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聪答应楚怀王的奇怪要求要到楚国去为楚怀王谱曲实际是去当人质,完全是因为他这个相国的日子不好过才作出这样地选择的。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他把获得楚国的援助当作了一根救命稻草。至于这根稻草能不能救他的命,或者是要他的命,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在没有别的任何办法的情况下,只要有那么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他也要百分之百地去尽力而为。
当然,堂堂相国外出替人打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齐缗王、米将军和赖星河几个核心人物一商量,就采取了三条保险措施。一是把这个消息向各诸侯及周天子通报,形成广泛关注的焦点,让你楚怀王不敢有什么想法。二是规定十天为限,到时候柳下聪一手交稿你楚怀王得一手拿钱,不让你有借口爽约或拖延时间。三是给柳下聪配置三名贴身保卫,确保人身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齐国代理相国柳下聪就出发了。
从临淄出发到楚国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就是柳下聪当年带领音乐代表团出访楚国时走的那条路。这条叫做大路的路很好走,一路都可以通马车,但是要多行二百二十里。另一条是小路,小路比大路要节省二百二十里,但小路就是山路,特别是小路要从大龙山经过。手下人都主张走大路,他们说大路虽然远了一点,可是大路舒适好走人不吃亏,更重要的是大路安全些。那三名贴身保卫就竭力鼓动走大路。可是柳下聪几经考虑之后决定不走大路而走小路,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楚国。他认为早一天赶到楚国就早一天完成那首《楚国雄风》,就可以早一天拿到楚怀王手里的钱,他对燕国的经济保卫战就多一分胜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胜利。所以他明知小路危险,却也顾不了那么多,带着随从就直奔大龙山而去。
大龙山的路没有车道,也就是平时人们说的那种官道,只能骑马而行。柳相国加上三个贴身保卫、五个乐队的乐师以及其他随从人员一共二十五个人三十五匹马在大龙山的小路上急匆匆地行进着。当天下午他们就来到了位于大龙山半山腰的火神庙。火神庙就是大龙山中的一个小小集市,整个庄子也就那么百十户人家。庄子里有饭馆客栈可供歇息,还有几家很不起眼的商店向过往的客人叫卖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整个庄子平淡无奇,让人怎么也没有在此停留的想法。但是,从这个地方再往前走,近百里的范围内再没有其他可供停留的地方,最近的二塘口离火神庙也在百里之外。如果一定要继续朝前走的话,就意味着一行人要摸黑赶几十里的夜路。考虑到这是在山上,摸黑走山路的危险性较大。带队的顾同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向柳下聪建议在此住下,明日一早前往二塘口。柳下聪是想早一点到达目的地的,顾同的这个建议也有一定道理,众人也好象赞同他的意思,于是一行人就在火神庙那家路边客栈住了下来。
按照齐缗王米将军他们商量的办法,把柳下聪到楚国的消息向天下公布,本来的用意是好的,是为了给柳下聪增加保险系数,让楚怀王不敢有什么想法。但是事情往往都有它另外的一面,好的想法也有它的副作用。楚怀王不敢有想法但不能保证别人也没有想法,尤其是那些曾经有一定过节的人一旦得到这个消息,他们就决不会视而不见,他们就一定会采取行动。
是火神庙客栈后院里的一阵马匹嘶鸣把睡在房间里的柳下聪他们惊醒的。柳下聪一行人的马匹一共有三十五匹。那客栈后院的马厩容纳不下那么多,就有一部份栓在马厩前面的院坝里。到了半夜时分,几个穿着黑色短衣的蒙面人偷偷溜进后院的马厩准备解开缰绳把马匹全部放走。没想到这些马匹是久经沙场的良驹,一见到陌生人就又踢又咬,同时三十五匹马扯开喉咙一齐嘶鸣。在大山深处这寂静的夜晚,马匹的嘶鸣就象一声惊天巨雷一样把睡梦中的人们全都惊醒了。
首先醒过来冲到柳下聪房间的是那三个贴身保卫,接着就是顾同等人。他们在柳下聪的房间里里外外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提着兵器来到后院查看。那些马匹除了一部份被解开或割断缰绳之外并没有受到伤害。再把后院里堆放着的物品检查一遍之后也没有任何被偷被盗的痕迹。大家于是就松了一口气,估计可能是山里的小毛贼前来偷窃,把马匹重新栓好后又回到各自的屋里继续睡觉去了。
谁知道刚刚重新躺下去没过多久,后厢房堆放行李的地方就燃起了熊熊大火。一干人等手忙脚乱地把大火扑灭以后却奇怪地发现,后厢房的墙壁都烧成一副光架子了,那些堆放在厢房中间的行李居然一点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完好无损地堆放在那里。柳下聪和顾同都不知道这火是怎么烧的,但他们已经明显地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如果说前边的马匹受惊是山里小偷所为的话,这厢房的大火就明显地是人为纵火了,而且纵火的目的似乎就是冲着他们这一行人来的。如果说纵火之人有什么险恶的用意,那么前边在马厩里为什么又不伤害马匹呢,他完全可以把马匹放倒,让他们失去交通工具。后边的厢房纵火也完全可以对他们的卧室下手啊,那样的话即使烧不死人也至少可以弄伤几个啊。柳下聪和顾同都隐约感到这两件事情好象都是有人在有意地戏弄他们一样。
真让他们猜对了,在这茫茫的大龙山中,还真的是有那么一个人以一种戏弄的态度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龙山鼎鼎大名的土匪头目一剪梅。
一剪梅自从与太子田法章搭上关系,又受田法章之托寻找齐缗王与鸾鸯生的那个孩子以后,从田法章手里得到了一笔为数可观的钱,但同时也损失了两个兄弟,一个是在东阳镇被米将军的便衣所杀,一个是在柳庄杀了古家饭馆的老板以后被柳庄自卫队和米将军的铁骑小分队所抓,最后被米将军以平民愤为由公开处决了。虽然另外四个被米将军抓起来关押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放了,但一剪梅觉得自己付出的代价太高,两个兄弟的丧命也让他的喽罗们狂燥不已,发誓要为兄弟伙报仇。四处打听之后,他们把怨恨的目标投向了三个人。一个是太子田法章,一剪梅认为田法章这人太狡猾,让他帮忙捞人他却推三阻四地不下功夫,还一昧地埋怨什么把腰牌弄丢了要找大龙山的人算账。一剪梅觉得此人靠不住信不得,就想找个机会教训教训他一下。第二个是米将军,两个兄弟都死在他手下人的手里,这个仇他是必须要报的。第三个人不是别人就是眼前这个柳下聪。
对太子田法章的教训很不容易,那田法章自从事情发生以后就与一剪梅撕破了脸,要想再找到他根本就没有机会。而米将军呢,成天吃住都在军营里,进出都有士兵保护,根本就没有可能下手。剩下的最容易对付的就是这个柳下聪了。一剪梅之所以把柳下聪定为了打击报复的目标,完全是听信了小道消息,属于信息上的误报。开始他认为这个柳下聪为了自己当国师,把自己的老婆送给齐缗王使用,生下孩子气翻了田法章的老娘才把他大龙山扯进这潭浑水里。所以他也要给这个不要脸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后来,柳下聪稀里糊涂地当了代理相国,拒绝前呼后拥的上下班护送,开展“正本清淤”行动除掉了临淄城里的黑社会老大,老婆孩子又被一把火烧死了,得到了临淄百姓的交口称赞和深深同情,这就让一剪梅改变了对柳下聪的看法。首先一剪梅觉得这个柳下聪在孩子事件中本身就是个受害者,莫名其妙地戴上一顶绿帽子就已经够倒霉了,又为公家的事情把老婆孩子的命搭上,也着实让人同情。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个柳下聪当了代理相国干了几件好事,不象是个混日子的庸官,也不象是个搞女人的*官,更不象专门捞钱的贪官。所以一剪梅就放弃了原来要收拾一下柳下聪的想法。
然而,柳下聪要到楚国去的消息天下人都知道了,他一剪岂有不知之理。探子报告说柳下聪一行人不走大路而冲大龙山而来。一剪梅就有些不理解了,放着好走的大路不去,偏偏要到这山里的羊肠小道上来干什么呢。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他只知道柳下聪要去楚国,并不了解柳下聪这一趟楚国之行的政治背景,当然更不知道时间就是胜利的齐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他以他土匪强人特有的心态就决定要尽一下地主之义,欢迎这个大齐国最高行政长官到大龙山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