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建炎四年,金太宗完颜晟,因四太子完颜宗弼(兀术)渡江攻宋受挫,暂时放弃再度遣军直趋江浙攻灭南宋的企图。根据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的建策,在中原扶植南宋降臣刘豫建立伪齐政权,让其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攻宋战场,以期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域。同时为解除南宋对其占有的河东地区侧翼武力威胁,决心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遂将攻宋主要方向由东南转移至西北,以右副元帅完颜宗辅替代陕西都统完颜娄室为攻陕主帅,同时将由江南退至六合地区的完颜宗弼军西调洛阳,企图先攻陕西,尔后入川东下,迂回灭宋。
在金军追击下由扬州辗转至越州的宋高宗,由于不知金朝改变攻宋方略,在完颜宗弼军西调后,淮南仅有监军完颜昌所率金军,犹恐金军再度秋高南下,遂命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俊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淮南金军,使其不能集兵南下。
锐于抗金而又短于用兵的张俊亦急于转守为攻,拒纳曲端按兵据险,先行防御,待一、二年后再进行反攻的正确建策,并将其罢免。
而这一切,急赶渭州的诸葛辰却一无知晓,舅舅曲端已经不在知渭州兵马,而是成了张俊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
急赶三天,诸葛辰终于到了渭州,而此时的渭州却如临大敌,全城戒备十分森严,过关查验,以防金兵奸细。
“站住!干什么的。”城门外一共站着八个士兵,他们全身甲胄,枪亮刀寒,十分严格的盘查着每一个进城出城之人,当他们看到诸葛辰满头是汗,灰头土脸的样子骑马走了过来,忙呵斥一声,将他拦了下来。
诸葛辰忙跃下马,对几个士兵一拱手,道:“几位大哥,在下有急事需要见曲将军,请行个方便。”
“什么?你说是谁?”一个士兵咧嘴一笑,上下打量了一眼诸葛辰后,问道:“你该不会是金贼派来的奸细吧?”
诸葛辰眼神一寒,道:“在下的确有急事要见曲端,曲将军……”
“住口!”这时,一个士兵却大声的打断了他,哼道:“小子,别说你不知道,曲端可是一个通敌卖国,求荣苟活的乱臣贼子,你却口口声声的喊他曲将军!哥几个,这小子定是那逆贼的……”
“砰!”还没等那士兵说完,诸葛辰却猛的发难,一脚踹在了那个士兵的肚子上,怒吼道:“你竟敢说我舅舅是乱臣贼子!”
“大胆!竟敢公然袭击守门士兵,给我拿下!”顿时,领头的士兵大惊,唰的一声抽出了朴刀,怪吼着一刀砍向了诸葛辰。
诸葛辰自幼学武,这般普通士兵哪是他的对手,就听一阵鬼哭狼嚎的呻吟声,不过是几招下来,守城的士兵已经是全都倒在了地上。周围进出城门的人吓的都傻在了一边,就见诸葛辰怒哼一声,牵马正要进城时,忽听城里有大队人马朝着他这边跑来。
“快,别让那贼子跑了,定是金兵派来与曲端送暗信的探子,抓住他!”只见上百名士兵杀气冲天,持着长枪冲了过来。
诸葛辰心中一惊,暗道一声不好,猛的一勒马缰,想要调头就跑,谁知,一支飞来的箭矢却射在了马的屁股上。吃痛的马顿时惊了神,双蹄猛的扬起,差点将诸葛辰摔了下去,嘶鸣一声,眼看就要倒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却仿佛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诸葛辰的面前,右手像是抓小鸡一样,猛的一提他的衣领,腾空跃起,脚下一点马头,影如闪电般朝着城墙攀去。不过是眨眼的功夫,便已经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哼,他们跑不掉,来人!城里挨家挨户捉拿奸细,如有发现窝藏着,一律同罪并罚,杀!”一个身穿银白盔甲,手持一杆梨花枪的年轻男子,怒哼了一声,对身后的士兵吼道。
“是!”
----------------------------恍惚间,诸葛辰像是飞了一般,只觉得耳边生风,吹的他眼睛都睁不开,足可见眼前之人跑的速度如何了得。不过是半柱香左右,身后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诸葛辰略微的挣扎了一下,那人将他放在了地上,一脸严肃的看着他,问道:“你是来找曲端,曲将军的?”
诸葛辰警惕的打量了一眼这人,此人大约四十余岁,一脸稀乱发灰的胡子,满头蓬发却双眼如寒星,让人见如猛虎,心生胆寒。不过,诸葛辰却注意到了一点,他,没有左臂!
“敢问前辈是?”诸葛辰暗中戒备,此人与自己素不相识,却在自己马失前蹄,眼看就要被官兵围困的情况下出手救了自己。虽然心中略有感激,但是诸葛辰还是不得不防。
看到诸葛辰一脸防备的模样,那人略微皱了下眉头,试探性的问道:“你是曲将军的外甥?”
诸葛辰心中多少有些不满,暗道这人还真是没有礼貌。不过,看他的年纪,自己也不好意思驳斥什么,只好点了点头,道:“是。”
“令尊是诸葛叙师叔?”那人眼中顿放喜色,忙问道。
诸葛辰心中猛的一震,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看着这人,脑海中浮现了父亲曾和他提到了师叔和众师兄。
父亲诸葛叙身出少林,拜少林武师谭正芳为师,而在他之前则有两位师兄。一位叫周侗,曾任京师御拳馆教师,地位极为尊贵,另一位则叫栾廷玉,棍术冠绝天下。
而周侗教授的徒弟众多,其中有几人经常挂在父亲的嘴边,一位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豹子头林冲,一位则是被人称为玉麒麟的卢俊义,还有一位则是被金军视为死敌,威振天下的岳飞,岳将军。
除此三人之外,父亲还经常提到一个人,那个人外号行者,与豹子头林冲,玉麒麟卢俊义二人同上梁山,后在征伐方腊时,丢了手臂的世间豪杰,武松,武二郎。
“家父却是诸葛叙,莫非,你……”诸葛辰一脸的惊讶错愕,甚至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梦幻,当时记得爹说,这三人武松擒了方腊后就悄然的隐退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可是如今……
那人眼神十分的激动,不过表情却似乎僵硬的如同一块寒冰,依然叫人寒气透骨,他一把抓住了诸葛辰的肩膀,上下打量了许久,声音微微颤抖的说道:“像,实在是太像了!十年前,诸葛师叔隐世,我寻他多时却不曾见得。而如今,却让我亲眼见到了小师弟……”
“师弟……莫非,莫非你就是行者武松!”诸葛辰脑海中轰然一震,瞪大了眼睛,失声问道。
那人连连点头,强压着兴奋道:“师弟,为兄便是武松!”
说实话,这场景若让外人看了,恐怕眼珠子都要掉出来,武松看起来都年过四十了,却开口闭口的与这个稚气未褪的小孩称兄道弟,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不过,诸葛辰看着武松那空荡荡的袖子,却已经相信了,他便是自己的师叔周侗的那个特殊的记名弟子,武松。
当年梁山起义,众豪杰落草为寇,抗击朝廷暴政之事,父亲像是说书一般的经常讲给自己听。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有幸见到其中一人,这叫他如何不激动。
“师,师兄!”诸葛辰声音有也哽咽,毕竟这是自己出来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算是半个亲人的人。
这时,忽然听到在他们不远处,有人大声的喊道:“你们,去这里,你们跟我,去这里搜!抓到那个小鬼格杀勿论!”
武松脸色微微一变,忙拽起诸葛辰,道:“师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随我来!”
诸葛辰重重的点了下头,跟着武松,顺着小胡同,躲过了搜查他们的官兵,朝着城南走去。
一路上,搜查的官兵挨家挨户踢门踹窗,把百姓家中翻的是鸡犬不宁,而他们二人却是躲的十分巧妙,并未被人发现,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位于城南的一座破旧的庙宇里藏了下来。
诸葛辰略微有些好奇,这武松为什么会这么巧的就碰到了自己,还救下了自己。于是问道:“师兄,小弟有一事不解,想请教一下。”
武松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莫非是很奇怪为什么我会找到你,还救了你?”
诸葛辰点了点头。
武松坐在了一个破旧蒲团上,道:“这要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巧合。当年方腊一战,我被那方腊剑断左臂,心如死灰,离开了梁山众兄弟。独自想找一个偏僻一些的地方隐世下来。却无意中听闻了诸葛师叔的传闻,于是一路南下,来到了泾州,不过一打听才知道,师叔早已携家眷隐遁世外。”
说到这里,武松叹了口气,继续道:“当时正巧我认识了一名县令,那县令叫薛怀,他有一子,生的虎头虎脑,对文厌烦,却对武情有独衷,我见他是个好苗子,于是便答应薛县令留下做了那子的师父。”
说到这里,诸葛辰几本上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武松口中的这个小子应该就是薛荣了,怪不得那天他奇怪的说自己的太师叔也姓诸葛。
见到诸葛辰已经释然的样子,武松略微一笑,道:“这回没疑问了吧?”
“恩……不,还有!”诸葛辰点了点头,却突然摇了摇头,眼神猛的一寒,拳头被攥的惨白,声音冰冷的问道:“为什么那群人诋毁我舅舅,说他,说他是乱臣贼子!”
武松神色一黯,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叹了口气,道:“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