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开封城东南外约有二十里处的小道边上的一间民房里,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站在二楼窗户边上,微闭着眼睛,摇头背着李白的《梁园吟》。吟诵完,他站在那里出神,忽然间似乎想起了什么,回头大声的问屋里:“爷爷!是不是这首《梁园吟》让我的祖祖祖祖祖祖……祖奶奶看上了我的祖祖祖祖祖祖……祖爷爷?”
“小孩子,不懂不要乱说!”这时屋里慢慢地走出一位老人,看去满头的银发,但是脸上丝毫不见皱纹,反而有股婴儿般的红润。
“慕白啊!说起这首《梁园吟》,里面还有个故事呢!想不想听故事啊?”
“想想想!”慕白说着拉着老人的手坐到床边。
“要说他们两个的相识,还是很浪漫的。那还是在女皇武则天时期,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这个宗氏是当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后来两人结婚了,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就留下了我们这一支李白后人。”
“那我现在学的《太白剑法》也是他创的喽?”
“恩,是的!”
“他整就一个书生,怎么还会武功呢?”
“这就是你自己没有用功了。《侠客行》你读过没有?里面有这么几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写的别人,其实写的是他自己。并且这首诗里面包含了《太白剑法》的精髓,叫‘三分不醉七分醉’,暗藏了许多剑招,像‘沓如流星、持觞劝侯、白虹贯日、脱剑横膝’等等。我们家传宝剑‘吴钩’,秘传内功《太玄经》,诗里也有记载。”
“那他后来怎么成仙了?”
“他不是成仙了,他本来就是神仙!”
听到爷爷的这句话,李慕白愣在了当场,随即就问缘由何来。老人从腰间摸出一个酒葫芦,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用袖子胡乱抹了一下嘴角的酒,就道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李白本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也算是玉皇大帝的近臣,但是总是贪酒误事。在王母娘娘的寿诞,也就是在蟠桃会上,太白金星与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喝的酩酊大醉。太白金星这一醉就是三天,话说第二天上朝,玉帝老儿不见传唤官太白金星,就问左右何故。托塔天王李靖就说出了原因,玉皇大帝感觉很是没有面子,又想起前几个月太白金星招弼马温之事导致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太白金星打下凡间两个月,也就是60天。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不用上朝,但是也在案发现场,就罚一个月。太上老君跟太白金星平时的关系还不错,向玉帝求情说让太白金星投胎在李姓人家。于是,转世之后太白金星就姓李,单名一个白字,字太白。俗话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李白也就活了60岁。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也就是李白24岁的那一年,他出蜀仗剑远游。在江陵李白遇到了一位影响其一生的一个人,这个人是天台道人司马承祯。天台道人原是张天师的徒弟,奉玉帝之命在江陵点化李白,开其慧根,令李白找回前世的记忆。凭着记忆,李白自创《太白剑法》和《太玄经》,并在江陵写下流传至今的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因为前世身为太白金星的时候就爱喝酒,所以剑法和心法都需要在喝醉的时候练习,所以李白又被后人称为“酒仙”。在60岁时,李白已修回原来的境界,元神飞天之后,不到两年,本体也就去世了。
二为寻仙人技欣然离家走说完李白的故事,老人拿起酒葫芦,仰脖大口喝了起来。待放下酒葫芦,看见李慕白望着窗外的绿草地出神,老人又滋溜一口酒,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想什么呢?”
“爷爷,你说我们还能成仙吗?现在可都是二十一世纪了!”
“傻孩子!我们无奈现在都好几百年没有再出过成仙的人了。要不是《太玄经》最主要的部分缺失,我现在也不会才刚刚进入元婴初期,杜家和白家的那两个老头子可都是稳入元婴后期的人了。”
“杜甫和白居易不都是被我祖祖祖祖祖祖……祖爷爷点化的吗?”
“哎!杜甫和白居易原本也是神仙的。杜甫曾吟‘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你想想,谁喝杜酒不外求啊?”
“啊!?难道是酒祖杜康?”
“正是!他也是被打下天庭的,酿的好酒净留着自己喝了,玉皇大帝都喝不到。哈哈!这点我喜欢!要是我,我也留着自己喝。”
“那白居易呢?他又是谁?”
“先不说白居易,你可知道魔里红?”
“封神一战之后,魔里红封为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说到这里,慕白恍然大悟:“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对了!他就是白居易!”
“聪明!要不白居易怎么会葬在洛阳龙门东山的琵琶峰上?”
“那他怎么也下凡了?不会也是跟酒有关吧?”
“哈哈哈!你真是越来越聪明了!的确是跟酒有关,他和太白金星一样,也是在那届的蟠桃会上喝得大醉,错过了佛祖的讲经法会,被打下凡间轮回三世。其实这个也是和他的性格有关,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之过急,要知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也不能有欠缺,事情才能圆满。所以白居易做事总是不紧不慢,错过了一生的最爱邻女湘灵,从而悔恨终生,写了许多思念湘灵的诗篇。因此他在轮回三世完了的时候,恳求如来佛祖让他再轮回六世直到和湘灵续上前缘,才飞升佛界。也是因为他做事不紧不慢,白居易的诗才很通俗易懂。”
“那香山九老中的其他人也是佛门的人了?”
“这倒不是,我听老白说是白居易74岁时夜游香山琵琶峰,误入一片小树林,才发现是一个很厉害的阵法。幸好龙门是佛家圣地,白居易凭借地利破阵之后才发现是八株古树排成八门之势:槲树即胡杲,据休门;桔树即吉旼占生门;桢树即郑据,占伤门;柳树即刘贞,占杜门;栌树是卢慎,占景门;樟树是张浑,霸死门;梨树是李元爽,占惊门;檽树是散僧如满,镇生门。八个树妖随即惊问何人,白居易如实相告,八树妖当时就皈依了佛门,当了持国天王的八位护法。他们八人的实力虽说不咋地,但是合力摆的乙木八门阵委实不敢小觑!白居易飞升之时,八个树妖只留下一丝元神附在本体上在白家大院四周摆下乙木八门阵护院,元神也跟着飞升到了佛界。现在的白家八护法只是他们的分身而已。”
“哦!”
天渐渐黑了下来,吃晚饭时李慕白跟爷爷干了两大瓮郁金香,摇摇晃晃回到屋里,在床上盘腿打坐。迷迷糊糊的,李慕白仿佛又回到那个血腥的夜晚:魔门的七个堂主伙同日本的忍者武士攻入四川江油的青莲乡,父母跟六个哥哥为了掩护乡亲们和兄弟中最小的自己逃离魔爪,全部战死当场,连父母的元神都被收了去。而自己的爷爷当时携吴钩剑与苦鹧寺的苦海禅师远游南海,当回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李家的《太玄经》讲究的是酒醉、心静、随意、任为而行。感觉体内的真气在自己的思绪引导下乱窜,怎么也静不下心,李慕白又想起白天爷爷讲的李杜白三家的典故,叹了一口气,取下墙上的木剑,从窗户跳到外面的草地上。
虽然是夏天,但是起了雾气,远远近近一片白茫茫的,看着到处的朦朦霾霾,慕白眼神迷离起来,随手间不带真气木剑舞了起来。这时天地间仿佛就只有他一人,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没有关系。他就如一缕微风,轻轻地撩动奶白的雾气,性情所致,随口吟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好剑法!好诗才!好剑法!好诗才!”
“谁?”李慕白立即酒醒,出了一身的冷汗,心想偷看别人练功可是江湖的大忌。但是这人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接近自己,绝对是个高手。
“想知道的话就跟我来!”远远地只有回声。
李慕白刚追出去就折返,跳回屋里,用木剑在墙上刻下:爷爷拜上,慕白为求仙,欲访遍名山。祝爷爷安好!刻完之后头也不回,提气施展开李家的独门轻功“瞬息千里”,足不点地追着声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