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讨董!
逆水鳞2015-10-25 03:153,389

  正当颜良等人率军在大辽山的剿匪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坐镇襄平的赵云正时刻关注着来自洛阳的情报。

  前几天有情报说:董卓在一次宴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在座的其他人都不敢做声,只有丁原斥责董卓。

  宴会不欢而散。

  “丁建阳,忠义之士。只可惜他太迂腐。如果他的力量再强大一些,说不定真能成为中兴之臣。”郭嘉如此评价的说道。

  在一旁的赵云闻言眉毛一挑,依郭嘉之言,丁原一定会回并州领兵相抗董卓,而且结局不容乐观。

  此时赵云心中尚存有一丝侥幸,虽说历史上丁原会兵败,但那时因为吕布反叛之故,而现在的话吕布丝毫不像是历史上所说的反复无常,弑父求荣之人,即使丁原真的像历史上那样兵败洛阳,但凭着吕布的勇武,丁原大可退回并州,再图谋他法,也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

  丁原毕竟是自己结义大哥吕布的义父,自己于他虽只有一面之缘,但赵云也不想这么一个大汉忠臣就死的如此凄惨。

  怪只怪自己现在还是太弱小了,没有那种执掌天下,扭转乾坤之能。

  此时的赵云正在书房中翻阅在广宗城中得到的那本《太平要术》,这书赵云其实看了许多遍,和赵云看过的许多黄天道典籍一样,这书除了“蜃像”之外,多些是教人修道的内容,不过里面流露出的一点黄天道的蛛丝马迹倒是耐人寻味,最起码赵云从中知道黄天道中人除了修道外,都有观星布阵之能,观星也不是全指那种很是玄妙的预知天下大势,帝星将星之类,有许多是关于气象,倒和五行八卦有些关联,而布阵则是很多要用到极为精妙的机关,虽然威力巨大但能够适用的地方不大,最起码赵云觉得这些阵法虽然颇为精妙,但却是很难运用到实战中去。

  而作为赵云帐下有“鬼才”之称的郭嘉却是在赵云的书房外徘徊踱步,犹豫不前,思量着该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主公赵云。

  赵云听力惊人,书房的人虽是关着的,但他知道屋外有人,而且听走路的声音,应该就是郭嘉。

  “是奉孝么,有什么事进来再说罢。”赵云出声道。

  郭嘉闻言,心中一定,这件是还是和赵云实话实说罢。

  见到郭嘉不似平常时的那般气定神闲,赵云心中“腾”的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奉孝,是不是又有了洛阳的消息?”

  “是的,主公。”

  赵云看郭嘉目光闪烁,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只得出声道:“奉孝,有什么事就直说,我……我挺得住。”赵云已是隐隐感觉到这消息应该是和自己的大哥吕布有关,难道他……

  “回主公,执金吾丁原回到并州后就起兵反董,但丁原军中没有智计之士,董卓用李儒之谋,有加之西凉大将华雄骁勇异常,斩杀丁原军七员将校,丁原军大败,溃退数十里。”郭嘉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考虑着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继续说。”赵云知道接下来就是关于吕布的消息。

  “后主公的……”郭嘉抬眼看了一下赵云,见赵云并没有什么异常,心叹一声,这事终究还是要让赵云知道的,“后主公的结义大哥吕布接受了董卓派来的说客李肃的重礼和赤兔宝马,杀了丁原,投奔董卓。董卓将吕布收为义子,并矫诏将其封为温侯。”郭嘉最后还是如实相告。

  “————”

  良久的沉默,赵云闭着眼睛,不知道他现在正在想些什么,一向平和的气息此时显得有些粗重,郭嘉知道的是此时的赵云正在极力的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赵云银牙紧咬,在郭嘉看不见的地方,赵云的拳头死死的攥紧,手臂上的青筋根根暴起,而手指上的指甲也因赵云死命的握拳而刺破了掌心的皮肤,如果你此时掰开赵云的手掌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两只手掌都是猩红一片,狰狞的可怕。

  “主公,请恕嘉直言,吕布此人绝情绝义,弑父求荣,此举同豺狼无异,吕布之前虽是主公的义兄,也对我辽东有救援之恩,但还请主公今后与此人断绝一切关系,并布告天下,和吕布划清……”

  “够了!!!”赵云怒声而起。双眼赤红,但脸色却是惨白的可怕。

  “够了,奉孝,不要再说了。”赵云背过身去,无力的说道。

  “主公,还请以大局为重。”郭嘉双膝跪地。

  “……”

  “奉孝,你先出去,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主公……”

  “出去!”赵云厉声。

  “喏。”

  “若是主公只顾兄弟情谊,而做出影响大局的错误决定,那嘉也只能请辞了。主公,保重!”郭嘉离开前留下这么一句话。

  听到那重重的“请辞”二字,赵云疲惫的身形一颤,“奉孝,你这是在*我吗?”

  ……

  甘宁,颜良文丑三人如期剿灭山匪,依据早就制定好的计划,留下四五万的屯田兵在玄菟郡的辽阳附近“防备匪患”,现在大军凯旋而归,甘宁和文颜三人兴冲冲的走向赵云的太守府,准备向赵云邀功,可是到了太守府却是被府中的仆人告知赵云一大早就骑着白雪,带着晓雪出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三人又在路上遇到了贾诩,忙问赵云的所在。

  “原来是三位统领凯旋而归,诩没有出城迎接,是贾某失礼了。”

  “贾先生,这种繁文缛节就不必了,主公人呢?”甘宁问道,而一旁的颜良和文丑两人也是像甘宁一样询问似的看向贾诩。

  贾诩闻言,也是叹息一声:“主公现在应该是在城外的十里长亭处吧,主公这样都好多天了。”

  ……

  贾诩就将赵云接到吕布反叛的消息之后的种种情况详实的告诉了三人。

  “怪不得呢,主公素来带我们甚厚,而这次我们大胜凯旋却没有出城来迎接我们,我还奇怪嘞,原来是出了这档子的事。”文丑翁声翁气的说道。

  “你我皆知主公素来是重情之人,听到这消息后,主公有此反应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颜良也是颇为叹息的说道。

  “这也是主公他必须要迈过的坎啊!”甘宁道。

  “三位统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想你们都该清楚了,现在京师洛阳的局势动荡不安,渤海太守袁绍已是起兵反抗董卓,邀请主公讨董的檄文也已是发来,诩现在就是要去和奉孝商议此事,希望主公他快些没事才好,三位统领,那诩就失陪了。”

  “贾先生请。”

  ……

  话说董卓虽然官拜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但朝廷里的大臣显然面和心不和,想除掉他的人,大有人在。

  选择出逃的袁绍率先逃到渤海,整备兵马,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为了更好的掌握朝廷,终于对刘辩下了杀手。他借口刘辩做的诗中有怨恨之意,鸩杀刘辩,同时杀害了唐妃。随后又开始了一系列的变动。西凉军军纪一向松散,在洛阳更是横行跋扈,杀平民以冒功。越骑校尉伍孚见董卓残暴,心中愤恨,刺杀不成,反被董卓所杀。

  紧接着董卓十分信任的曹*又以献刀之名意图刺杀董卓,被吕布撞破后逃窜到陈留。

  曹*逃亡至中牟县时被军士俘获,幸得中牟县令陈宫识释曹*,并随他共谋大事,但后来曹*因事误杀其父亲曹嵩的结义兄弟吕伯奢一家九口,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言,陈宫因不满曹*的残忍杀戮而离去。

  逃离京师的曹*并不甘心就此一事无成,在得到陈留孝廉卫弘的资助后,先发矫诏,驰报各道,檄文曰:“*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然后曹*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乐进、李典、夏侯兄弟、曹氏宗族纷纷投奔。

  ……

  而此时的赵云正如贾诩所言,正在襄平城外十里的长亭处独自一人策马而立,还记得不久之前,兄弟三人在参加完赵云的婚礼之后便是在此地依依不舍的惜别,如今,却是物是人非,昔日的兄弟难道就要这样反目成仇?

  赵云这些时日来其实一直是在逃避这个问题,他不想去思考,也不想相信这消息时真的,可是理性却告诉他,吕布是真的杀了自己的义父!

  可笑数日前赵云还信誓旦旦的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可是到头来他却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历史的轨迹依旧朝着原来的方向在行进着,并没有因赵云这只穿越后的蝴蝶而引起太大的变化。

  不对!难道吕布真是这种绝情决义,毫无恩义之人?难道他对他义父所有的关切之情都是假的?难道他对自己和孙策的兄弟之情也是假的?

  赵云,他不相信!

  纵使你吕布真是这般的豺狼之徒,我赵云也要当着你的面问个清楚,云要问一句真正的吕布究竟是怎样的,难道荣华富贵就是你说希冀的?如果你回答说是,我赵云不介意亲手将你杀死,亲自斩断这兄弟之情!

  吕布,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在这里先最后再叫你一声:大哥!

  虎牢关外,我等着你的回答。

继续阅读:第168章 十八镇诸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子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