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胜离开大洋公司没几天,在人才市场跑了几次之后,就被一家精密五金公司相中,再次坐到了行政人事部经理的位置上。
这家强盛精密五金公司是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小镇上。小镇不大,三面环山,一条小溪从远山间逶迤而来,把小镇分成的东西两半。小溪流水孱孱,清澈见底。站在连接小镇两侧横跨小溪的石桥上,眺望山外,远处白云如絮,层层叠叠;近处,成群的白鹅就像一只只白色的小舟在静静流淌的溪水上漂浮游弋;岸柳参差,柳丝摇戛,绿意可人。
小镇上只有几家工厂。都是一水的精密五金。据当地的村民说,镇上为了保护这里的山山水水,使优美环境不被破坏,凡是有污染环境的企业不管是什么样的,一律不准进入。
座落在小镇西北角的山脚下的强盛公司,是生产眼镜架及其配件的。其产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出口至欧美。公司背靠青山,前面是一个若大的荷花塘。此时小荷刚露尖尖角。
若从风水理论上来考察,这家强盛公司所在的地点,方位还真的附合风水格局。风水上讲的是前有照,后有靠。强盛座落在山脚下,背靠青山,面向荷塘,明堂开阔。
赵全胜第一次来面试的时候就对这里的青绿水所陶醉,被这里的优美环境所震撼。到了公司门口又对这里的风水格局啧啧称赞。他猜测,这家公司经营上一定是一帆风顺,经济效益一定是非常可观。走进公司的大门宽阔的厂区,崭新的厂房,气派的写字楼。看上去一派生机盎然。他自鸣得意地想,看样子这回是进了一家理想的公司,一定要稳稳地多干上几年。让跑人才市场的日子一去不再回返。
然而让赵全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上班的第二天,一个意外的发现令他震撼。在他去公司的路上,就在距公司大门不远处路边上的一个垃圾桶上一张白色的小纸条在随风飘动,格外显眼。他来到近前,凑上去想看个究竟。当他把上目光落到这张小纸条上时,上面歪歪斜斜的字迹让他砰然心动,唏嘘不已。纸条上是一首打油诗,诗曰:一进强盛厂,两眼泪汪汪;每天两班倒,加班时更长;天亮就起身,夜半才上床;头晕目又旋,筋骨痛又酸;早饭铃声响,拖鞋奔食堂;四两白米饭,几口就吃光;半饱去上岗,设备转得忙;不敢上厕所,有尿憋得慌;要去卫生间,主管吼声响。
闲班去逛街,衣袋空荡荡;盼到发薪日,又是空一场;工资何时发,要问老板娘;身上无分文,辞工不批准;自己强离去,工资全扣光;这样黑心厂,寿命不会长;老板先死掉,再死老板娘!
看完字字血泪的打油诗,赵全胜心绪难平。他心情复杂的取下那那张纸条,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口袋里,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行政人事部。文员林娟地到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表情严肃,与昨天刚上班时判若两人,就笑嘻嘻地和他开玩笑:“赵经理,赵经理,怎么啦?今天怎么一改昨天的笑逐颜开,变成了默默无语两眼泪了?”
赵全胜听到林娟在开他的玩笑,就强做笑脸,若无其事地说:“小丫头,一早晨就开我的玩笑。我是昨晚上没太睡好,没啥精神。”
“为啥没睡好?是夫人惹你生气了?还是晚饭没给你做好吃的?”
林娟一边说一边向楼下走去。因为今天是月末,她要去打卡机前装上下个月新的考勤卡。到明天再取下员工上个月的考勤卡。赵全胜坐在那里仍然没有心思去工作,他不自禁地把手抻向胸前的衣袋里,取出那张写着打油诗的纸条,捧在手上默默地读着。
“赵经理在看什么呢?那么聚精会神的?”
一个*的男人的声音在他的身边响起。全胜没有马上抬头。因为他听声音就知道这是老板的弟弟,是食堂的主管。昨天上班后按照他多年的工作习惯,他第一个就去了食堂,那时他们两个人就打过照面,不过彼些都没有说话。因为宗老板说下午上班后要召开主管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让大家认识一下新的行政经理,以后在工作上也好沟通配合。他想反正下午都会介绍,那时再认识也不迟。所以他只是在食堂转了一下,大体地看看也就出来了。
下午的见面上,他不仅认识了老板的弟弟,还认识了采购部的经理,老板的哥哥。在会上,老板骄傲地说:“这位是采购经理,也是我的大哥,那位是食堂主管,也是我的弟弟,我们就兄弟三人。”当时他就断定这又是一个家庭式的企业。兄弟三人管理一个不到三百人的公司,那一定是绰绰有余,滴水不漏。
散会后,全胜再一次来到食堂,和这位老板的弟弟全面了解食堂的管理与运作。之后,又与几位厨师聊了聊。这才知道食堂是由老板的弟弟承包的。食堂的一切事务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食堂的采购,每花一分钱都是也都是由他一人*办。听了厨师的介绍,他就预感到食堂一定是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从自己与宗老三的接触上看就知道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食堂主管,但在这个公司里一定也是腰上捌着扁担——横晃的主儿。而赵全胜的性格,他是最不吃这一套的。他一向认为,作为企业一定要靠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如果单凭人管人的办法去管理企业,那一定是越管越乱,矛盾重重,其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短命的。特别是在卓越家具公司工作的那一年中,对此就有深刻体会。而那次与卓越老板汪总的一次关于民营企业命运的长谈,就更加坚定了他的这一理念。因此,在离开卓越公司后的几年中,不认是进了什么样的企业,他都对家族式管理不以为然,尤其是老板的那些皇亲国戚,对他们都是采取不卑不亢,若即若离的态度。有工作谈工作,没工作做时绝不过多接触。
此时对于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三,他既不能莫视又不能得罪。且不说食堂划归行政部管理,他与自己是上下级关系,就是自己刚刚上班第二的资历也不能在老板的一奶同胞面前过于摆谱。
所以,对于老三的询问,他和善地抬起头,微微一笑,一边收起纸条,一边答道:“没什么,是我收集的资料,还来得及放起来。老三的食堂都搞定了?怎么这么早就到写字楼来了?有什么事情?”
赵全胜用全公司对老板弟弟的惯用的公共的称呼,也称他为‘老三’。其实老三的名字叫宗明山。因他在兄弟中排行为第三,而名字又带有一个山字,再加上他的两个哥哥向来不叫他的名字,任何时候都叫他老三。就这样,全公司的人也都跟着叫他老三,他本人也不做辩驳,而是默然接受。就这样,在公司内一提起老三就知道说的是谁了。
“我是向你来请教点事情。”
“哎哟,可别这么客气。有什么事情请直说。”
“不管怎么说你是经理,是我的上级,而且你的年龄比我的两个哥哥都大。昨天晚上回到家里我二哥还特意叮嘱我,让我有事向你请教。说你走南闯北,经验非常丰富。让我尊重你。”
听到老三说了这一番话,一直坐着的赵全胜站了起来,态度上也比刚才谦虚的放进多,客气了许多。因为他此时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既然老三要和我谈事情,何不趁此机会从老三的口中打探一下纸条上那首打油诗背后的实情呢?想到这,他的表情和缓下来,微微一笑说:“老三,可别这么说。有事情我们大家共同商量,共同商量。咱们别站在这里了,要不咱们到会议室去聊?”
“好,好,那我们位就到会议室里聊。”
老三跟在全胜的身后进了小会议室。两人刚落座全胜就先开了口。因为他知道此时不能再摆什么别想子了。人家清清楚楚地说是要与自己谈工作的,而且还是来请教的,更不忽视的是,他把老板也就他的二哥抬了出来,说是他的二哥叮嘱他要对这个新来的经理给予就有尊重。那么,不论从何种角度,也要更加尊重对方。
“老三,你来的正好。你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个机会我们坐下来就食堂的管理和伙食的改善好好地聊聊。同时,我刚刚厂,各方面都还很陌生,还要得到你们的支持与帮助。你说是不是?”
“一样的,一样的。我今天来就是想把食堂的情况向你介绍一下,你是有经验的人,看看怎么样把食堂搞得更好一点。现在员工对食堂意见很大。说实在的,我在没管食堂之前,压根就没想到食堂会这么难搞。我当时承包的时候是向我二哥拍过胸脯的,说一定会让员工满意。不然我二哥也不会把食堂包给我。他说,只要你能把食堂搞好,让员工吃得满意,这食堂包给谁都是一个目的。中国有句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你老三真的不会让我失望,我就包给你。就这样我把食堂包了过来。可这一年来运作我才真正地知道什么员做众品难调。我现在是两只捧着个剌猥猥,放也放不下。抓又抓不牢。真是骑虎难下呀!”
赵全胜听了老三的话,看到老三一脸为难的样子,心中疑问重重。让他想不开的是,你与老板是真正的一奶同胞。而且他又那么的周全你,照顾你,让你承包食堂,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能就这么袖手旁观吗?再说这个公司可是他自己的,工人对食堂有意见,对公司有意见,他能就这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他想到这就顺口试探着问了一句:“那想不想干不是你二哥一句话的事吗?这有什么难的?”
“我承包这个食堂的时候我二哥问了几次,问到底有没有把握,我是在我的二哥面前拍过胸脯的,而仴还有合同。与离合同到期还有近半年时间。我不敢跟我二哥讲,怕我二哥骂我。”
“既然你来找我,那是就是信得我。我想先全面了解下,你的承包合同期限是几年?你承包后是怎么经营这个食堂的?”
“合同期限是三年。按合同规定,公司每人每天的给我的伙食费是五元。早餐一元,中餐和晚餐是两元。其它的公司只要求要让员工吃得满意。至于我如何搞法公司不管。赵经理,你说这匐同是两年前签的。这两年多市场变化的多快呀。物价一天天地往上涨,你一走进市场,没有一样不涨的。头一年还不错,员工都没说出什么。我也没觉得有多难搞。可从去年起,这物价就一个劲地往窜。你说那五块钱好干什么?所以,现在员工对食堂意见很大。”
“那你没有向你二哥反映这些事吗?”
“反映了,没用。他说我没有用心经营。不会精打细算。管理上有漏洞。我说给我加点钱,他也不肯。你说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那你自己觉得是不是在经营上有漏洞?”
“赵经理,你是有经验的,你想想,一天就那么五元钱,去了一天三餐,还能漏到什么地方去?再说了,说句良心话,我为什么辛辛苦苦地人承包这个食堂?我不是也想赚点吗?你说一天五元,去掉吃的我还能剩什么。我要是一分钱不赚我图的是什么?”
话说到这,赵全胜完全明白了员工为什么对食堂意见这么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这个承包之中。
“你一日三餐都有食谱没有?”
“一个员工食堂又不是什么餐馆酒店还要什么菜谱。也就是每天到市场上什么便宜买什么回来,买什么就吃什么。”
“啊,我听得差不多了,也了解了个大概。不过我才上班第二天,还是想更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一下,包括到食堂看看,与员工聊聊。等我了解的差不多了,心里有了数了,我再找你,我们再全面地研究一下食堂下一步如何搞得更好一点。你看怎么样?”
老三低头想了一下,无奈地说:“那好吧,也只能这样了,我听你消息。”说完就站起身走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