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回了金鳌岛,召集弟子说道:“封神大劫将起,天下修士未斩三尸者均身在劫中。尔等从今日起宜紧守山门,莫要再下山沾惹红尘。到时坠入劫中,为师也保不得你们。”当下通天在碧游宫外立下一联:紧闭洞口,静颂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通天教主说道:“从今以后金鳌岛不再开讲,直至大劫结束。你等可回山潜修,莫要在外沾惹煞气。”言罢,不再理会众人,径自离去。
截教仙人一时闻言大惊,他们是知道封神榜之事的,不过一直以来仗着圣人门徒的身份,根本没把什么大劫放在眼里。每日里自在逍遥,那有什么烦恼?
这下闻听通天教主说的如此严重,一时心中都有些惶惶难安。多宝道人见状连忙喊道:“众位师弟不必紧张,这次大劫起因乃是阐教弟子犯了杀劫。我等只须遵照师命紧守洞府,安然等待这次大劫过去便了。”
截教众仙闻听此语,这才放下心来。各自朝着碧游宫施了一礼,回转山门去了。
八景宫、玉虚宫中,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也各对门下弟子警戒了一番。不同的是人教玄都*师是注定不会上榜的,所以他心中安定。而阐教仙人却是心下惴惴不安,心中恐惧。毕竟不管怎么说,这次封神杀劫,可是阐教弟子引起的啊!身犯杀劫,大劫难过啊!
元始天尊面色深沉,喃喃道:“代天封神啊!”元始天尊面上闪过一丝痛苦挣扎之色,半晌,元始天尊坚定道:“师弟,对不住了!”
恍惚六百年,商朝已经达到了鼎盛。数百年来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征服了许多小的国家。这太平盛世,一直传到帝乙,也就是纣王之父。
帝乙初即位时,商都朝歌城外五十里处,有一小村庄青水环绕,名唤宋家庄。几年前,宋家庄却是来了一户外姓人家,名为姜恒,姜恒本是三皇中地皇神农之后,因家道没落,便流落到宋家庄安顿下来。后娶宋家庄一女名宋氏为妻,生下一子,取名姜尚,字子牙,因姜尚在出生之前宋氏曾梦飞熊入怀,故姜尚又号飞熊。
这姜尚出身后却是与平常小孩大是不同,平日里只坐在村旁一块大石上发呆。姜桓因为姜尚出生前宋氏之梦,只道姜尚天生异禀,也就由他。村子里的小孩只道姜尚古怪,时常嘲弄于姜尚,只有那姜尚表兄宋异人与倒是处处维护着这个性格孤僻的表弟。
姜尚十几岁的时候,姜桓与宋氏双双去世,而姜尚也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修仙之说,遂前来向表兄宋异人辞行。
宋异人闻得姜尚言语,叹了一口气道:“贤弟生来不凡,或许求仙才是你之正道!”于是也不阻止。
姜尚对于修仙之事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如何知道去哪里寻找?还好在路上遇见了一同道之人,姓申名公豹,申公豹为人义气直爽,也是一心求道。姜尚与申公豹一见如故,便相约一起求道。
二人听闻昆仑山上有神仙居住,便结伴往昆仑山而去,想拜在神仙门下,习得长生之术。
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忽有一日一日心神不宁,掐指一算喜上眉梢,原来应劫之人竟然与自己有师徒之缘,此时已入昆仑山。
可是仔细一算心里泛起了嘀咕,因为元始天尊竟然发现两人都身具飞熊之像!
元始天尊无论怎么掐算都无法算出谁是应劫之人,索性就喊来白鹤童子道道:“应劫之人已入昆仑,凭他们的修为实难入昆仑半步,你去把他们接引进来吧。”
就在姜尚与申公豹二人在山下感叹之时,只听从天上传来一声响彻天际的鹤鸣,两人抬头看去,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白色仙鹤从远方飞来,在天空盘旋了数周,似乎看见了两人,却是双翅一收落在两人身前。
那仙鹤落地时激起的阵阵狂风差点就将两人吹走。待两人站稳身形之后,看见那仙鹤歪着头看了自己二人一会,转眼变成一俊秀的白衣童子,立于两人身前。
这时,姜子牙与申公豹立时便明白,这应当便是昆仑山上的仙人所饲养的灵禽。看来自己二人确实没有猜错,这昆仑山确实有仙人的存在,自己说不定马上就可以实现目标,拜得仙人为师。
姜子牙与申公豹二人正处于思考之中,却是没有听见那白鹤童子嘴里轻轻念了声:“这两个人也没什么特别的,老爷怎么就叫我来接他们上山呢?”
白鹤童子见姜尚二人不理他,心中暗怒,轻咳了一声,使二人清醒过来。
二人脸上一红,忙道:“姜尚、申公豹见过仙童。”
看着姜子牙与申公豹二人,白鹤童子淡淡地说道:“掌教老爷说山下有与我阐教有缘之人前来拜师,大概也就是你们俩吧。你们快点跟我上山,见掌教老爷。”白鹤童子说完便欲驾云而去。
申公豹见白鹤童子转身准备离去,连忙上前说道:“这位仙童,我们二人都是凡人之躯,这昆仑山如此之广阔,而仙童驾云之时速度又是极快,这我们二人如何能跟得上仙童的步伐,如此我们恐怕要迷失在这群山之中。”
白鹤童子听到申公豹这番话后,恍然大悟地说道:“真是不好意思,我竟然忘了你们二人只是凡人之躯,没有学过仙家道法。”白鹤童子虽然口中说得很好听,他心中却是笑开了花,终于出了自己心中的那口怨气。
姜子牙却是不知白鹤童子心中所想,上前说道:“还请仙童能够体谅我等二人的难处,带我们上山。”
白鹤童子装模作样的思考了片刻后,说道:“你们二人乃是肉体凡胎,身重如山,无法站在云中,不如我现了原形带你们上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