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战后事(一)
小六听了一怔:“是啊,说到底,还是我把羌人引到了关中,这样说来,是我把羌人都送到地府了,这样就好,这样心莲地下有灵,也就能够含笑九泉了。”
小六说到心莲,顿时神色又黯然下来,魂飞梦绕的样子,久久不能自拔。
晋南叹了一口气,看来心莲这块心病,小六是永远都没法消除了。没有再打扰小六,晋南悄悄的出去了。
小六的伤势很是严重,身上密密麻麻的皮肉伤不说,连骨头都断了好几根,肋骨被折断四根,右臂骨头从中间一分为二,脚趾骨几乎粉碎,颌骨都不知道被怎么弄裂了。
但是好在小六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身体还在不断的成长,再配合上名医良药,治疗了半个月,才有点恢复。
要是换做一个二十岁的人的话,恐怕整个人就彻底的废了。
所以说,晋南这几天一直都在庆幸,还好小六现在不到十七岁,估计疗养半年的话,就可以恢复如初了,要是小六因为羌人就残废了,晋南还不知道有多心痛呢。
在经过单挑一万羌人之后,晋南对小六更是倍加关怀,每天都要过来探望好几遍,每次那看望的发着绿色的眼光,投在小六的身上,小六那叫一个寒颤啊,一身的鸡皮疙瘩都能抖在地上了。
黑龙军一直在西安城修养了半个月,才开拨返回黄堡镇。至于小六,由于不便行动,只能继续留在西安城养伤,估计半年内是别想下地了。
随同黑龙军一起回到黄堡镇的,还有没损一丝一毫的朱雀军团,羌人的七万匹战马,全部都赶回了六盘山中的黄堡镇。
当然,羌人带来关中的战马最少都有十五万匹,只是在大战中死去不少,也跑失不少,孟坚已经在陕西各地发出了告示,凡是捕获到西域战马的,都要上交官府,每一匹马可以换到十斗粮食,倘若藏而不交,抓住重责。同时也派出官军在关中大地四处寻找战马。
不是晋南舍不得,而是这些战马如果流散在关中,日后必定会引发民间的争斗混乱。要知道,虽然陕西的三大流匪都被晋南剿灭了,但是还有一些小的势力在各地残存,一旦被这些势力得到战马,不用太多,只需要几十匹,都可能对陕西的子民的安定造成难以估计的破坏。
在大军回返的路上,晋南看到一片片麦田已经初露牙尖,淡绿色的覆盖在了土地上。经过初春的两次大雨,陕西一连六年的干旱,终于结束了,路边不时的看到一些农民已经在野地里刨着苜蓿芽和野菜,准备着度过这最后时刻也是最艰难时刻的春荒。
“这次回去,要让齐干拨出一些粮食赈济灾民,只要度过了这个春荒,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流匪也就没了。”晋南骑在马背上,想着该拨出多少粮食,来赈济难民。
有着杏花阁的支持,黄堡镇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现在有了七万匹西域良马,可是大大的发了一笔横财,到时候自己留下一批,再卖掉一批,全部填近杏花阁,就让杏花阁用这笔钱,扩大生意范围。
黑龙军的准备,早在苪城县的时候就打造好了,但是朱雀军团的开销,却是一个大问题,经过这一次羌人大乱,朱雀军团虽然只是负责了坚守的任务,都已经消耗了五万两银子的弹药,要是照这样算下去,自己就算是把裤子拿去当了,也养活不起朱雀的消耗啊。
黑龙军的火枪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弹药将是主要的攻击方式,必须要尽快的想办法解决弹药的问题。
能够最大节省开支的办法,就是自己掌控制造弹药的资源。
“郁闷啊……”晋南仰天一声长叹。制作弹药的资源,在山西多的是,可是那里却是自己的禁地,最起码,现在自己还不能回去。
看来,得先解决山西的事情了。本来是想要先会一会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但是形势不饶人啊,再说,原来自己的本钱还不多,现在自己经过二十万羌人大乱,本钱大了,是该回去了,尽早回去吧。
是啊,是该回家了。
在晋南的心中,自己的家,一直都在太原。
在晋南带领大军返回黄堡镇的同时,一位公子正站在黄河边上感叹:“渭源之战,真乃绝响千古,这黄河的水,知道现在都能看到淡淡的血红。用二十万羌人的尸体给我关中平原做肥料。当初陈晋南的这句豪言壮语,现在想起来都是让人热血沸腾啊!哈哈……”
“方公子,船来了,我们上船吧。”这时一个老翁从方公子的身后走来说道。
“嗯,不急,让我再看一看这羌人的血水吧,看呐,就连那浑浊的黄河之水,都被染红了,这倒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景象啊。”方公子微微摇着手中的扇子,很是流连的说道。
“哎呦,方公子啊,这一个黄毛小儿,值得让公子如此赞扬么?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贵为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公子还要非拉上我给那黄拔毛小儿道贺。”老翁听的心理很是不爽的样子。
“吴阁老此话差矣,照这样说来,本公子在阁老的眼中,不也一样是一个黄毛小儿么?”方公子轻轻摇着扇子说道。
“不一样,不一样,公子你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功劳卓著,在朝廷中是可是万人膜拜,老夫对公子你也是敬佩不已啊。这陈晋南,也不过是一介匹夫罢了,除了能打仗之外,他会治国安民吗?他会锄奸扶正吗?不行!老夫琢磨着,既然他能以三千黑龙军,剿灭二十万羌人,那这羌人就是虚有其表,不堪一击。也没什么大不了了。”老翁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说着,很是对陈晋南不服气。
(求收藏推荐……有鲜花的花,就投给杨郎吧,不会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