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踏春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63,199

  阳春时节,草长莺飞,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踏青赏花自然是人们的首选。

  闷在张懿府中本来无趣,郭嘉便力劝孟昉出城游玩,孟昉也是满口答应。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为生计奔波,何时曾好好欣赏过这大汉的江山美景。

  洛阳南门,洛河之畔,盛极一时的南市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洛河两旁桃柳成行,桃花鲜艳,沿伊水西向,最远到达伊阙,路上都是踏春的行人。伊阙两山夹峙,形势险峻,伊阙关便依山而建,远远望去,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这里便是后世扬名天下的洛阳八景之首龙门,白居易曾言“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此时的伊阙虽然不如后世那般闻名,但是绚丽景色仍挡不住人们追逐的兴趣。

  从南市往伊阙方向,一路上,车水马龙,人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此刻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美景之上,如此和谐的一幕,很容易让人忘记众人间身份的差距。

  “如此天赐美景,却无佳人相伴,惜哉,惜哉!”郭嘉双手附后,望了望远处望不到尽头的桃花,感慨的摇了摇头。

  “哦,贤弟也喜好美色?”孟昉玩笑的揶揄道。

  郭嘉看着孟昉“猥琐“的表情,不屑的翻了个白眼,“孔夫子有云:‘食色性也。’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哦,难得!张府之中,酒宴之时,每次月蓉前来,贤弟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昉还以为贤弟是柳下惠复生呢,现在看来,倒是与昉一般无二!”孟昉今日心情非常不错,说起话来自是口无遮拦,接连拿郭嘉开涮。

  “这是如何说起。”连番被孟昉揶揄,郭嘉也是羞的满脸通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月蓉小姐出身官宦之家,大家闺秀,以嘉之身份,岂敢有非分之想?”

  郭嘉之话,猛然一听,本无不妥之处,细细回味,却也能发现些异样的地方:郭嘉之所以不敢有他想,不是因为自己对月蓉没有感觉,而是门不当、户不对。

  “贤弟自无其他想法,不过郎无情,妾却有心。”对于郭嘉的忌讳,孟昉倒没有什么惊讶,无论何时,地位的差距都会成为阻碍恋人间结合的沟壑。郭嘉有此顾及,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见郭嘉疑惑的望向自己。孟昉神秘的看了看四周,对郭嘉招了招手,低声对郭嘉说道:“我观月蓉,似是颇为钟情于贤弟。”

  “景玄兄,此话万不可乱说!”郭嘉忙伸手示意孟昉噤声。

  “如此大事,昉岂敢儿戏?虽然昉不曾娶妻,但是有些事情看是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贤弟不过是当局者迷而已。以贤弟之大才,他日定然能龙游九天,成就一番事业。若是迎娶月蓉,也不算亏待于她。”

  出乎意料的是,听闻孟昉之言,郭嘉不断没有丝毫的喜悦,相反,脸色却是逐渐变的凝重起来。“若果真如此,嘉只得暂别张府了!”

  “这却是为何?莫非贤弟看不上月蓉不成?”看着郭嘉认真的表情,孟昉顿时疑惑了起来,难道自己会错意了?

  “不瞒景玄兄,若是说嘉对月蓉小姐没有感觉,那是谎话。不过嘉自有自知之明,以张中郎之眼光,定然看不上嘉之为人。既然如此,嘉又何必自寻烦恼,妄想与月蓉小姐共结连理?大丈夫,当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待以后博得功名,何愁没有美人投怀送抱?嘉之所以待在张府,全因景玄兄之故。如今出了此事,嘉再待下去,不但会生出其他事来,还会给景玄兄带来不便,故此,嘉不得不走。”郭嘉冷静的说道,全然没有丝毫的消沉之意。

  孟昉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郭嘉。这才是那个放荡不羁,被陈群批为“不治行检”的郭嘉。拿得起,放得下。女人在他眼里,也不是缺一不可,恐怕就是面对宣称“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刘备,也不逞多让。

  看来自己的好意倒是有些乱点鸳鸯谱的嫌疑。

  只是听闻郭嘉要走,孟昉内心中自是有些伤感,可是如今自己也是寄人篱下,有心挽留,却没有那个资本。

  郭嘉孟昉情绪低落,自然能猜到是什么原因。当下也不多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孟昉肩头,淡然说道:“景玄兄,你我今日是踏青而来,可不是各奔东西,莫要被此等俗事坏了雅兴。”

  孟昉沉重的点了点头,天下本无不散之筵席,分道扬镳,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若他日,自己能手握大权,割据一方,何愁不能收服天下名士。今日权当是对自己的历练罢了!

  “伊水西向,绵延五十里,全是盛开的艳丽桃花,如此景色恐怕天下间再难寻觅一处,能与此处相比的了。”郭嘉眺望着绵延弯曲的河边桃林,感慨的说道。

  “嗯!贤弟,赶快跟上,伊阙尚远,咱们午时之前到达那里。”看着绚丽的美景,孟昉也被勾起了兴致,心中的不快顿时一扫而散。

  或许是踏青带来的人气,一路上,道路旁,不少商贩推着手推车,不断的叫卖着。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出城踏青的人看花了眼,不少女孩子更是围着商贩,好奇的挑着心仪的小玩意。

  如此拥挤的人群,那些专注挑选货物的女孩,自然很容易成为窃贼下手的目标。

  前面不远处,一对身着艳丽的少女正专心致志的挑选着喜欢的发簪,完全没有注意身后一个鬼鬼祟祟的蟊贼在她们身后转悠。

  孟昉之所以没有认为此人是个专好揩油的咸猪手,显然与此时的衣着质地较厚有很大关系。虽然妇女的衣着普遍华丽,但是丝制衣物还是较少,只有富贵人家才穿的起。粗布麻衣相对而言要普遍的多,因此揩油之说自然是少之又少。

  窃贼转悠半天,终于得手,窃笑着将一个玉玦模样的东西装入怀中,悄无声息的朝孟昉这边走来。

  周围不少人看个正着,却是无人敢说。孟昉看着暗自得意的窃贼,无奈的摇了摇头。

  若是个雄壮的汉子,众人胆怯尚有情可原,只是如此瘦弱矮小的一个蟊贼,周围不少人却是视而不见,孟昉也有些气极,当下也不多言,抬步朝窃贼走去。

  看着孟昉径直朝窃贼走去,郭嘉但觉可笑,紧跟着孟昉走了过去。

  换做前世之时,或许孟昉会有所忌讳。但是如今的孟昉却是不怕,且不说练过几手的孟昉身体壮实了不少,只说他经历的生死磨难,便没有惧怕此等窃贼的道理。

  心急离开的窃贼一边疾步赶路,一边不时回头望望少女的方向,生怕二人惊觉,追过来,却不想与盯着他走来的孟昉撞了个满怀。

  “小子,不长眼呢!走路也不看着点!”孟昉恶人先告状一般盯了一眼窃贼,恶凶凶的咒骂道。

  “对不起!没注意!”正待发飙的窃贼抬头见孟昉比自己高了半头,身材也要壮实不少,顿时虚了。只得怏怏的道了声歉,这便要绕道过去。

  哪知孟昉根本没有让他走的意思,身体动了动,又堵在了窃贼面前。

  心中恼怒的窃贼自知不是孟昉的对手,当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的挤出一丝笑容,皮笑肉不笑的对孟昉说道:“不知这位爷还有什么吩咐。”

  “撞了老子,你就想这么容易的走了?”孟昉凶恶的盯着窃贼,俨然一个十足的恶霸形象。

  窃贼顿时收起了笑脸,皱皱眉头,沉不住气的对孟昉说道:“到底怎样,你才肯善罢甘休?”

  “废话我也不多说,把你怀中的东西掏出了,我便放你走,我妹妹的东西你也敢偷,还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窃贼疑惑的望了孟昉一眼,试图从孟昉的眼中看出真假。可惜,除了从孟昉瞪的滚圆的“牛眼”中看见他自己的影子,便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信息。

  二人就这样“深情的”对视了近十秒的时间,“海拔”不足的窃贼还是心有不甘的掏出了刚到手的玉玦,交到孟昉手中。

  这是一块脂白色的玉玦,晶莹洁白而无瑕,温润有质感,内外两圈纹饰不一,内圈为蒲纹,外圈为凤鸟纹。

  古代玉佩种类繁多,玉玦是其中最俱文化象征意味的一种,它形如环而有缺口。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释云:“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玦”、“决”同音,故古人佩玦,通常是美好的祈愿,喻意佩者智慧而果断,《礼记》中有言:“儒者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孟昉虽然不知道此玉玦的价值如何,但是从窃贼眼神中的不舍,自然也能猜出个一二,当下心中也颇为高兴自己做了件好事。

  孟昉拿到玉玦,便侧身让窃贼离开。

  窃贼不舍的看了看孟昉手中的玉玦,怨毒的望了孟昉一眼,这才踉跄着离去!

继续阅读:第57章 又见故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