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再次为质 丁文锐举兵抗敌
风行歌者2015-10-25 03:364,329

  丁锋带着朱俊写给他的信,来到了皇甫嵩的军营。在和皇甫嵩独处的时候,他提出了除掉董卓的想法。丁锋的意思很简单:现在的董卓已经不是当初的前将军了,更不是之前的西凉军人。他已经变了,在权利和利益的倾轧中,变成了一个屠夫,变成了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侩子手。老师你看看他现在都干了什么?胁持天子,威压百官。最近一年他杀了多少忠诚正直的官员?他有顾及百姓的生死么?现在是春耕时节,他却要建什么郿坞。他已经不在是那个征战西凉的将军了,他已经成为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老师,我们一定要除掉他。必须除掉。皇甫嵩陷入了沉思。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弟子在自己的面前,慷慨激昂地痛骂一个人,而且最近董卓干的事情确实不像样子。皇甫嵩告诉了丁锋,自己现在不想除掉董卓的原因。在自己的眼里,董卓干了两件自己能能容忍的事情,一个是鸩杀少帝,一个是胁迫天子。皇甫嵩也想除掉董卓,但天子握在董卓的手里,而且现在的天子是先帝唯一的血脉。一旦天子遭到董卓的反噬,失去了天下归心唯一的一面旗帜,再加上朝廷的威望已经积弱,已经不足以驾驭各州的大吏,天下会是个什么局面?

  到时候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天下群雄会趁势而起,相互并立,他们都会拥立新的天子,甚至直接称帝,大汉的江山将在熊熊的战火中化为灰烬。他不让丁锋除掉董卓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丁锋自己本身。现在自己的弟子已经是大汉的将军了,掌握了大汉最精锐的部队,最强大的武力。经过这些年的磨练,丁锋已经彻底成长了,没有了恐惧和敬畏之心,已经学会了残忍和面对死亡,这对征战沙场的将军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朝政来说,却是大大的坏事,尤其是面对需要改朝换代的时候,一个人有这样的血腥和残忍,他会做出什么?董卓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么?

  皇甫嵩相信丁锋不会作出董卓一样的恶性,但丁锋能控制所有的属下么?丁锋能控制整个的局面么?丁锋能控制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么?

  董卓不也是想做个忠臣么?为什么他还是走向了嗜杀的道路?

  董卓的转折在于砍杀太学生,血洗皇宫门厅。董卓想这样做么?他不想,但他控制不住。前车之前后车之师。现在的天下是士人的天下,他们掌握了舆论的导向和舆论的权利,他们说你丁锋是功臣就是功臣,说你是奸贼你就是奸贼。想做忠臣的董卓还不是一样被*上了祸国殃民的道路?他有错么?他只是为了自保罢了。所有人都被摆在了大汉这局棋上,在这硕大的棋盘上,在大汉即将分崩离析的时候,他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

  每个人都自认为是大汉的忠臣,每个控制朝廷的人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他们会承认手握重兵,控制朝廷的丁锋么?显然不会,不但不会承认,而且会成为丁锋实实在在的敌人。如此一来,不但丁锋会死,丁家和皇甫家的人都会死于战乱。皇甫嵩赞同除掉董卓,但需要合适的时机,更需要合适的大环境。现在董卓的将领们和朝中趋炎附势的大臣们混在一起,时机和大环境都不合适。皇甫嵩沉思了好一会,对丁锋慢慢说道:“我们需要合适的机会,只要机会合适,我一定会除掉董卓。而且,如果你除掉了董卓,你必须回匈奴,大汉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这是我同意除掉董卓的前提。”

  回匈奴这样的事情,丁锋自然一口答应,他原本就没有想到要控制朝政。但丁锋的想法比皇甫嵩的激进得多,他现在就想除掉董卓。皇甫嵩拒绝了。他认为时机未到,不可轻动。丁锋默然离去,他告诉自己的老师,董卓一日不除,自己一日不离开北地。他一定要将董卓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杀死。一定。

  这句话没十几天就成了一句空话。皇甫嵩直接离开了槐里,来到北地找丁锋,他只说了一句话,丁锋你必须回到雪狼湖。丁锋刚刚看到自己老师的时候大吃一惊,现在的槐里是叛军韩遂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是唯一能抵挡西凉军进攻长安的战略要地,自己想不出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的老师离开槐里,亲自前来北地。皇甫嵩拿出了一封书信,是度辽将军秦南写来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士兵抓获了一名信使,这名信使是董卓的亲信,叫李肃。在秦南的询问之下,李肃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李肃是遵从董卓的命令,携带大量的财宝,贿赂鲜卑,请他们出兵攻打九原,云中和河套,同时董卓会起兵攻打丁锋的后方,务必将丁锋这样的祸害除掉。他日事成,董卓会帮助鲜卑攻击河北三州,并承诺将河北三州让给鲜卑。这样的事情,秦南不敢耽搁,直接写信快马告诉了皇甫嵩。丁锋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现在还有两个月就是草原的雨季了。大雨一下,骑兵就成了摆设,失去了攻击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鲜卑可以完成兵力的集结,后勤的保障和战略的决战么?

  如果仔细想想还是可能的,自己不就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奔杀千里么?何况九原和朔方与鲜卑近在咫尺。秦南再次给丁锋写了一封书信,吩咐他急速准备兵力,进行与鲜卑的决战。秦南的书信随后印证了李肃证词,鲜卑的兵力陆续开始在弹汗山集结。现在已经集结了六万的兵力,东部和中部鲜卑的兵马正在赶往弹汗山。在加上弹汗山王庭本身的骑兵,入侵敌人的骑兵数量,大致在十二万到十五万之间。丁锋仰天长叹。如果鲜卑决定入侵云中继而九原,就需要在草原上进行大决战,这是实力和实力的比拼,没有任何的花俏。大汉哪有这么多的骑兵?

  丁锋还是有些不太相信。鲜卑入侵匈奴?为了什么?匈奴和鲜卑一样穷,没什么好抢的。鲜卑集结兵力肯定不是为了云中和九原。是为了河套么?不会,现在黄河已经破冰,鲜卑人都不识水性,如何过得了黄河?

  丁锋打开地图,依次看着北方的边关,从东到西,依次是卢龙塞,右北平,渔阳,涿县,上谷和雁门关。那他们的攻击点在哪里?六者取其一。卢龙塞和右北平首先可以排除。如果鲜卑要攻击这两点,兵力的集结地点就不会是弹汗山王庭,而是应该白樿或者平冈一带,从辽东共击才是最合适的进攻路径。弹汗山王庭距离卢龙塞和右北平太远了。渔阳和涿县面向大燕山,地势极为险要,而且鲜卑也一定知道现在幽州囤积了五万边郡和三万公孙瓒的骑兵。他们会用自己不善攻坚的短处,来攻击大汉的边关么?而是是重兵把守的边关。想来应该不可能。如果他们要攻击上谷,只要几千骑兵就可以了,不用如此兴师动众。现在的大汉根本没有在上谷部署兵力,只要鲜卑人开始攻击,大汉会直接放弃,撤到雁门关。雁门关也不可能。鲜卑刚刚经历了雁门关大败,不会重蹈覆辙。何况雁门关已经重新整修,兵力也得到了原先鲜卑汉奴的补充。现在根本就不适合攻打雁门关。剩下的只有云中,九原和朔方三郡一望无际的草原。丁锋突然明白了。鲜卑的战略意图已经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显现。鲜卑人很清楚还有两个月就是草原的雨季,所以他们想要出兵迅速攻占云中,九原和朔方,占领黄河以北的领地,这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是可行的,而且是以整个鲜卑的战力来决战,鲜卑人的把握非常大。整个大草原一望无垠,汉人的谋略都用不上了,而且初春的草原土质十分坚硬,很适合战马的驰骋,正是鲜卑人进攻的大好时机。现在的匈奴是鲜卑大军的对手么?现在匈奴已经势弱了,雄风不再,所以他们要会南迁,以躲避鲜卑的兵锋。等鲜卑占了朔方,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雨季也就来了,自然仗就打不下去了,他们可以休养生息了。鲜卑人已经不用再等了,只要冬天来临,黄河封冻,鲜卑的铁骑可以越过黄河,西出河套,毁掉丁锋的根基之地,南下上郡或者晋阳,占据太行山麓,从而形成对北方三州和中原的高屋建瓴之势,甚至威胁洛阳和长安,饮马黄河都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战略目的和之前鲜卑人攻打雁门关的战略目的基本相似。但鲜卑还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避开大汉北方的天险。整个黄河封冻之后,沿着黄河所形成一马平川的冲积平原,鲜卑可以将自己的骑兵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且一箭狠狠地洞穿了大汉整个北方防御阵线,可以直接威胁长安和洛阳。二是通过这次军事打击,已经消耗了大汉的军事力量,尤其是丁锋所率领的骑兵力量。只要大汉没有了骑兵,整个北方和中原就成了鲜卑铁骑的天下了。三是这个计策十分隐蔽,很多人在没有警惕的时候,才发现中招了,而那个时候,已经晚了。鲜卑人把自己的战略目的分成了两部,悄悄隐藏了起来。丁锋把自己的想法向皇甫嵩和高顺做了解说,皇甫嵩十分同意,并开始重新认识了丁锋的战略眼光。自己的弟子又成长了呵。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不是鲜卑,而是董卓,是李儒。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想拱手让出北方三州,他们已经彻彻底底背叛了大汉,成为大汉的奸臣贼子。鲜卑刚刚吃了个大败仗,而且丁锋已经整合了整个匈奴,兵锋正盛。鲜卑现在敢打匈奴么?敢和丁锋硬拼么?

  他们不会做这样没有把握的事情。但现在鲜卑有了董卓会出兵牵制丁锋的后路的帮助,就不一样了。丁锋在鲜卑和董卓的优势兵力打击之下,还有活路么?微乎其微。只要丁锋一死,整个匈奴将失去最大的庇护,整个大汉也失去了和鲜卑可以抗衡的骑兵战力,等待大汉的只有亡国了。丁锋现在就去想把董卓给杀了,这个家伙就不该活在世上,就该立刻被雷劈死,被狗咬死。但现在还能杀董卓么?已经晚啦,董卓已经成功地转移了视线,消耗了时间。他不管出兵或者不出兵,都是大赢家。皇甫嵩摇头苦笑,自己没有想到董卓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勾结大汉的敌人来攻打大汉,自己早就该杀了他啊。“锋儿,你可以集结多少匈奴兵力?”

  “如果充分征发匈奴的兵力,再加上原先的西凉兵力,估计数量在在八万刚出头左右。”

  “太少了!太少了!”皇甫嵩摇头感叹。在平坦的草原上,多一个士兵就会多一份胜利的机会,但现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以万计的骑兵。现在的大汉,除了丁锋,谁还有骑兵?董卓,韩遂,刘虞和徐荣,关东群雄可以直接无视,他们拥有的都是郡国兵,根本就没有骑兵的编制。董卓控制了十万南北军,其中就有三万多骑兵,在加上原先长安和西凉的骑兵,估计有五万骑兵。韩遂现在陈兵四万,基本都是骑兵,驻扎在狄道以东,八百里秦川。刘虞的属下公孙瓒还有两万多的骑兵,这还是当初丁锋和鲜于辅缴获的鲜卑战马打下的底子,其中有五千是号称白马义从的精锐部队,还有就是徐荣,他现在控制了辽东乌桓,拥有骑兵两万多。如果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这场战争就有把握了。但韩遂是叛军,董卓要打自己,不帮倒忙就不错了。公孙瓒要防守整个幽州,能派来一万骑兵也就很不错了。能指望的只有徐荣,可惜徐荣离自己太远了,需要时间。丁锋大叹,这场草原的决战,必败无疑。皇甫嵩看了看丁锋,说道:“我如果现在给你变出四万骑兵,再加上徐荣的兵马,你可以打赢这场仗么?”

  丁锋仔细想了一下,坚定地说道:“能!”

  皇甫嵩突然想起了丁锋和董卓初次见面之后,丁锋建议自己杀掉董卓的事情,丁锋那个时候就预见了今天的事情么?他有这么强的洞察力?

  皇甫嵩感觉到了不可思议。他立刻以自己和丁锋的名义,给幽州牧刘虞和徐荣写信,征调他们的骑兵即刻往雁门关开进。皇甫嵩突然对丁锋充满了信心,满满的信心。“

继续阅读:董卓文锐再交锋 你应自尽谢天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风云之雪狼传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