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福祸相依(二)
老虎二子2015-10-25 03:202,098

  第一百二十二章福祸相依(二)

  能想到不堪的后果,她会不会有更多更好的提议没被我们重视呢?李向阳坐不住了,心里一阵一阵的发紧,忙叫谭丽萍找彭楠过来。现在彭楠跟着何博士做助手,负责培训和人才储备方面的工作,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女孩在个人能力方面,确实有两下子,何博士现在的培训工作,基本上都是她独立在做,培训的效果反应也不错。

  彭楠很坦率,听完李向阳的开场白,也不扭扭捏捏,想了一下后,说:“以前的想法有是有,但是不够成熟,现在我倒是有个新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成不成。”

  “说说看,成不成都没关系。”

  “以前我想,专刊一旦停刊,我们可以自己办刊,不是那种市面上公开发行的刊物,国家有政策,批不下来,但我们可以办内部刊物,免费赠阅,发行量大,一样能引起客户的青睐,现在可以变换一下方式,我们下一步会有大量的银行客户对吗?那我们就办《深圳经济动态》月刊或者半月刊,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出周刊,在银行设立咱们的书报架,供来银行办事的人浏览,这种方式还是赠阅形式,但效果比那些在街头的派送效果更佳,还有一个好处,出版《深圳经济动态》就不仅仅局限于咱们现有的客户资源,可以无限放大N倍。”

  “合法倒是合法,你测算过吗,那得花多少邮寄费?”

  “因为忙着现在的工作,我还没有仔细算过账。”彭楠扭捏了一下,说道:“不过,费用应该不是很大,我们以后每个省都会有总控室,我们定期快递给各省,然后由他们分送到各个服务网点,我想,一年半载的,反响就会出来的。”

  一年半载?李向阳在心里快速的想了一下,这个方式虽说新颖,但确有可行之处,按照彭楠的说法,一年半载后,适当的反响肯定会出现,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试点结束,开始全面铺展市场的时机,从几千份开始尝试,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以撰写深圳经济动态的定向性非常明确的刊物,在深圳可能不怎么起眼,在内地没准就是一个热点和亮点呢,深圳何其一个诱人的城市,她的快速崛起和林林总总的成功之道,不正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吗?

  和老吕小辉蒋沁沁和炜华他们一说,吕晓斌像是大热天吃了根冰棍儿似的喜出望外,追着李向阳说,非要亲死他不可。小辉显得很冷静,跟躲的气喘的李向阳说:“我觉得可以试试,你把彭楠调回来吧,这事儿是她提议的,她做起来更顺手些。”

  “你真够恶心的。”李向阳用胳膊挡开吕晓斌凑上来的大脸,跟小辉说:“我就知道,跟你一说你肯定安不了好心,那边好不容易刚刚上了轨道,我还到处抓人呢,要不这么着吧。”李向阳一副讨价还价的嘴脸,说道,“我把谭丽萍调给你,这方案她也是主谋之一,你把我老婆和蒋沁沁还有池涟放给我,怎么样?你不吃亏。”

  “你真会做生意,做生意做到我这儿来了。”小辉表现的很干脆,语气坚决道:“一换三不行,炜华留下,蒋沁沁和池涟给你。”

  李向阳跟炜华眨眨眼,说:“没办法老婆,人家老拿你当人质,你先委屈委屈吧,等老公做大了,我一家伙连她们一起收购了,叫他们天天给你跑腿,累死丫们。”

  炜华一指头戳在他软肋上,嗔他:“去!得了便宜还卖乖。”

  专刊进入停刊前的状态,公司公示了关于自办《深圳经济动态》专刊的通知,通知上强调了所有人员去留自愿,放开尺度说,如果有人既不想离开公司,又不太想继续眼前的工作,可以申请去科技公司工作。态度相当的宽松。

  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离职,李向阳理解这些人,这些人跑惯了广告,你叫他们拿工资挣奖金,他们根本坐不下来,有的人很能耐,身兼数职,几千块钱的工资根本看不上眼,凭的就是腿勤嘴勤。另有十来个人想换换环境,问负责办理转职的炜华,说我们去科技公司的话,不算跳槽吧?忧心冲冲的样子。

  “那怎么是跳槽呢,还是一个公司,只不过换个岗位而已,别想东想西的瞎想,到那边好好的,把咱们这边的传统带过去,镇镇我老公他们。”

  李向阳核算过一笔账,现在正在进行试点的银行,需求量暂定是两万只专用箱,根据该行总行的《公报》通报,这支劲旅的麾下,全国累加已达四万个储蓄网点,按照一个网点平均需要六只专用箱计算的话,明年一旦开始全面推广使用,那就是24万只专用箱的需求量,照目前的产出量,再增加20条生产线才能满足需求,而这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的需求量,保守的说,如果开启了全国百分之五十的金融机构市场,100条生产线三班倒,十年的任务都排的满满当当的,还有那一部分没有计算进来的、保守的另一半呢?还有上官代理的境外市场呢?

  经营分析会上,李向阳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个省设点是个好办法,但目前有点勉为其难,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妨大家讨论讨论。”他翻开自己的小本本,说,“咱们国家有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和东北六大区,我们现在一口吃不成胖子,看能不能也照着这六大区来分布咱们的区域机构,先建起六个生产和配送中心以及高频基站,以后再根据需要增设新厂,大家分析分析,这样做,是不是能方便物流管理和节省成本,随便谈,不用介意我的立场,推翻重来都可以。”

  “我从国际市场这个角度先说说我的个人意见吧。”国际部副经理丛建生率先发言道:“未来的国际市场,肯定大于国内需求,是各省建点还是以中心区建厂,我觉得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但是,我们一定要在深圳扩大生产基地,因为我们以后的国际市场,将依赖这里的港口作为重要的出口基地,小觑不得。”

继续阅读:第123章 亚洲银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混在深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