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君难道早就知道此事?”包拯问道。
“我当年被打下凡间的时候,带着鸿钧老师的密令下界,暗中打探浴血龙魔的消息。跟我前前后后一同下界的有好多人。他们可能都是带着各自的使命下界的,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只是一个掩饰外人的说法而已。我当时是接到原始天尊师兄的密令,和玉帝商量后,借故把我打下凡间。在我遇到司马承祯之后,我才恢复记忆,暗中去西藏查询浴血龙魔的消息。在我飞升的时候,我掐指一算,知道在人间界的今年的中秋月圆之夜,曾经封印浴血龙魔的九彩鲜莲子会借助太阴月华之力发芽,一个时辰之内会开出九彩仙莲花,结出莲蓬。这一个时辰之内,封印的力量最弱,浴血龙魔可能会脱困而出。所以我留下来太白仙剑,外面附以千年梧桐木木剑作为掩饰。我料定我的后人里面会有一个人会在今年遇到攻击,太白仙剑会重现人间,当时天际的金星闪光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害怕的事情还是出现了。因为前年梧桐木剑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毁去的。我刚菜还在与玉帝谈论此事,正巧你就来了。”太白金星李白说道。
包拯正要开口,只见广目天王急匆匆的赶来。李白赶紧拉住广目天王,问出了什么事情。
“如来佛祖带着十大弟子来了!还说有要紧的事情跟陛下商量呢!”广目天王回答道。
“那你们去见陛下,我出去迎接佛祖。”李白说着就挥了一下拂尘,径直朝南天门走去。包拯和广目天王相对一视,一同往凌霄宝殿而去。
话说李白出来南天门,只见外面祥云之上,宝光万道,莲台之上,如来端坐,身后侍立着十个佛陀,乃是——大迦叶、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舍利弗、罗睺罗、阿难陀、优婆离、阿尼律陀、迦旃延。
大迦叶(佛陀的大弟子《头陀第一》)。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之首。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头陀」意为:「抖擞」,就是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教的苦行之一。大迦叶跟佛陀以后谨守佛陀的旨意并虔诚的专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当佛陀预感不久人世时指定弥勒菩萨於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接替他为「未来佛」的同时,令指定以大迦叶为首的四弟子(另有:君屠钵叹、宾头卢、罗侯罗)为「四大声闻」,继承佛陀的事业弘扬佛法并在将来辅佐未来的「弥勒佛」。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释迦牟尼涅盘后的第二年的夏天,大迦叶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王舍城灵鹫山集合,汇编释迦佛祖的遗教,全部汇编整合完成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圣典」。因而有第一祖师之称。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目连(神通第一)。或为摩诃目犍连、目犍连、大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古印度摩揭陀国土舍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神通第一著称。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打死。在佛教雕像中,常侍立在释尊左边。相传其神通广大,以「天眼通」看到他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在七月十五按佛陀的意思设盂兰盆供奉十方僧众,在他们的帮助下入地狱救母,由此,佛教有「中元节」。
富楼那(说法第一)。是国师婆罗门之子。先与朋友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归依,善於分辨佛义,广宣法理,被称为「说法第一」。富楼那能因人施教,见一种人说一种法,在他的解说后人们都为之折服,从而皈依佛门。富楼那精进修持,不懈不怠,宣扬人生真理教化众生,在说法人当中最为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或为须浮提、须扶提等,号称「解空第一」。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以解空第一著称。须菩提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裏化缘,因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集善的机会。后来佛陀知道后斥责他们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规,从此,和尚化缘不在择富挑贫。
舍利弗(智慧第一)。或译作鶖鹭子、舍利子。号称「智慧第一」。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闍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改学佛法。由于他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因此很快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罗侯罗(密行第一)。释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儿子,也是释迦牟尼的「四大声闻」,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又为「罗护罗」,意为「覆障」、「障月」、「执月」的意思。因为他是在月食之夜出世的。当太子的佛陀因为有了儿子很欢喜,因为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不至因他的独子释迦牟尼出家而王室无后。佛陀就在儿子出世的第七天骑著白马出家了,从此,罗侯罗就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过了他的童年。佛陀成道后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乡时,佛陀的妻子和罗侯罗没有去迎接佛陀,当耶输陀罗向罗侯罗说佛陀是他的父亲时,罗侯罗竟不认识。后佛陀对他的前妻说:「让你辛苦了,当然我是有负予你的,但我为众生而牺牲,请你为我欢喜。」佛陀又为罗侯罗剃度,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罗侯罗十五岁。罗侯罗诵经十分勤奋,二十岁成道,又严守戒规,被称谓「密行第一」的阿罗汉。
阿难(多闻第一)。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祖涅盘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如来佛祖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侍。
优婆离(持律第一)。或称为优波离。意译为无灭。出身与古印度的低下层,是奴隶、杂工,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原为一名理发师,是佛陀做太子时的宫中理发师,后和萨迦的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因持律精严,从来不犯一点小错,佛陀命他持长僧团的戒律被称为「持律第一」。优婆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为犯戒的比丘忏摩,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为戒律权威。佛灭后第一结集由优婆离诵出三藏中的律藏。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以后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於是跟随佛陀出家,以「天眼第一」著称。虽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可是他本人却是个盲人,《楞严经》说他出家之初,贪眠不起,被佛陀呵斥他像个畜生贪睡。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连续七天不眠,竟不幸失明。但得了天眼通的神通是佛门的千里眼,他的千里眼能见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地域,达到能见世界如见核桃的境界。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对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气和的罗汉,跟谁都合得来,他还悟出证道的方法,他认为:道是从少欲、知足、寂静、正念、正定、精进、正慧、无戏论八法而得到的。
迦旃延(议论第一)。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以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有“议论第一”之称。或称为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