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道玄奘几人食用了人参果,玄奘发现自己的灵台似乎比以前要大了不少。
再把神识扩散到整个灵海,在熟悉的地方他感受到一股奇异的波动。而这个地方就是封存金蝉子那部分记忆的地方,他发现那一处被封存的烙印似乎有了松动,于是他终于知道了金蝉子下界的原因所在。
话说佛宗分为禅宗,律宗,天台宗三大宗,其中以禅宗最为强大。金蝉子在如来座下修行,本已经修成了四丈金身,比大师兄迦叶的三丈金身还要多出一丈,若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修成如来的六丈金身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偏偏在此时,出现了一个意外。
看到此处,玄奘没有明白金身的含义,于是又在金蝉子的记忆里找寻关于金身的介绍:修佛之士的力量分为几层,每层又分为几个等级,最基础的一层叫作浮屠,一共有7级,这一层修炼的一般都是凡间或者外围的弟子;过了七级浮屠就迈入正果层,正果分为12级,修成正果之后就能够身登极乐,进入圆满层;圆满分六级,能够修成圆满的都是各宗的中坚力量,一旦冲破了圆满六级,就可以修成金身,能成为金身的就可以称为佛了,金身之体的神佛一定都是各宗的领导力量。金身分为六级,按照丈来区别,每升一级他的佛体都会随之增长,也就是说有几级金身就有几丈高的佛体。修炼冲破圆满六级之后,会根据自身的修行方向升到不同的层次,向外发展修金身,向内发展则修玉身。比如几位菩萨便是修的玉身了。只是玄奘觉得其实这所谓的金身其实就是八九玄功的另一种叫法而已,至于观音菩萨,她本就是阐教之人,同时拥有八九玄功跟九转玄功,那么若是她有机遇的话完全可以到达比如来等人更高的阶段,就如同自己身兼两功一般。
话说金蝉子在灵山新一辈的弟子中的确是独占鳌头,但最终还是被师尊如来封住大部分法力,罚下界来。其实他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事,只是研究出了一套新的佛法罢了。行到了金身之后,主要就是靠自己的悟性来修炼了,理解不同,修炼的成果也不同,发明新的禅法乃是及其普遍的事情。只是金蝉子所发明的禅法太过惊世骇俗,而且还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成功就被发现,被如来所不容,罚下界来。
说道这里大家可能也开始好奇究竟是什么佛法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可以被如来所不容以至于直接罚下界吧。金蝉子发明的其实是欢喜禅,现在我们说起来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是在那个时候确实惊世骇俗了一些,欢喜禅,那可是通过双修来提升法力的禅术,难怪一向禁欲的如来会如此发作。
玄奘其实对于肯陪金蝉子实验欢喜禅的人物很是好奇的,不知道是哪位仙子如此叛逆,也不知道那位仙子最后的结局如何,只是关于这部分的记忆实在是封印的牢固了一些,暂时还是看不到的。玄奘也只是好奇,他并没有替金蝉子接收女人的打算。直接跳过去找寻关于欢喜禅的功法。
天地初开即分阴阳,阴阳相和成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卦,进而带动天地的流转,可见这阴和阳乃是根本。孤阴不盛,孤阳不长,一般修佛之人都是从自身出发,将自身看作一个天地,人为地分成阴阳,然后在此基础上修阴炼阳,这样做的好处是阴阳来自同一个源头,自然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而欢喜禅则不同,男属阳,女属阴,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属性,这种与生俱来的属性要比之后天修炼要更加纯粹,若是能使得阴阳调和,则修炼速度可以成倍的增长。
欢喜禅法最重要的是阴阳的融合,阴阳双方都必须全身心地付出自己,若是只是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的话,想想都知道后果如何。也就是说若是阴阳双方不齐心,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凡间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用在仙界和西天也同样适用,猜度心理是很难根绝的,这也是修练欢喜禅法最大的心障。
这样听起来这欢喜禅法根本就是摆设,大家的猜忌心都这么强,找一个肯为你全心付出的人实在是太难,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的,金蝉子就发明了解决的办法,主动权!解决的关键就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阴阳交合,欢喜自在,在欢喜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双方的身心都会出现一刻短暂的失控……在那一瞬间,双方的心灵都会短暂地开放,紧接着就会封闭,欢喜禅法的关键就是在这一瞬间夺取主导权,在心法的催动下进行修炼。
看到了这里玄奘也就明白了欢喜禅的修炼方法,只等的下次跟观音一同修炼就是了。
玄奘志得意满,悠然醒来。
环顾四周,其他几人还在盘膝闭目,没有醒过来。
窗外东方一丝发白,就要天亮了。好一会儿,几人才悠悠然醒来,精神都十分饱满。
“师父,这人参果果然厉害,我只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十足,连法力也精深了许多!”孙悟空首先发言道。
猪八戒和沙僧等人也纷纷点头,显然人参果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玄奘笑道:“我们在这五庄观也算得了不少好处,天色已明,我们早点上路吧,若是被人发现你们偷吃人参果那就麻烦了,我这个师父也脱不了干系。”
清风明月应该还没有把他们的想法付诸实施,见玄奘几人要走,乐得轻松,客气地把他们送到门口,任他们离去。
这时天上忽然多了两朵白云,两个仙风道骨的道人从云端降落下来,其中一个见到玄奘师徒,笑道:“三藏长老,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贫道可是特意提早赶回来和你一叙的,还望长老再在鄙处盘桓一些时候,让贫道尽尽地主之谊。”
玄奘见这发话的道人须发皆白,双眼炯炯有神,跟太白金星有些相像,但更加具有神韵和气度,不愧是地仙之首的镇元大仙,也就是那位拥有圣人之下第一人之称的地仙!玄奘从他的话里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这位定是镇元子道友吧,贫僧有礼了,多谢贵徒昨日的招待,这位是——”玄奘行礼问道。
“来来来,我们进观再说,在门口多不好!”镇元子延着玄奘又走回了五庄观,边走边介绍道,“这位乃是贫道的至交好友,武当山的真武大帝。真武兄,这位不用我介绍了吧,他乃是大名鼎鼎的金禅子转世,西行取经的三藏法师!”
听到镇元大仙的解释,又听到武当山真武大帝的名号,玄奘首先想到的其实就是张三丰,话说武当派可就是在武当山上,张三丰用的剑可就是武当真武剑,只是不知道这位真武大帝与张三丰是什么关系了。这时候张三丰还没有出现,那么张三丰是不是就是真武大帝所化呢?想想历史中所记述的张三丰可是桀骜不羁的人物,实在是跟眼前这位仙风道骨又有一丝威严的真武大帝联系起来,若说是真武大帝曾经是某位皇帝还差不多。
镇元大仙吩咐道:“清风明月,再去摘三个人参果来,我要好好款待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