皇宫之中也不满十常侍,其中以何皇后为首……”
“本初,只是*闻何皇后却是与那宦官勾结一处,昔日宫内毒杀皇子协生母王美人也是由张让得人帮忙方得安生,这……”曹*疑惑的问
“孟德有所不知,这不过是何皇后迷惑张让等人而已”
“那本初因何得知?”曹*第一次看不懂袁绍,这家伙的情报系统好强大
“绍有幸与车骑将军何真相交,而何真乃何后家父,自是明白”
“原来如此”曹*不仅佩服起袁绍起来了,这何真一介屠夫,你袁绍家世显赫,竟然屈尊相交
“本初请继续讲”荀衍看袁绍被曹*打断,就请求道
“何后一心想整顿后宫,奈何张让等人一再阻挠,因此,对张让等人恨之入骨,如今何真掌羽林军,在联系其他忠君之事,与何后等人合谋,定能诛杀手无缚鸡之力的十常侍”袁绍说得好像现在已经杀了张让等人一样
“只是此法虽可行,但本初可想过,事成后,灵帝如何处置我等,而且,以张让等人在洛阳的势力,只要一有军事调动便会纳入他们的眼线,后宫禁卫皆属张让等人调配,此计虽好,却还有待斟酌”曹*一听便听出了漏洞,袁绍太想当然了
“此计确实不妥,当年因为有了外戚掌权之变,才有了之后宦官猖獗,如今再借助外戚之手除掉宦官的话,那同样只会滋长其势力,大汉同样不得安宁”久未开口的荀彧摇头,否定了袁绍的计策,同时也看出了袁绍此人目光的短浅,大汉若乱起,诸侯并立,一个只想着政权却不顾百姓之人,实非明主
“计虽不妥,却有可取之处,如今宦官执政多年,若是能一举铲除,或许会有短暂政庭混乱,大汉众多忠君之士一同协力,恢复我大汉朗朗乾坤,何真屠夫之辈,自是比不上张让等人心计,加上宦官新除,无法把政,倒是好对付的很”荀谌在否定了荀彧的说法,正如荀策所说,长痛不如短痛
“呵呵,虽然你们所言有冲突之处,但尽皆为国为民,十常侍经营洛阳多年,仅以洛阳之地势力只怕难以撼动,我等如今的形势,若要依据铲除宦官势力,还得联合大汉各地的爱国官员才行,里应外合,此计可成,陛下那边有袁司空、郭司农还有蔡邕等大儒以及何后在一旁帮衬,这事可以很快平息下来,只是……”荀衍将几人的计策合计了一下
“只是什么?”袁绍忍不问
“只是虽然我们如此想,但其他人未必如此想,此事牵扯甚广,一步棋错,满盘皆输”荀攸补充道,想必是知道荀衍接下来会说什么,阻止了下来,如此接口的话,那到时毫无破绽
“休若言之有理,只是此事能成则大汉百姓脱离苦海,纵然我等身死又如何”曹*铿锵的表示愿意参加这次计划
“孟德,绍与你同在”袁绍作为事件发起者,自是很满意曹*的肯定
“二位莫急,这事可是不是一两日可以实现的,还得仔细商讨才行”荀彧提醒,这种可以搅动整个大汉的行动,怎能凭一股冲劲就干了
“文若放心,*明白”曹*也不是易于之辈,自是清楚
“是彧僭越了”
于是曹、袁等人又详细的商谈了如今可亲近之人以及计划的细节,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何况这还是汇聚了大汉数个青年翘楚,日后大汉的顶梁柱,这等阵容的计策若是还不成功那就是天意弄人了,只是,他们也只能注定被弄了。
殊不知几人中,最以智谋见长的荀攸一直很少说话,没有表示肯定和否认,只是一旁附和,可能其他人都专注计划部署从而忽视了这点
两个时辰后,袁、曹二人离去,留下了荀府几人
“公达,刚才为何……”荀衍放下手中的杯子,疑惑的问荀攸,这让荀彧和荀谌有点不明所以
“衍叔,刚才你是否要告知他二人关于黄巾之事?”荀攸没有回答,反而反问
“恩,孟德、本初皆雄才,若大汉能得他二人助力,则大汉可兴”荀衍没有否定,同时也肯定了袁、*二人之志
“攸没有否决衍叔的意思,只是,若按策叔所说,天下乱起,诸侯争霸,那这二人雄才又岂能共坐”荀攸深信荀策的话,所谓定位得很远
“公达,策弟之智我得深服,只是,难道就不能阻止么?诸侯争霸?那苦的还不是大汉的百姓,若是能将这动.乱扼杀萌芽,不是更好”荀衍反驳
“衍叔,天下之势,合久必分,以衍叔之才,又怎能不看透改朝换代之事呢”荀攸不苟同荀衍的说法
“公达,我们几个都清楚,策弟当年为全我们救世之志,为我们安排了仕途也将自己推向了浪尖,如今幽北王谁人不知,我们呢?难道还一直如此碌碌无为不成”说道荀策,几人不免有点动容
“衍哥~”荀彧轻声的唤了声,让荀衍冷静下
“公达的意思也是为了百姓着想,大汉动.乱根源在于外戚,在于宦官,若一日不除,百姓何以安生,或许真到时候,改朝换代才是最利于百姓的”荀攸也是柔柔的解释
“公达之意我明白,但……”荀衍一脸茫然“但我们生在大汉,便是大汉之人”
荀衍的话,几人一阵沉思,自己也是大汉的一介百姓而已,以如今大汉的形势,即使有了定国安邦的才智,却也只能纸上谈兵,只有改朝换代,才是自己一展才学的机会,但是儒家爱国思想,又让他们怎能轻易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