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岭升入四年级了。这一年中,马上坡来过几次信,问家里的情况,高翠蓝都没有提起马少岭瞎了一只眼睛的事情。本来,马少岭说春节修探亲假来着,可到了腊月,高翠蓝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马上坡回来,全家过个团圆年,可腊月二十八那天接到了马上坡的来信,马上坡在信上说,工期没有按期完成,为了赶工期,春节回不了家了,什么时候能回家说不定。几个月过去了,马上坡连封信都没有来。高翠蓝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对马上坡的埋怨与日俱增:这个冤家,肯定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要不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家,难道他就忍得住?
就在高翠蓝动了带着女儿去找马上坡念头,并且做好了起程准备的时候,一天,邮递员给高翠蓝送来了一封信。牛皮纸信封,上面一栏写着:燕白县沙河公社第三生产大队;中间一栏写的是:高翠蓝亲启;最下面一栏只写了两个字:内祥。高翠蓝弄不明白“内详”是啥意思,请教邮递员小陈。小陈是个刚结婚的小伙子。告诉高翠蓝:“嫂子,根据我的经验,大凡初恋之人,为了怕别人知道信是从哪寄来的,都不在信封上留下真实地址,而用内详两个字替代。”高翠蓝闻听,动手要打小陈:“尽跟嫂子开玩笑,嫂子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初恋呢!”小陈说:“眼下是不是初恋咱说不准,但没准写信的是你的初恋情人呢!”小陈怕高翠蓝的巴掌真的扇过来,赶紧骑上自行车走了。
高翠蓝拿着那封标有“内详”两个字的信回到了屋中,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心情撕开了信封。信看了一半,头就大了,坚持着把信看完,一屁股摊坐在土炕上。
信是这样写的:翠蓝同志,不用自我介绍你也能猜出我是谁。闲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有一个要求:看看我的儿子。如果不能当面相见,能不能给我寄一张儿子的照片?我的地址是:燕山市121信箱。由吴郝臣同志转。
高翠蓝就觉得这个人很是虚伪。他都跟她上过床,并且有了一个孩子,他还称呼她为“翠蓝同志”,这个称呼让高翠蓝觉得很刺眼。虽然工作组的人说过,同志是最亲密的称呼,但在高翠蓝看来,同志这个称呼远远比不上爱人、媳妇、老婆、孩他娘、家里的这些称呼亲切动听,只有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没有那种关系没有亲戚关系找不到兄弟姐妹、上辈儿下辈儿称谓的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称为同志。这人称她为高翠蓝同志,那就说明在他心里,高翠蓝不是他的什么人!不是媳妇,不是爱人,不是情人,不是曾经的相好,但总是“孩他娘”吧?为什么他连这么一个称呼都不愿送给她?哪怕管她叫一声“翠蓝妹子”,也足以化解她对他的怨恨那!可他只称她为同志。这让高翠蓝觉得这个人是不能原谅的。接着高翠蓝想到了这个人是怎么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他的儿子。是孙常娟告诉他的吗?可孙常娟怎么会知道马少岭是齐军的儿子?是因为孙常娟跟齐军说起过她为什么调离沙河小学,是因为有一个叫马少岭的学生被她推了一下,右眼撞到桌子角上碰瞎了,有一个叫高翠蓝的女人找她的麻烦,她在沙河小学干不下去了才调走的?齐军从孙常娟的叙述中得出了马少岭就是他儿子的判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齐军更应该良心发现,知道一个女人带着不是与丈夫所生的孩子过日子真的很不容易,他更应该表示出自己的愧疚啊!这个男人不但一点不愧疚还恬不知耻地要看一看自己的儿子,大概是他知道高翠蓝不想让他看到儿子,才退而求之,提出如果不能相见,要一张儿子的照片的要求。高翠蓝认为就算是一张照片也不能给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高翠蓝本不想理齐军,但又怕这家伙不要脸,真的找上门来认儿子,如果那样,她和儿子在村子里的名声就坏了,传到马上坡的耳朵里,说不定马上坡会与她离婚。绝不能让齐军这样做。要阻止他,把他的荒唐想法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想过之后,高翠蓝给齐军回了一封信,那信开了好几个头,都被她撕掉了,就是对齐军的称呼,她都改了好几次。第一个称呼,她也像齐军称呼她那样选择了“同志”这两个字,写下这两个字,高翠蓝觉得自己不能像齐军那么虚伪,她在心里问自己:你把齐军当同志吗?回答是否定的。高翠蓝就把“同志”两个字换成了“忘恩负义的家伙”,这几个字写在纸上,又觉得这样写很容易让齐军觉得她还惦记着他。她不想让齐军有这样的误解,便把“忘恩负义的家伙”这几个字改成了“臭不要脸的”,审视了两遍,对这个称呼也不是那么满意,因为她不想让齐军认为她没有修养。最后,高翠蓝选择了“齐军”两个字,直呼其名。她认为这两个字选得好,不卑不亢,还显得她挺有修养。既然称呼不卑不亢,那么,信的内容也得不卑不亢。她是这样写的:齐军,想不到你还活在世上,我以为你早就死了呢。可是,在我的心中,你早就死了,死了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认孩子。实话跟你说,我不想让孩子知道有你这样一个爸爸。你就死了心吧。高翠蓝本不想在信的末尾留下自己的签名,但转念一想,不能跟齐军一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留,于是,高翠蓝很是大方地在年月日的前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翠蓝买来了牛皮纸信封,在上面写上了“燕南市121信箱吴郝臣转”没说转给某某,因为她知道,这个叫吴郝臣的人肯定与齐军是好朋友,事先齐军已经告诉了吴郝臣,有信来转给他,也说不定这个吴郝臣就是齐军自己。在寄信人地址那一栏,要不要写清地址,高翠蓝犹疑了老半天,最后还是学了齐军,写了“内详”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