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年初。
韩风等人跟随刘焉大部队到达了西蜀。
张清知道童渊不喜欢和世俗人打交道,所以很识趣的没有告诉刘焉,自己的百人亲兵家眷之中,一个枪神的存在。童渊一到了西蜀,便带着韩风、张任、赵云几个弟子去了建宁,找他的铁匠朋友蒲达,有了王双帮忙的张清,也不用非要张任留下帮自己忙,让他好好跟童渊再学几年功夫再回来也不迟。
建宁是汉人和被称为南蛮的彝族混居的地方,大街上常常都可以看到一些身穿兽皮身材较为矮小,皮肤黝黑的彝族人。韩风心想,古代人肤色都比较黑,哪像现代的美女们个个皮肤白里透红的。要是自己会怎么做化妆品就好了,在这古代可以做独家生意。
韩风还以为那蒲家铁匠,就在建宁城中。殊不知童渊带着几人在建宁修整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从南门而出,来到城郊十里外一个大庄园。经过通传,很快就有一个抱着小孩的中年迎了出来。
那中年一看见童渊便喊道:“童大哥,可想死小弟了。”
“你是想我,还是想我身上所携之物?”平时一副严师模样童渊,居然和这个中年男子调笑起来。看的韩风等人一脸愕然。
“都想都想。哈哈哈。”
“你手上所抱,可是我那蒲元侄儿?多大了”
“正是,正是。还不到两岁”
看着蒲达手上那小孩,韩风心里想到原来又是个猛人。根据三国的记载这个蒲元日后会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为了演示锋利程度,他在大竹筒中装满铁珠,然后让人举刀猛劈,结果“应手而落”,如同斩草一样,竹筒豁然断成两截,而简内的铁珠也被“一分为二”。因此,他的制刀技艺“称绝当世”,他所制的钢刀能如此“削铁如泥”而被称为“神刀”。
他儿子这么出名,这个蒲达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辈。难怪自己的师尊会千里迢迢的赶来蜀地寻找他,为自己打造‘独一无二’的纯铁枪。咦?铁珠?浦元会做铁珠,还只是用来试刀所用,这样的话,是不是说制造铁珠对他来说很稀松平常?滑轮组,走珠机芯,发达了!!
韩风不断在脑力YY这什么,众人已经被蒲达请入庄内。
经过一番饮宴,酒席刚撤下蒲达就迫不及待的问童渊道:“童大哥,那九天玄铁,在哪?快拿来给小弟一看。”
童渊哈哈一笑,边吩咐韩忠让他在行礼中拿出了一个五十厘米长宽的箱子。箱子里面,放的是一块黝黑的石头。蒲达一接过木箱,整个人都入了迷似得拿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口中还不断念着什么。
韩风以前也没见过这东西,但是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一块陨石。他奇怪怎么以前没听童渊提起过,他就开口问童渊道:“师尊,怎么我以前没见过这东西?”
童渊看着韩风笑着说道:“那次听从左仙人嘱咐,我和于仙人去到常山一共获得三件宝贝,一草药,一九天玄铁,还有云儿。如今回想左仙人确实乃非凡人也。”
其实童渊这等高人,整天往深山老林里面跑除了亲近大自然,面对各种自然的挑战以锻炼自身之外,还会顺带寻找一些奇草异石。这些东西自己能用则用,没用的就会转赠给那些类似于吉、华佗这样整天四处游走赠医施药,救人治病的神医,又或者好像蒲达这种终日要守在火炉边炼制神兵的铁匠。这些朋友当然也会赠送些药物、兵器以作报答。
“浦老弟,怎样?这石可合心意?”童渊见蒲达还沉醉于那块石头,自己有些话要说也不知如何开口,只好出声让叫应道。
“神物,神物。这九天玄铁乃是天上掉落凡间的神物,我之前也曾见过两次,不过一来小,二来玄铁含量低,能提炼处真正的九天玄铁更少得可怜。”回醒过来的蒲达爱不释手的拿着那块陨石,兴奋的说道。
童渊见他这么说边知道肯定还有下文,问道:“不知我这块如何?”
“比以前见过的好太多了,但是实际能提炼多少玄铁,必须淬炼后才能确定。”
“如此,我所求之事?”童渊见蒲达这么说,连忙问道自己最关心的事情来。
“大哥所说的枪,在锋利和枪身也用纯钢打造这方面不难,就难在轻。小弟至今尚无把握,当然若此石能用倒可一试。不若我先把这玄铁拿去炉房淬炼,回头再带大家到武器库,选一些适合用的武器,我只收回一些本金便可。”蒲达果然是建宁乃至西蜀最大的兵器商,趁着机会就推销起自己的武器来。
童渊点点头,心想也罢,一切看天意而为。
蒲达很快就走了回来,亲切的挽着童渊的手,拉着他要去参观自己的武器库。也许就跟很多艺术家一样,碰到志同道合的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心血作品拿出来,让大家鉴赏一番。韩风等人跟随着蒲达,很快来到了后院一个大房子。
一入武器库,大家都惊呆了,整个武器库摆满了刀枪棍棒斧钺勾叉,见过的没见过的一大堆。小到可以当发簪用的匕首到长达两米多的长矛,一应俱全。
蒲达还逐一为童渊师徒介绍,这些武器的炼制方法都是用一种叫‘百炼钢’制造而成。而蒲达这些武器分为三等,门口摆放的是第三等品,由四十三炼钢造成。第二等在厅中,也是最多的五十三炼钢制造,最为稀少的就是大厅最后面墙上挂着的二十多把武器,这也是蒲达现阶段最精湛的技艺,六十三炼钢打造。
他还说道‘百炼钢’,就是一种技术,反复炭烧折叠锻打钢材,确保钢料无杂质,木炭的渗入则保证硬度上升。至今最高的技术还达不到一百炼,因为技术到不了。再继续锻打下去钢料就会因为柔软度不足,导致容易断裂。每增加一次锻打,就会越容易失败。工匠的技术,经验,材料的加入和时间,定型后的冷却什么冷却用的水,都极为考究。就连蒲达这种大师,要六十三炼也是十份钢才能做出一两份成品,端的是极为珍贵。
韩风看着墙上用六十三炼打造的二十多把兵器,其中被蒲元称为‘点钢矛’的武器最有兴趣,仔细观察起来只见此矛只有矛尖没有矛杆,矛尖长八寸,刃开双锋,作游蛇形状。韩风觉得这矛的形象和自己电视见过张飞用的丈八蛇矛形象极为相符。
他就问蒲达道:“这是不是也叫丈八蛇矛?”
还在为大家介绍的蒲达,自然是听见了韩风的话,摸了一下手上抱着的蒲元说道:“贤侄你也知道此矛?”
“嗯,我听说去年黄巾之乱在涿郡有一名叫‘张飞’的猛将,他大破黄巾时用的就是‘丈八蛇矛’不知是否和这把一样?”
“听名字应该是同一物也,‘蛇矛’,蛇矛乃是因为其兵器外形而有此称呼。‘点钢矛’是说这矛连钢制的盔甲都能一点即透,形容矛头极其锋利。”
“那为不见矛杆呢?”
“贤侄有所不知了,这矛杆可是比普通矛尖还要难造。”
经过一番解释,韩风才知道自己原来再一次被罗大大的《三国演义》所欺骗了,武术谚语有云:七尺为枪,八尺为棍,长矛一丈零八寸。例如丈八蛇矛、狼牙槊等等,这些都是属于骑兵专用的特长兵器,不可能和《演义》说的一样用纯金属制。因为长度太大,加上多数用于高速时冲刺杀敌,金属制的枪杆很容易受不住这强大冲力弯折。即使大刀、长枪也极为稀少。绝大部分矛杆都用韧性和硬度比较强的植物材质制成。
这种能够长一丈(两米多)的杆的制作工艺被称为“积竹木柲”。材料分几等,白蜡杆、椓木、枣木,最差的也要用竹子。好的矛杆一般都是祖传的专业作坊制作,这些作坊依山而建,山上都祖祖辈辈栽种适宜做矛杆的植物和野藤条。
由买家亲自上山挑选适合自身高度和手部握度的某一批次植物,制作者将此批次植物伐取(买家就可以回家等快递了),然后用山上的活水浸出木浆,晾干后放入桐油里反复油炸,直到将所有的短纤维和木屑炸焦,使木杆只剩下长纤维作为基本骨架,然后将此骨架和野生藤条(藤条也事先经过特殊强化处理)、竹片分若干股混合编织,再将这些小股绞合在一起成为矛杆雏形。
经过不断的生漆中浸润,用葛布捆绑扎实再不断筛选出最好最笔直最平衡的,这才是真正成品的矛杆。而这样的成品价格当然更加不菲,蒲达这里只负责出产上好矛头,矛杆可不算在他的铸造范畴之内,需要用的人自己去购买。
韩风这才知道,原来张飞大大的矛居然有来头。难怪关二哥也对曹*说‘我二弟万军之中去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矣。’原来是关二哥知道,自己的三弟拿着这么一把相当于现代的火箭炮,还能够连续发射的那种。
当然,就算有这样的武器,也得会用和用得好。五十多斤重,一般人就算拿都未必能拿的动,更别提拿着它在大军之中杀来杀去,杀个一整天,张大大果然是牛啊!!
想到这,韩风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弟,周仓。这家伙也是一力大无穷的主,传说里面关二哥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就算有水分,也应该和这蛇矛差不了多少。那周仓在演义里就是给二哥拿大刀的人,那不是说,他也应该用的起这种重型兵器?如果给周仓配上一把这个丈八蛇矛,那他岂不是就等于自己的‘张飞’?
当下韩风就向着蒲达作了一揖说道:“蒲叔叔,我有一下人名叫周仓,生的力大无穷,一直找不到适用的武器。小侄想叫他进来试试这点钢矛的重量,不知可否?”
蒲元见韩风对自己的武器这么有兴趣,当然是很无所谓,作为一个工匠,当然也很想看见自己精心制作的神兵利器能够有发挥作用的那一天。当下唤来下人寻周仓,就连裴元绍和韩忠两人也一并叫了来。
周仓等人一进得武器库,韩风便迫不及待的让周仓取下了点钢矛的矛头说道:“周仓你且试试这蛇矛重量适合否?”
周仓依言,拿下了矛头,在手上前前后后的耍了一会。
韩风一心想把周仓打造成自己的张飞,急忙说道:“合适不?要是行,我就求裴叔叔割爱,给你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