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太聪明,有时候就是这点不好,问题不少,还会挑自己的刺。
本来韩风是不打算和他们说大道理,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叹了口气说道:“唉,这就是我们汉人的传统观念所致。”韩风拿起身边的果醋喝了口,顺便组织语言,慢慢说道:“小师弟你告诉我,当今国策以何者重?何者为轻?”
“士农工商,士子乃是制定国策,管理民生之根本,此乃重也。农户,乃是温饱的保障,次之也。工者……”
韩风不耐烦的摆摆手,打断庞统的话:“书房着火《诗经》《农桑策》和你师兄我所画的《水车结构图》你只能带走一样,选!”
“诗……水车图!!”
“我一掌拍死你,改口供!”韩风伸出自己的手,在半空扬了扬,黄月英在一边‘咯咯’偷笑。
过了一会,等两人都回过神来才继续说道:“国家不注重记录和保存这些技术,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就是……”韩风鬼鬼祟祟的瞄一下窗外,庞德公和司马徽还山崖的观景亭里下棋,压低声音说道:“你家老爷子,是不是有些本事只传授给你和山民兄,并着你们觉不能告诉我们这些师兄的?”
“没……没有,我不懂你说什么。”
“还骗我?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韩风再次扬起手,非常阴险的说道。
不管庞统怎么聪明,现在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弟弟,哪瞒得过看着十七,实际三十七的韩风老奸巨滑?低下头说道:“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就是那奇……”
“停!别说,千万别说!我不想知道是什么。”
连续被打断自己的话,连坦白都不让,庞统无奈道:“那你又问?”
“我只想告诉你,就是这一套最厉害的功夫不外传的观念,导致很多厉害的兵法、战略都失传了。更别说是工匠那些不受人重视,低贱之物。”
“怎么会?这些东西,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最终发扬光大啊。”
“若是哪一代,得罪了当权者被夷三族呢?天灾人祸、走水失火呢?还有断……算了这不说了,总之如果什么都是一脉单传,很容易导致失传了。”韩风本来是想说,断子绝孙,又觉得这话对两个未成年的,说出来有点教坏小孩。
黄月英一脸茫然,庞统则是若有所思的样子,韩风自嘲般低声说道:“对两个小孩说这么深奥的传承问题,有用吗?”
正当韩风想终结这个话题的时候,庞统问道:“那换做风师兄,你会怎做?”
“子曰:有教无类。”孔夫子一生人说过很多流传万世的话,韩风唯独对这一句最是认同。眼见庞统又将陷入沉思,韩风赶紧说道:“好了好了,别再讨论这个问题了,闷在草堂一天我们出去散散步。”
庞统始终还是个半大孩子,听到可以出去玩,当然应好。韩风最后还提醒了他,今天的事千万别告诉庞德公,他可不想让庞德公误会自己窥视他们庞家的绝学。
初平三年(192年)二月
鹿门山上观景亭,韩风和赵云两人对坐亭内,无言而已。只是两人视线,不约而同死死盯着石桌上的一封信。
韩风十分沮丧,也十分无奈。师尊走了,春节的时候师尊带着自己和赵云回到了襄阳,在童家过了十多天。把自己两人正式介绍给师母彦雨和不适合练武的兄长童虎。
师母和童虎对二人十分热情,贤惠美丽的师母还特意为二人亲手缝制了两套新衣服。住了个多月,师尊让二人先回水镜庄。
直到今天早上,童家有人把师尊的信送到韩风手上。信上大致内容是童渊告诉韩风和赵云,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师尊我走了,我要继续十多年前的生活,走遍天下名山大川。追求武道的至境,面对大自然的挑战。作为师尊,这十数年间收了你们四个徒弟,并把所会的武学释数传授了你们,今后成就如何就要靠自己努力。虽然不舍,也不能不走。
“师尊就这样走了,唉。”童渊,是韩风来到这个汉末接触的最久的人。就这样不声不吭一走了之,对韩风的打击何其之大。
赵云看着韩风失落的神情,不知道为什么脸上也泛起一种奇怪的表情,不是失落,更像是欲言又止的感觉。过了一会,他叹气道:“自从来到鹿门山,每次和师尊上山射猎,我都能感受到他那种渴望着回归大自然的感情。也许每个人都有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好比师尊真的和我们不同,他不属于俗世。而我……老四……”
“干嘛欲言又止?是不是你也要走了?”韩风虽然记不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准确时间,但从十八路诸侯讨董、火烧洛阳等这些已经出现的大事,韩风可以推断赵云也差不多是时候去投奔他的第一个主公,白马将军公孙瓒。
果然,赵云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说道:“我家族使人送来书信,信中言两个月前族中被胡骑偷袭,家兄也因此受重伤。若非北平太守,公孙将军的部队救援,后果不堪设想。这段时间公孙将军和幽州牧刘虞、袁绍互相征伐。刘虞在北、袁绍于南,公孙将军以一敌二形势岌岌可危。我家族人想速我回常山,负起家兄之责支援公孙将军。”
“我也跟你去!”韩风抬起了低下的头,斩钉截铁的说道。
赵云愕然了,他说道:“老四你不是一直无心出仕吗?我知道老大好几次让你出山后便去他那,当天离开成都老二也让你留下帮他,你都拒绝了。况且你在这还有酿酒、造纸、家具坊要打理。”
“荆州这里的生意,有宗师兄和元直,还有四家照应,有我没我都一样。师尊一心追求武道、你们三位师兄则是想成为名留青史的猛将豪杰,我依旧不想出仕,只想趁此机会到处去游历。顺便见识下天下英雄,日后老了走不动了,也有谈资和子孙后代吹牛,你说是不是?”
韩风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张任呆在蜀中,在未来二三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危险。张绣大概几年后才会投靠曹*。只要自己算准时间,帮助师兄以不得罪曹*为前提,立个大功投靠曹*,在他手底下安安分分混个宛城侯。那时候曹丕也不会记恨他,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看好张绣的儿子让他远离魏讽这个反骨仔,不要让他受到造反的牵连而灭族。
而来他深知赵云不会被公孙瓒中用,自己混在赵云手下当个无名小卒,近距离去看看那大耳刘皇叔、武圣关羽和猛张飞三兄弟。见识天下英雄,可是韩风穿越到汉末的最大心愿。韩风的如意算盘打得那是一个噼里啪啦的响,要不然,恐怕他早就跑到弘农,找张绣去也。
赵云还有些忧虑,问道:“你不是在跟庞德公学习兵法韬略吗?他会让你随我去?”
“这点你可以放心,德公说我资质驽钝,早就说没什么可以教我了。”韩风不以为然的回答道。
“如此,你跟我去也好。”赵云对韩风这个在世上再无亲人的小师弟,也是娇宠的厉害,更加相信凭着自己和周裴韩的实力,可以保障韩风的安全。带着他总比让他在这乱世,独自乱跑要好,只要特别危险的事不让他参与进去,问题也不大。
三日后,赵云和韩风告别了水镜庄。临走前,司马宗和徐庶告诉韩风,一定要回来,否则便会把他们的那份分红给瓜分了。
司马宗、徐庶、庞山民带着庞统、黄月英两小孩回到庄上,禀告对花园弈的司马徽和庞德公两老。
司马徽说道:“他们走了?”
“是的,父亲大人。”
“哎,风儿刚走,我便觉寂寥了许多。”韩风临走前,说也许三五年后才会回来,司马徽此刻不再隐藏自己的真正感受。
庞德公也是深有感触的说道:“是啊,那小子在的时候总觉得他毫无规矩,老夫我的玩笑都敢开。现在他一走,倒觉得少了很多欢声笑语。哎,统儿,过来帮我按摩一下。”
平日一被召唤,马上会跑过来的庞统,说道:“叔父稍等,现在不行统儿不方便。待我把东西放回房间,再来给叔父按摩。”
庞德公闻言,看了看庞统,只见他两手各拿着一把精美君子扇。
“两把扇子都是你师兄送你的?”
庞统四周围看了看,确定没有下人在才走到两老面前,小声说道:“是风师兄送我的保命扇,不过只有一把是送我的。”
“保命扇?”
庞统把没有红绳绑住的拿一把,递给司马徽,司马徽结果仔细看了看,只觉外表和普通君子扇没多大区别,入手后才发现重了许多。打开折扇,之间扇面上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他再递给庞德公说道:“外表和普通君子扇一般无疑,只是重了许多。”
庞德公接过同样只发现此扇比自己用的要重很多,除此也看不出内有什么玄机。把扇交回庞统手上问道:“此扇怎么保命?”
接过扇的庞统刚想开口回答,司马宗抢在他前面说道:“统弟,让我来吧。”在腰间抽出了他自己的君子扇,在一边扇身上按了两下。右手拿着君子扇向下用力挥出,随着‘噌’一声清响,扇身中居然出现了一把同样长的剑刃。
两老还在惊诧时,司马宗说道:“这扇,扇骨全是精钢打成,可以防御兵刃。两边各有两个机关。只要把保险机关打开用力挥出,便可变成这样的短剑。另外一边,则藏有一次性飞针两枚,五步内杀伤力强大,令人防不胜防。风弟在蜀中让浦先生打造了三把,现在都送给我们了。”
司马徽想了想,问道:“那另外一把,是送给谁的?”
“风师兄说,他前些日子做了个梦,梦里多了一个复姓诸葛的小师弟他手上拿着的正是师兄这把扇。师兄觉得这可能是天意,着我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小师弟出现,就把扇子送给他。”
韩风说的虽然有点悬,放在现代人家最多骂他一句‘神经病’一笑置之,可古人不多不少有信奉这一类东西,庞德公和司马徽也没深究下去。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庞统小心慎用,非必要之时决不能使用这种凶器。更让大家千万不能把这‘保命扇’事情说出去。
大家连番应诺,刚准备各自散去,黄承彦的声音在外响起:“司马老哥,庞老哥我千赶万赶,都是刘表那小子,偏偏在昨日请我到城里赴宴,害我来不及送风云两位贤侄一程。哎~”
等黄承彦坐落,喝上口茶,司马徽才回答道:“黄老弟有心了,倒是刘荆州为何事请你赴宴?”
“对了,提起这,我倒醒起一件事来。庞老哥,山民贤侄可订了婚配否?”黄承彦没回答刘表为何请宴,反而看着庞倦庞山民问道。
从襄阳城赶回来的黄承彦,居然问起了庞山民有否婚事。
庞德公笑道:“难道,承彦你想和我对亲家?”年纪最大,一向倚老卖老,在四家人中最有威严的庞德公,居然半开玩笑起来。
堂下的黄月英见庞德公居然拿自己开玩笑,本就有点黑的小脸憋成了猪肝色,狠狠的瞪了自己老爹一眼。黄承彦心里骂了句‘老不休’,回答道:“呃,庞老哥你跟风贤侄学坏了,小英尚且年幼,我今日是想帮别人做媒的。”
“哦?是何家姑娘?”
“琅琊诸葛家。”
“哦?琅琊郡千里迢迢,你怎会认识诸葛家的人,并为他们做媒呢?”庞德公奇怪道。
“啊!猪哥!!”
“啊!诸葛!!”
黄月英和庞统同时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