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惨烈的消耗战,攻击西门的军队已经杀到了西门的城下。另外三个门的军队更是已经由云梯队开始爬城。在这种打法,是比交战双方的底气,人数的惨烈打法。谁先死光,谁就是失败者。
其他三门如此,西门这边同样如此。子坤的前军靠上西门后,迅速架起了云梯,士兵们纷纷开始向上攀爬。
这个时候,守城的士兵便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和弓箭手们一个快速换防,然后将准备好的滚石,擂木和热油倾倒而下。攻城战最惨烈的就在于此。无数子坤军的士兵从楼梯上跌落,伴随着哭喊声在地上摔成了肉泥。随着爬上云梯的士兵越来越多,摔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远远望去,简直像山腰上的石头塌方一般。
就在子坤军的伤亡直线上升的时候,子坤的中军箭队已经进入了射程范围之内。和城防箭队一样,子坤的箭队同样由善于施射的塞北人为主组成,高大的城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困难。何况,足足有三万人之多。
一轮齐射后,三万支夺命箭呼啸而至,有些高举滚石刚准备往下砸的中都卫士兵顷刻间变成了“刺猬”。还有一些在靠后位置传递物资的士兵则被射下了城墙。
虽然在将领们的指挥下,大型圆盾被纷纷支起,但由于敌军的箭阵不停的在压制,很快就有爬城的士兵登上了西城墙与敌军混在了一起。
在城墙上支援的都是中都卫主力守城军,与子坤的前军相比,肉搏的勇猛不相上下,西城墙上到处都有身穿绿色盔甲的中都卫和身穿红色盔甲的子坤部属对砍。
随着子坤的又一道军令,三万弓箭手再次向城墙上展开了齐射。
这个举动让郭庆看的倒吸冷气。一般攻城战,爬墙成功后下方的弓箭手都会停止发射。但是子坤这种不分敌我的行为,明显是要为后方的大部队开出一条血路来。
郭庆看着双方的刺猬们纷纷倒地,红盔甲的战士继续潮涌,而本方的守卫在以肉眼都能看出的速度消耗殆尽时。他明白城墙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了,就在这时候,士兵上来通报:东门已经被破,另外两门敌军士兵也已爬墙。各门的中都卫主力都已经杀了上去。
听到这个消息,罗庆也不在去管城门如何,更不去想午神王为何没按照计划突围,只是大步走下城墙,他要将最后的中都卫全部调回皇宫,保护午神王。虽然这只是杯水车薪。
不过,在他率领军队在离开皇宫大门一百步之近的时候,突然发现午神王的寝宫冒起了浓烟。这让罗庆产生了非常不好的预感,他立刻策马扬鞭,不管那些没了神的侍女和侍卫,快速向午神王的寝宫奔去。
皇城内升起的阵阵黑烟,对于还在激战的双方士兵,效果截然不同。他让在四个方向征战的子坤部下们都以为自己人已经杀入了谎称内部,士气大振。让还在拼死抵抗的中都卫们以为皇城已经沦陷,内心充满绝望。在这种士气巨大的差距下,随着西门最后一个被砸开,中都城门户已经洞开,攻城的士兵潮涌般进入了中都城。通往皇宫的一路上都是中都卫的尸体。
子坤不是来抢劫的,他是来做皇帝,入主中都城的。所以,在进攻之前,他向所有参战的将士下达了不可违背的命令:即除了反抗的老百姓之外,不准滥杀一人,如有违反,格杀勿论。在这种强势的命令下,进城的士兵们严格遵守着这条命令。
根据安排,大军进城后根据子坤事先制定的名单开始缉拿主要大臣和大臣的家属。子坤自己则和宁广在骑兵队的护卫下,来到了已经被攻占的皇城。午神王寝宫的大火差不多要熄灭了。所有的侍卫和侍女都已经放弃了抵抗,被押到了一边。在大火的前面,郭庆一个人跪在门口。
“郭相,好久没见了。”子坤见郭庆跪着,便策马来到他的面前,示意士兵将架在他身上的长枪和钢刀拿开,然后笑嘻嘻的说道。
“子坤,你这个奸贼。是你,*死了皇上,是你。”郭庆越说越激动。
“哈哈,郭庆,枉你为右相,执掌兵事,连区区一个“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道理都不懂吗?这场仗我赢了,我就是新王,而奸贼就是午神王那个老家伙。你说反了吧。”子坤的笑意更浓了。伴随着他的笑意,一声声“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将所有的人的耳膜震响。
“哼,子坤。你会遭到报应的。我亏对皇上,这就追随他去了。”郭庆说完这句话后,夺过旁边一个士兵的钢刀,割断了自己的颈部动脉。
子坤的表情仍然没有什么变化,笑嘻嘻的看着郭庆的尸体,摇摇头道:“也算没给我塞北人丢脸,不然朕一定会车裂了你。”
就在子坤的附近,马上的宁广正在和一个身穿中都卫士兵衣服的人说着什么,说完后宁广下马来到了子坤的身旁。
“宁先生,大事已成。你为何还愁眉苦脸。”子坤见宁广的面色凝重,便问道。
“主上,午神王没死。刚才我们安插在皇宫的眼线说,他今天正好当值,见到总共有两个人进入了午神王的寝宫。一个是李欢,另一个身份不明。那个神秘的人很快就离开了,李欢到起火后都没再出来。我怀疑,这把火就是午神王放的。”子坤一五一十的说着。
“什么,午神王放的,你是说?”
“报告主上,报告宁先生,大火已经熄灭,在午神王的床上发现了烧焦的尸体一具。”子坤的话音刚落,负责灭火的士兵便来通报了火场里的状况。明显,尸体只有一具,肯定不是午神王了,子坤和宁广心里顿时起了个疙瘩。
知道了大火的真相后,子坤命人严格把守四门,然后开始搜查。对于卫士来请示抓获的午神王的几个子女,妻妾和侍卫侍女们如何处理时下达了格杀勿论的命令。不过幸好,这个命令被宁广拦截了下来,对于他来说,这些人或许还有用。
就在中都城生灵涂炭的时候,子坤派往玄城的齐征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展鹏的面前。虽然在青龙关的时候遇到了点麻烦,还差点被守将石远当做奸细杀了。不过还好齐征出示了子坤的信函,石远才亲自押送他来到了玄城。
此时的玄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位于城北的将军府更是被里里外外的装饰了一番。中央大道上更是彩旗飘扬,因为明天就是轩辕族龙国的建国之日,展鹏也将正式登基称王。
对于齐征的到来,展鹏很惊讶。因为江东庭的外交策略中说过子坤称王不可避免了,展鹏登基后应该立即修书示好子坤。没想到,对方先派了使者过来。
“拜见龙国皇帝陛下。”齐征进了内城后看到到处都有龙图腾的旗帜飘扬,更从别人口中得知新国名为龙国。所以他提前称呼起了展鹏皇帝陛下。他的这句话,倒也开创了一段历史,九洲大陆历史上第一个对龙国皇帝行大礼之人,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平身。”登基在即,展鹏自然也有皇帝的威严。见到齐征起身后便继续说道:“贵使出访,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陛下客气,臣受子坤陛下的委托,前来递交陛下亲笔御函一封,同时特备薄礼,恭祝陛下登基。愿我国与龙国兄弟之情永存。”齐征真的很会说话,他知道子坤快要攻陷中都了,自然是中都城的下一位主人,只是不知道国号,于是他用了“子坤陛下”和“我国”来代替,目的是告诉展鹏,子坤也将做皇帝了。至于兄弟之情什么的,那更是他的强项,想当初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这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云上郡郡城凝城的三十万百姓,才换来了如今这个表现的机会。
对于这些话,展鹏微微一笑,然后命人接过国书和礼物,对齐征说道:“贵使远道而来,请至客栈休息。明日大典,朕必将和贵使一同见证我龙国的开国盛典。”
齐征赶了那么长的路,何况天色渐晚,也确实是累了。于是便跟随卫士去了客栈休息。他走后,展鹏看着子坤的亲笔信,发现虽然用词什么的非常华丽,两国交好一类的话不停的说。但言辞中闪烁的确是两国必有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意思。
展鹏看完后,抬起了头,心中默默念叨,就算自己不在了,轩辕族人也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无论未来谁做皇帝,都会杀进中原,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复兴家园。
就在玄城逐渐恢复了平静,远隔千里的中都城内,子坤等人依旧忙碌着。因为不除掉午神王,就等于留下了一个大祸害。因为午氏一族在陇右还是很有威望的,如果被午神王逃了回去,一定是个后患。
于是,出动大军挨家挨户的搜查,严刑拷打所有卫士,甚至*供午神王的妻妾和宫女,什么手段都用上了。最终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查出了午神王大概隐匿的地方。
随着目标的明确,子坤亲自出动,带领大军团团的包围了位于中都城西北的一座民宅。由于害怕午神王再次逃脱,子坤第一个踹开房门走了进去,士兵们里里外外的搜查了个编,但还是没有发现午神王的踪迹。这家屋子的主人是个年老的婆婆,看起来是个聋哑人,说不出也听不见。正当子坤准备离开时,卫士在后院的墙角边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杂草中的洞口。
子坤看了后大喜,立刻命人冲了进去。虽然又阵亡了十几名士兵,但午神王毕竟年事已高,孤身一人难以为继。当卫士们将午神王带到子坤面前时,已经是个奄奄一息的人了。
心情大好的子坤没有立即杀了他,而是命人将午神王押回皇宫。连那个聋哑的老婆婆都不在追究,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
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秘密处决相关的人,然后准备登基为王了。
在他们离开后很久,屋内的老婆婆拿出了纸和笔,写了一行字后由一只信鸽带着冲向了夜空。
后来,当松坡书院的玄子大师看到这封信时,重重的叹了口气,慢慢说道:“午氏天朝历经一千四百余载,气数已尽。鱼终究还是没能回到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