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静而寒潭清,烟光凝而幕山紫,黄叶如蝶,一片斑斓景象。
崇山峻岭之中,但见一条鹅肠小道道,上依绝壁,下临深谷,若有若无,蜿蜒向更远的大山伸延而去。哪里似乎山不见顶,一片云雾缭绕,真是一派神仙之境也。一阵山风呼啸而过,掀起崖上枯黄藤,露出四个班驳的暗红大字:
“昆仑仙境”。
其时空山寂寂,鸟息虫偃,泉流无声。遥遥传来人语,落在这空山之中,显得分外清晰。
语声渐响,只见得一老一少,沿着蜿蜒鸟道,迤逦而来。老的约莫六旬岁余,穿灰穿色粗布道袍、手持三尺佛尘花白头绾一道髻,消瘦略显青但轮廓分明的脸,从容、不惊不惧的道人身形淡然而恍若恰当地融入这山水之中,好不似个仙风道骨般神仙之流啊!
再看那小孩,四五岁样子衣衫略有破败,身体略显单薄,面如满月,眉清目秀,清澈的眼眸堆满笑意。
“师祖,你是不是神仙呀?”
“恩,哈哈哈,恩,问得好,问得好啊!师祖在你们眼中确实是神仙啊!”
徽青真人此时早已经乐和得何不拢嘴了。其实,早在“吴未子”被抓出来那一刻,他就看出了,此子骨骼极佳,却是一块修道的好材料,再加上刚刚那等场面,一个四五岁的凡世小孩竟能做到不惊不怯。
更为重要的的是,在他刚刚问此子的名字得时候,故意试探性的加了半分灵力,想到,此子依然能镇定果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自此,徽青真人就下定决心从吴未子手中夺回了此子,并代徒收徒,让此子行完拜师之礼,叫了自己师祖。
其实,也多亏了徽青真人是个细心之人,此子日后也确实不负众望,为人间离乱贡献。当然,此处已是后话,暂且歇罢不提。
“那师祖你也住天上吗?”听完徽青道人的回答,杨嗣武高兴起来,没有半分生怯,仿佛让人觉得这到真成了祖孙俩了,嘴里还咯咯地笑出了声。
“恩,小武啊!你要记住,这是师祖教导你的第一条,我们修道之人,本来就是随行只为,同时也是你天挣命之举。所以平时最讲究率性而不为本性;讲究无为而无不为,讲究无论任何时候不要失去人之本性……”
虽然在他这等年龄来说,徽青真人讲得确实让人晦涩难懂。但是,对于杨嗣武这个一个天资聪慧而又因经历太多早熟的孩子来说,确实分外的受用,很容易就被理解,并深深地记在了心理,这些对他日后修道和为人对事都很极大的影响。
看着小嗣武坚毅而又清澈的眼神,徽青真人很欣慰的点点头。
走了约莫两里路程,眼前豁然开朗,前方却是光线突然一暗,再仔细一看,惊得他差点跌下山谷。前面哪里还有路,几乎是在悬崖绝壁搁着一条灰白色的绸带,如银蛇般游向了深山大雾中去了。
“师祖,我们都走了三个时辰了,你不累嘛?你不是神仙么,为什么不飞啊?”
看着小嗣武很认真很关心地样子,这位近八百岁的昆仑山“无为道派”掌派突然童心大发,笑眯眯的样子,宛如一个世俗慈祥老人。
“师祖怕冻着你啊!”
因为在高空御风飞行第一很快,恐怕一个凡人小孩别的不说,连呼吸都很困难,第二,高空确实很冷,对于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小孩子难说,确实不能忍受那刺骨的罡风。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不是完全听懂师祖所说,但小嗣武听到师祖这么说,突然心里一暖,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幸好小孩经历太多悲欢厉害,人情冷暖。意志很是坚韧。
当然,这里不得话说杨嗣武的身世。
原来,杨词武也可谓是出生豪门,其父亲杨傲乃当世五大国之一的冰之国的首辅大臣。
无奈,杨傲本来年纪刚过四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突然患的一场怪病,就此卧床一病不起,于一年半前,撒手人寰。
而不幸的是,远远不止于此,随着父亲的逝世,朝中本来与杨家交好的大臣们,纷纷补知道什么原因,对他们避而远之。而恰恰,杨傲平时为官正直不说,在情感上也是专一,竟也之娶得一房妻室,再就生的一子一女。
自父亲死后,家道开始中落,而后半年,突然无端院内起火,所有房屋财产烧得干净不说,连杨嗣武两岁的小妹都被烧死。随后得事情发展可以预见,母亲带病随之流浪,在三个月前,离开人世,独留小嗣武一人留与人世,流浪漂泊。
遂幸亏被一家好心老农民夫妇收养。不知道是无巧不成书还是天意弄人,命运安排如此,就在半天前的清早,当小嗣我睁开眼睛时,自己已经被一紫色头发奇丑无比的(这是杨嗣武印象中的吴未子)人提着飞速离开那所农家小院,院内,以及村子里,到处都是血,到处都是尸体……
再后来,他就到了那一群人的小院子了,之后,也就是现在,他竟然跟着神仙一样的人,并且这个人愿意收留他,还让他叫自己师祖,虽然不太懂,但看他那样笑呵呵,别人又很怕他的样子,肯定不是坏人。
所以,此刻,小嗣武即是高兴,又是新奇,毕竟是个小孩子,所有很快就忘却了痛苦,很天真的笑起来了。而此刻,听到师祖这般为自己考虑,关心疼爱自己,哪有不激动高兴的事。
同时,小嗣武咬着下嘴唇,在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定,无论这老头要做什么,无论他是不是坏人,无论这条路有多远多艰险,他都要一直跟下去。
一时间无话,这一老一小都不言语,只闷着头走路,走了一程,翻过道山梁,忽见得清溪流淌,待抬头再望,迎面而来的,好一座山门。
只见上顶除了通体朱红色琉璃瓦掩盖,外加隆起黑色楠木与朱红琉璃瓦构成得粗壮朝天八角,再无其他修饰;在下边,赫然挂着一灰白色石匾,其上乃古体篆刻四个玄黑色大字“无为道派”。
再下边,便是成三洞八柱状、宽共三丈一尺,高六长八尺的山门,且每根石柱通体灰白色大理石,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修饰,粗约三人合抱之状;再向门内望去,便是恍如通天的石梯,仿佛没有尽头,深入云端,直天府;再加上,两边雄伟浑厚的山,山外虽为九月落黄之势,而此地,确实万木绿荫丛饶,袅袅炊烟随风飘荡。真格是一个神仙境地矣。
而此时,未等小嗣武反应过来,一生震天的喊声惊醒了正在发呆的他。只见两边石梯上,无数传灰色道服的人,分站两排。
——“恭迎掌门回山……”
小嗣武自从随师祖来到昆仑山后,就再没有见过徽青真人了。当天,就随六人前来跪拜这位师祖,杨嗣武从师祖口中得知这六人都是师祖得亲传弟子,并让他在这六人中挑一人做师傅。说来,徽青真人此举还真是开了修真界的先河,自古只有师傅挑徒弟,哪有让徒弟来挑师傅之理。
无奈,他的这几位徒弟也是一脸的无奈,但又不敢有反驳忤逆之意,谁让自己有了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办事的师傅呢。其实也本该如此,看看昆仑掌门这一脉,徽青真人这几个徒弟,办事为人倒是还真不错,无奈修道士却是平常稀松之辈。
六位徒弟,也只有大徒弟玄真子用了五百多年时间,磨磨蹭蹭地到达了灭寂初期,而其他几位徒弟,大多在化神合体等境界里派回了一百余年了。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超级大派而言,对于那些修真门派,就拿一个中级定峰门派来说,他们门派内冲破天能有一两个“归墟境界”的真人就已经是拥有绝对强横实力了。而他们大部分最高境界都是“合体,灭寂”之类的。
“无为道派”毕竟是个上古流传下来的具有最正宗道学门派的修真门派,据说,此门派乃是上古一真仙所创。所以,很多仙法功决都是其他门派拍马都赶不上的。但是,到了徽青真人徒弟这里,不知道是资质问题还是机缘问题,几位徒弟,也都是四五百岁之人了,确实这等修为,实在让这个掌门无颜矣,以至才有此一幕。
不过更令人叫绝的是,小杨嗣武在挑师傅时,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只是随便一指——玄静子,一个在六位师兄弟排名第四,修为确实最差的一个——化神初期。当时,问起原因,小嗣武还是很无辜地说:“我只是感觉他长得比较好看,文质彬彬,很像我爸爸的。”
然而事后也真正证明了小嗣武真的是看错了,事后很多年,杨嗣武还在为他那次选择而懊恼不已。因为杨嗣武的这位师傅,在性格上不但不很亏待他名字中的“静”字(这事,在杨嗣武入门第二天就感觉到了),而且也有愧于他的长相,玄静子,话多且喋喋不休,不过倒是粗狂豁达之辈,整天笑嘻嘻,为老不尊——这一点,日后杨嗣武倒是学了个十足。
就这些,当时那个师祖还十分认真,郑重其事地说:好、好、好,你们师徒今生缘结于此,望各自珍重!事后,想起,都气得杨嗣武只翻白眼。当日,过个拜祖拜师之礼后,小嗣武便随着玄静子师傅归院休息了,此地暂且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