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真凶现身
红心不老杨2015-10-25 03:273,491

  宫女的尖叫,把齐宣王和钟王后从惊愕中唤醒。只见钟王后一个跨步挺身挡在齐宣王面前,齐宣王又拼命要站起来并且用手使劲推着钟王后,要把她推到一边去。两个人在这紧急关头都争着要保护对方。

  宫女的尖叫,也把藏身暗处花丛的柳下聪吓了一大跳。这一幕来得太突然,这个过程演绎得太快,柳下聪的思路还没有跟上。当齐宣王端起燕窝汤要喝下去的时候,他认为是恭宾和那厨子以及宫女是同自己一样的人,也就是要取齐宣王性命的人。当齐宣王身边突然冒出了钟王后,而钟王后接过那碗燕窝汤要帮助齐宣王喝下去的时候,他又认为钟王后与自己一条心,也是要取齐宣王的性命。但是,那钟王后举起汤匙却要先送进自己的嘴里,这就让柳下聪看不明白了。照眼前的情景观察,钟王后并不知情,并不知道那燕窝汤里有砒霜,如果那汤匙进了她的嘴里,只怕是齐宣王没事儿她钟王后倒是先就没了性命。齐宣王喝汤,柳下聪想的是快喝快倒下。钟王后喝汤,那可是柳下聪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在钟王后举起汤匙快要送进嘴里的那一刹那,他才急中生智地扔了一块泥疙瘩。扔泥疙瘩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扔过之后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宫女的尖叫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才意识到后果有多么严重。

  这个时候,听到尖叫声的恭宾带着几个宫女已经到了燕妃的园子,眼看着就要穿过圆形拱门进到钟王后园子了。园子的外边也传来了御林军士兵杂乱的脚步和吆喝声。火把灯笼的光亮让藏身于花丛暗处的柳下聪暴露无遗。紧急中的柳下聪没有跑,也没有企图与谁搏斗一番,他做了一件最最聪明的事情,就是把藏在袖子里的剔骨刀掏出来埋在了花丛下的泥土里。

  第一个冲进园子的恭宾首先看到的是在屋子里挺身而立的钟王后,接着又看见了钟王后身后的齐宣王。紧接着看见了地上那个摔碎了的燕窝汤碗。他搞不清楚齐宣王喝没喝燕窝汤,从齐宣王大口喘着粗气和十分难看的脸色上,他断定可能是喝了一点。他知道那燕窝汤里砒霜的浓度,他盘算着只要喝下一点点,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于是他就大声地指责那宫女:“是你干的好事!”

  那宫女这时早已吓得瘫坐在地上说不出话来了。听近伺大人这么一问,她张了张嘴,又用手朝花丛一指,众人就看见了躲在那里的柳下聪。

  只听得恭宾一声断喝:“给我拿下!”士兵们立即上前把柳下聪按倒在地并五花大绑押到园子中央。

  刚刚站定,柳下聪就听到恭宾的第二声断喝:“大胆刺客,为何在我大齐国王的碗里下毒?快快从实招来!”

  这个时候,已有士兵对柳下聪进行了全身搜查,搜查的结果并没有发现武器,只找到一只古铜带坠儿芋。

  恭宾一见到芋马上就追问道:“原来是乐队的芋手啊。你怎么会在王宫里呢?”

  被摁得气都有些出不了的柳下聪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那恭宾大人话音一落,旁边的士兵就给了他一刀背。这一家伙打在他的后腰上,疼得他嘴角都扯歪了。紧接着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兵又用枪柄狠狠地砸他的脚背,砸得他象触电一样地跳将起来。

  眼看着士兵还要动手,屋里的钟王后一步跨出屋子招呼道:“且慢。这人是我叫到宫里来切磋吹芋技艺的。刚才大王到这里来商议宫中的事,他只是在那花丛里暂时回避。并不是什么刺客。还不快快把人放了。”

  柳下聪亦是极其机敏之人,他见王后如此一说,知道是王后在有意保护自己。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恐怕就是再傻的人也不会硬着脑袋朝枪口上撞。于是柳下聪双膝着地,跪在钟王后面前装模作样地叫屈道:“小人柳下聪罪该万死,惊扰了国王和王后,实在是事出偶然,还望王后和国王恕罪。”

  那恭宾可不吃这一套。恭宾心里有鬼,他知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眼见着齐宣王喝了燕窝汤即刻就要毙命,自己正愁着要编一个什么样的谎言才能骗过王后、骗过宫中大臣、骗过全天下人的眼睛和耳朵,没想到老天有眼,意想不到地送了这么一个替死鬼来,哪能轻易就放过呢。

  只见恭宾把手一挥,对正要上前松绑的士兵道:“且慢动手。”然后转身对钟王后道:“我有不明之处,还请王后明示。这人是乐队芋手不假,但乐队出宫已近三个时辰,此人滞留宫中时间太久,在没有查清他这几个时辰的所作所为时,断然不可轻易放人。再者,大王喝的汤里有毒,而宫中并无外人进来,唯一来路不明的就是这个人。所以,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这个人绝对不能放!”

  这个恭宾也真的就是孤注一掷了。他用这样肯定和强硬的语言与钟王后对话,基础和前提就是他肯定齐宣王喝了燕窝汤。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人们常说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时的恭宾是错误的估计和错误的判断冲昏了头脑。让他这一场处心积虑精心策划的表演露出了一个极大的破绽。

  自打藉轲的案子告破以后,钟王后对整个案子的分析着实令齐宣王吃惊不小,他觉得钟王后的分析判断很有道理。那藉轲再怎么胆大妄为也不至于调动杀手去柳庄找钟王后的茬子,那杀手的尸体都烧糊了怎么会衣袋里还有一张纸条。还有,是谁有这个能耐把军队的士兵忽悠起来到宫门前请命,是谁指使御林军士兵将燕妃捆绑并企图趁机谋害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齐宣王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班子展开了秘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越来越清楚地摆在了齐宣王的面前。而这些调查的过程、调查的结果,统统没有瞒过近伺恭宾的眼睛和耳朵。

  恭宾是何许人也,他岂能坐视绞索向自己套来而听天由命不闻不问。几乎是从秘密调查一开始,恭宾就谋划和实施了他的困兽犹斗计划。而这个困兽犹斗计划的核心,就是搞掉齐宣王,扶持幼小的王子上台,以便自己达到独揽大齐朝政、控制王宫内外的目的。其实在今天晚上的燕窝汤之前,他已经对齐宣王采取了措施,在齐宣王的食品里茶水里搞了很多小动作。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那齐宣王也只是脸色不好眼神混浊、胸闷气短食欲不振而已,连起码的卧床不起的目的都没有达到,更不要说蹬腿归西了。而这段时间的秘密调查似乎就要收网,一旦收网也就意味着他恭宾的末日来临。所以恭宾等不及了,他选择了今天晚上的燕窝汤,并采取加大剂量的办法,要让齐宣王来一个彻底了结。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把事情看得过于乐观,高兴得过了头,那就会事与愿违,或者叫功亏一篑。当恭宾正用强硬的口气向钟王后施压,要把事态的发展向他预期的方向引的时候,齐宣王和钟王后的话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前胸后背都惊出了冷汗。

  齐宣王说:“此时已近三更,寡人不知你此时进宫所为何来。如果说你是听到了刚才的叫声而来救驾,那么眨眼之间你就到了寡人跟前,真可谓神速。如果你是根本就没有离开这后宫,寡人则不明白你留在宫中做什么!”

  齐宣王这几句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的话语,就象一把钢针飞过来,颗颗都扎在恭宾的心窝子上,让他无法分辩。只好在那里哆嗦着嚷叫:“这这这,这怎么朝我使劲来了!”

  没容他多说,钟王后进一步说道:“近伺大人从跨进这园子开始,就咬定这燕窝汤里有毒。请问有什么毒,你怎么知道有毒!”

  恭宾一时语塞。他无奈地指着还被捆着的柳下聪说:“就就就,就是这个人投的毒!”听那声音,已经有点竭斯底里了。

  “这个人是怎么投的毒,投的什么毒。你为什么不在投毒现场把他抓住!”钟王后连珠炮一般的问题把恭宾这个不可一世的近伺大人彻底击垮了。

  只听得齐宣王一声大喊:“左右还不替我拿下!”那帮御林军士兵就放开绑着的柳下聪,转而一拥上前把恭宾捆了个严严实实。

  接下来,齐宣王来了个里里外外大清洗。凡朝中与恭宾有联系的人,抓的抓、捕的捕、关的关、杀的杀。你想一想,那恭宾身为近伺这么多年,其根基和党羽可以说是遍布朝中上下。就能量和危害来看,恭宾远远超过了藉轲。那藉轲的权势仅限于后宫,朝中即使有人与之相勾结也只是个别而已。而且藉轲的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藉轲与嫔妃有联系那也只是不守规矩的问题,最严重的串通厨房杂役在饭菜里下毒也只是个推断,那杂役死了没了证明,后来在审讯时虽然承认但也难免有屈打成招之嫌。而恭宾就不同了,从性质上看,买官卖官、结党营私、行贿受贿、图谋不轨,完全可以定性为政治问题。从封建纲常上讲,以下犯上,企图弑君,那就是诛九族的罪。所以,恭宾被抓以后,大齐国的政坛上可以说是掀起了一股恐怖的旋风。大小宫员、军政要员,可以说是人人过关、人人自危。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伤及了齐国政坛和军界的元气,导致了齐国国势日渐下滑,为齐国后来为秦楚所灭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后话,不在本书叙述范围之内。但是,齐宣王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诛灭了恭宾集团他觉得还不过瘾,还不解恨,他的屠刀还要指向后宫,还要追究那些与恭宾有牵连的嫔妃。那个由恭宾举荐进宫又与恭宾过从甚密的灵妃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人物。

继续阅读:第28章 灵燕双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郭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