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时间已经进入到新的世纪。
这是公元两千年,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普照,风和日丽风的日子。站在大楼顶上的马禄花看着远方,感受到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她,那心里的确是少有的踏实和心情舒畅。
抬头晴朗的天空,看向蔚蓝中漂浮着的那朵朵白云,她笑了,由于是发自内心满足的笑脸,就好像在和阳光照耀下的一切相映成趣。
虽然不经意间这些年过去了,可是看看人世间那许多的人吧,一事无成却又没日没夜的忙碌,现在也不过徘徊于温饱的含酸相。一介女流之辈的她成功了,脚下踩着的这大楼属于她,里面的生意也属于她。
这种集餐饮娱乐为一体,就是她的生意,她的经营,她的事业。她因此也让大楼有了响亮的名字:天波楼休闲娱乐中心。
人们来这里消费,享受生活的乐趣,一些人因此得到工作,但同时也为她创造了利润。政府开始注意她了,市人大还来了代表,虽然留下的不是钱,却对她给予了就是本人也要脸红的评语。
“啊,要说的话,就一句话,很不错,很了不起!”
“集休闲娱乐餐饮消费为一体,这样的模式值得!”
“难得的巾帼英雄啊,这会不会就是我们临江市的骄傲!”
“认真说来,既解决就业,又向市民提供健康休闲,这对于安定团结局面,马老板应该功不可没!”
“女强人,我们市里典型的女强人!”
她马禄花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自己也不会相信,不过糊口的生意而已,居然如此地被捧上了天,好像她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好事一样。所以马禄花有自知之明,生意吗,不过赚钱而已,她不会因此就飘飘然。
那些人走了,楼下街面的空气中,人大视察团开走的一辆辆轿车留下的几许扬尘,几乎也已经是消失殆尽。而街道上,又是恢复了平常那样的安宁。
也许小有名气了,就可以提升生意。人大代表的视察至少在一定层面肯定了自己,要是大楼的经营从此的火红,那么她马禄花的将来,这财源滚滚而来就不是虚的。
也许是这样的憧憬,却让马禄花想起了从前,想起了最初看到的,脚下这曾经庄稼地里一幢孤零零的烂尾楼。
时间的魔手就有这种厉害,庄稼地没有了,农田让位于建筑,原来偏僻的街尾,居然还是城市主要街道之一。而当初看起来只是说不出凄凉的楼房,现在成了她马禄花借以求财,并且生意算得上蒸蒸日上的宝贵财富。
像所有的老板一样,她雇佣了那些人,给他们发工资,她的意志在这里就意味着权威,所有人都得服从,而且还必须小心翼翼。
但在十多年前,她马禄花却是一无所有,亡命漂泊,一个换亲之后逃离的弱女子,有时候,起码的一日三餐甚至也难以保证。可是她发了,拥有财产,成为了身家百万,财大气粗的民营老板。
或许这就是命,让人摆脱不了的好运眷顾,然后是某个阶段一连串挡不住的财气。
不过平心而论,马老板其实也心知肚明,至少一开始,她这样的财气,来得的确也算不上如何的不光彩。
首先是陶美玉那药贩子,那时候让几个人所干的事,很难用生意来解释。
近十万包括环保型新除草剂,以及洗化产品,当牛培琼和药贩子用高价雇请的推销员,在临江化工厂洽谈成功之后,他们当场预付了三分之一货款。
企业按照合同发货,将产品运到省城指定地点,精明的马卫伦立即连夜将货物来了个搬月亮家。
企业运出的产品人去楼空,但设下骗局的药贩子和三姐妹却手里有钱了。接着是死去的余良富,在生前寄放在马卫伦仓库的货物变现。
这之后,又是马卫伦将这些资金用来捣鼓别的生意。而那些生意,实际上就是用买来的批文提取现货,然后低于计划外价格专卖。如此反复的钱滚钱,原来的本金也在短时间急剧的膨胀。
当然,这期间马禄花和陶美玉也没有空闲,两人经常跑好远的外地,将库房藏匿的干杂货物拿到自由市场去销售,借以取得较高的收益。
见好就收,这也是马卫伦的聪明之处。不是觉得钱够了,而是嗅到风向不对,既然感到危险,那就不必要再犯风险了吧。毕竟人平近十万的钱,在这个万元户已经非常了不起的时代,姐妹们算得上是暴富了。
当然,由于马卫伦的精明,大姐真正所得是多少,她和美玉就是计较也无济于事。毕竟这样的财富,主要还是得益于他们夫妻那不一样的头脑。
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的大姐牛培琼发达了,他们不但放弃了原来的经营,而且成功进入房地产,业务更是一天比一天天火红。已经规模的大公司,其盈利能力和资金的雄厚,相比之下,自己这种所谓的生意,也不过只是他们的凤毛麟角而已。
按马卫伦的话说,骄人的成就全靠了资金的运作。但可怜的陶美玉当年却并不这样想,由于顾及儿子,舍不得拿钱作投资,所以除了老情人药贩子给的一点经营回报,现在的她也只是精打细算勉强应付过日子。
其实在当初,买下这大楼的应该是她陶美玉,刘秉水真正考虑的也只是她。因为正是由于陶美玉帮忙,神通广大的药贩子利用人脉关系,让他得以离开企业成功进入到政府机关,他的确也想真心的报答。
不知道是刘秉水尽心竭力的策划,还是运气,马禄花实际也只是五万元投入,通过抵押贷款,就顺利的将这大楼拿到了手中。
幸好陶美玉缺乏眼光,在大姐牛培琼迫使下,才又很不情愿的拿出了手上的一万。而加上当时打点的所有费用,她投入的这笔钱,实际也只能够算到总投资的十分之一。所以到现在,对于这样的大楼,陶美玉所占的股份的确也少得很可怜。
当然,那毕竟是过去,既然财富来历大家都心照不宣,自然也就成为了不可告人的记忆而封存。而人生的记忆库,好些人需要尘封的东西其实并不少。
但就在马禄花打开封存的过去那记忆库,并且为自己拥有眼前这一切不无陶醉时,她身上的手机却响了。
哈,原来这电话,是市里检察长王汝昌找上了自己。由于彼此良好的关系,马禄花在和这大官儿说话的时候,语气自然也是轻松而随便。
“哈,检察长啊!”
“说一下,你那里的情况?”
“什么情况呀,我这里根本好好的。”
“不是说好会来人在你那视察,难道还没有到吗?”
“原来这样啊?可是刚刚走了嘛,是你们政府人大代表,已经完成了在我这的视察指导。”
“感觉怎么样,还算满意吗?”
“政府的关怀,当然得感谢啰!”
“已经听说了吗,我接到的电话说,有人建议将你们天波楼,作为民营经济的典型来进行宣传?”
马禄花忙说;“不可以,千万不要啊,检察长?你知道我一妇道人家,这名声上的事,应付起来该有多难!”
“哈哈,好事嘛,这可不是理由!”
“人怕出名猪怕壮,你懂的,老革命。”
对方在考虑之后,很快又说道;“这样好不好,有什么问题的话,有时间吗,我们就这个问题具体作一下交流?”
马禄花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晚上七点,我开车来接你,行不?”
“唔,这主意不错!不过,具体在什么地方等,我看还是由你来决定吧?”
“望江楼过去,有个小吃点,一直是一对夫妇在那里卖米线,你应该是知道?”
检察长答应了,但刚刚接完电话,马禄花便听见了上楼的脚步声。
渐渐地,一个身穿公安制服,肤色黝黑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她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