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荒村异客
武墨芬芳2015-10-25 03:312,943

  第一章荒村异客三清山,林泽交布,地气浩然,多有灵禽异兽,奇珍异草。

  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三山呼应成景,仙气外露。相传三百年前,铁匠张耳疯癫狂暴,因与人打赌争胜,竟杀妻食子,逃至山中。此人心性虽毒,命格却极是硬朗,在林中百折不挠,苟延残喘。因缘际会下,竟偶遇仙家,获传百般奇妙仙法,苦练十年终得大成。据传出山后,他道风仙骨,气度翩翩,施法将死去妻儿复活,恩爱有佳,人人称奇。后在三清山上自立门派名曰“淬天门”,拜太乙真人为祖师,广收门徒。因其铁匠出身,对铸剑打铁本就在行,法术大成后,倾全门之力,借三清山浩然灵气,大举百工之事,连连铸得狂刀名剑,仙侠剑客趋之若鹜。一时间淬天门名声鹊起,百年间终成就三清山兴隆之势。

  淬天门这番由来自是无法考证,但三清山脚下三村五寨,却实实在在受了它不少的泽惠。三清山本是偏僻所在,物产富饶却无商贾贩卖,唯有自给自足勉强度日。淬天门崛起后,以其法宝冶炼之术引来四海豪客。这有人之处便有了买卖,一时间有识之士大兴土木、应需而建,茶楼酒肆,令郎满目,小小荒村竟有了市镇之气。

  只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近十年来洪荒宇宙异象陡升,天灾人祸,纷至沓来。乱世之下,天下门派各有所恃,恩仇毕现。淬天门势单力微本无意纷争,奈何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铸剑之能险成灭门之罪,风雨飘摇间,三清山俨然成了是非之地。愚善村民怎见得这刀来剑往、法光满天,有能者四散逃窜,百年繁华化为萧索。

  穷则生变者为智,执迷不悔者为愚。若真是如此,三清山下那些仍未逃逸的,便算得上是愚民了,而张铁匠便是其中代表。张铁匠本不是铁匠。少年时,也曾苦读诗书,欲博一个功名,光耀门楣。只可惜他资质平平又未遇名师,家境贫寒也无黄白之物打点,用他自己的话说,终还是“两手空空困于乡野”。官途无望,这张书生倒也踏实,非但没有自怨自怜、堕落潦倒,竟还继承家业,*起了打铁的营生。几年来娶妻生子,虽身处乱世,活的倒也自在。

  张铁匠三十方得子,妻子怀胎不足八月便产下婴儿,虽是早产,幸得母子平安。张大喜,自恃满腹经纶终有用武之地,苦思一夜得名张少斌。取“少”字概因此子孕育之期未满十月,与常人相比略少,便牵强附会用了个“少”字,音用少年之少;而取“斌”字更是无稽。张铁匠年轻时苦读诗书,中年时又习得打铁,乡里人常戏谑他是“文武双全”。此话本是逗弄戏言,谁知确颇中张铁匠下怀,曾欲将自己更名为”张斌”。此刻恰逢其时,灵光一现,非“斌”字不用。少斌二字虽也合口,但若知其来由,便也知这张铁匠当年屡试不第,也确是合情合理。

  自得幼子,张氏夫妇一心将他培育成才。张少斌自幼稍显木讷,五岁方能开口成语,幸而日后懂事听话,夫妻二人便也心下宽慰。奈何世风日下,张家原有小康之富,渐渐却成温饱难足。张少斌五岁随父“学文习武”,八岁时便不得不暂缓文墨之事,专攻“武艺”。少斌颇能吃苦,小小年纪便能单手拉动风箱,助其父一臂之力。

  张铁匠暗忖,这三清山下生意虽是日渐暗淡,但只要自己安守本分,想来也不会招惹什么是非。斌儿年纪尚幼,若是远走他乡,怎能受得颠沛之苦。眼看乡邻中十户已逃了六七户,张铁匠一咬牙还是留了下来。想这世事变化无常,再苦熬一年,这乱局便就结束了也未可知……

  春华秋实,四季更迭,恍然间三清山已入落叶时节。放眼去,红枫满目,煞是撩人。

  张少斌鸡鸣即起,胡乱吃了个馒头,用稀粥填满了腹中空隙,便背了箩筐取小路登山而去。几日来家中铁铺生意了了,有人来卖木炭父亲便没再多买。谁知昨日突然光顾了两位土侠客,要打五柄青丝大砍刀,当时付了订金便扬长而去。接了生意张铁匠才想起木炭所剩不多,当下大急。张少斌暗忖,这木炭难买,木柴确满山都是,我卖力多砍些,必能解这燃眉之急。想到此处,心下大喜,昨晚早早睡下,笃定了今天要砍上几筐齐整的干木柴,定要将这单买卖拿下。

  上了山也不犹豫,轻车熟路便冲东南方一处山窝奔去。前几日张少斌上山猎兔时,便发现了那山窝处有一棵参天大树,似是干枯已久,木质极是敦实。若能砍些残枝回去,不需暴晒当即可用,正好能应此时之需。只是路途稍远,一般人便是识得此树,也不愿背负近百斤的实木返还村落。张少斌自恃少年体健,蛮劲一发,想到交了大刀便可再获一笔不菲收入,到时定让母亲杀一只肥鸡庆贺,顿时口舌生津,加力向古树方向而去。

  山路辗转,消化了腹中馒头,那古树已是依稀可见。张少斌正欲加快脚步赶上前去,确发现那大树下仿佛已经座了一个人。“呀!”张少斌险些呼出声音,这荒山野岭怎会有人在这里歇息?转而细想,不禁莞尔,自己不也是这深山之中匆匆过客嘛?思忖间又近了几步,细看之下险些又是一声惊呼,这人好一个神武相貌啊!面如刀削斧刻,棱骨分明,五官精致绝伦又似精雕细琢,尤其那一双剑眉,傲似两条蛟龙,直挑云端。此人盘膝而坐,气定神闲,似也是远远看到有一少年匆匆而来,见来人数尺之外盯着自己,立时起身,拱手一笑。

  这一起身不要紧,吓得张少斌连退几步。本想拔腿开跑,但又一打量,这人如此堂堂相貌,必不是坏人。心下稍安,紧几步走上前来,也是有样学样,拱手一揖道:“这位……”

  刚一开口,便没了下文。张少斌自幼长于山野之间,剑士豪客虽也碰过,但怎见过如此神仙般的人物。本是想学父亲招待客人一般,来一句“这位客官从何而来呀?”,突又一想,这“客官”二子用得不妥。自己也学过几年诗书,这人又不曾与我买卖,怎能为客?这一顿之下竟哑口无言,颇为尴尬。

  这男子似是看出少年腼腆,微笑道:“这位小哥,来这深山之处有何贵干啊?”张少斌忙到:“没,没,没啥贵干,我来砍柴的。”刚一说完,又是面红耳赤。知道这“没啥贵干”四个字用得不妥,顿觉自己幼年苦读,毁于一旦。

  “哦?砍柴?可是要砍这颗老树?”

  “对,我看这个老树骨干结实,烧起火来,定是块好料。”张少斌答道。

  “原来如此,小哥好眼力啊。”

  “那这位大哥,你来这里又是有何贵干?”言语之间张少斌心渐放松,“有何贵干”这四个字用得也流利了许多。

  “呵呵”这人笑道,“我途径此地,歇息片刻而已。”

  张少斌心中疑惑,三清山开山数年,这山上石阶大道修了数条,哪有赶路之人不取大路却走这山间野地的?只是张少斌心智单纯,虽有疑惑,但来人娓娓道来,也就信了。

  那人又问“看你背着如此巨大的箩筐,砍这许多木柴所为何事啊?”

  “我。。我回去熔铁炼刀,我家开的铁匠铺,我家卖刀。”

  “哦……”男子似是想起什么,确是欲言又止。看这少年也就十岁出头,确要担当这成人重担,顿生怜惜之意,话锋一转道:“小哥,你我在这深山密林中相遇,也是有缘,这样吧,你在这砍柴,砍完后你带我去你们村子,我便在村中请你吃酒吃肉,你看如何,你最爱吃什么肉啊?”

  “肥鸡!”张少斌脱口而出,旋即羞得满脸通红,嘻嘻挠头傻笑,却又补了一句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哈哈,我成震所言,一字千金,何时有虚!”这句话说的铿锵有力,傲气万千,混不像对一个孩子所说。张少斌心中大喜,心想这人原来名叫成震,这一个“震”子叫的好,似是装了撼天动地的豪迈实力,与我这“文武双全”之“斌”似有一拼。顿时好感大增,也不多言,憨憨笑着放下箩筐,拔出柴刀,奔那老树而去!

继续阅读:第2章 缘木求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烁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