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胜敌兵巧发战争财明军纪故斩副指挥
山头上的兵马看到大丰国的兵马后撤,马上点起火堆,董和见到山头着起火光,看到火光董和知道对方要撤兵,马上让将士们用带来的水囊扑火,自己亲自出马带兵追杀过去,大丰国向后撤没有五里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来时的路上不知什么时候被栽满了木桩,上面拉起了绊马索。虽不难破坏,但那里有时间让他们破坏啊?两旁呼啪冲出两队人马,冲击大丰国不成队形的军队,后面的追兵也已赶到,一场厮杀开始了。
铁夫国军民高喊:“活捉那可籍,投降者免死”。群情高昂,个个奋勇当先,人人彪悍无畏。大丰国的士兵已经被折腾了一天一夜,又被烟薰的两眼生疼,被这乱军一冲,早就军不见将,将不见兵。又见对方人多如蚁群,好象周围全是对方的兵,自己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那还有心作战,不是如无头苍蝇一般满地乱蹿,就是纷纷丢下兵器举手投降。战斗很快就停止了,除了杀死的一万三千名士兵,这一次俘虏了三万六千多名大丰国士兵,都押回大营,董和下令不能虐待他们。而粮草营更是让鬼鬼带兵提前攻下,打扫战场,把粮食、兵器、物资都运回凉州城。
清点人数才得知,那可籍竟在三百多亲卫兵的带领下逃了回去,董和下令对参战的民团给予奖励,并对士兵进行犒赏。瓶口关大捷的消息让本来气氛紧张的凉州城恢复了正常。人们纷纷到军营慰劳士兵,董和要鬼鬼代自己接待这一切。而自己把战报写好着快马送往京城,请示决定。朝廷拔调的一万援兵在半路上就得到了瓶口关大捷的消息,就原地驻扎,得到朝廷调令又去了北地支援右路戍边军去了。朝中得到瓶口关大捷也是朝野震动,朝廷于是让董和全权处理战俘与西北军务。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北边挎刀客闹的很是凶猛,北方三关的军队连连失利,只能龟缩在关隘中抵抗,那里还顾的上这一边。得到了朝廷的受权,董和遣使者前去了大丰国,说要对方用赎金赎回俘虏,并要使者一路上大张旗鼓,最好闹的大丰国人人皆知,大丰国果然受不了国内的压力,同意赎回战俘的要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大丰国用七千区战马,一万二千只绵羊,五千石大麦交换,双方人物交割两讫。
董和将马匹充作了军马,绵羊下令一只不得宰杀,赊于本州百姓,用五只羊一年上交一只羊的价格让人代养,五年为期满羊归领户所有。来发展本州的牲畜业。至于大麦取三千石做为民团的军粮,其余两千石收为军粮。一时间凉州城兵强马壮,镇的大丰国不敢再起窥伺之心。
过了年开春,朝廷一纸调令把董和调往北方右路戍边军团任军前指挥使西路元帅。董和推荐举自己的一个堂叔董来为凉州总兵,并把白陀从抱木寨调来辅佐于他。因为董来在战斗中非常勇敢,深受董和的常识。董和只把六刀与牛别经领的三百近卫军带走,这也是自己的起家人马。风风火火的赶赴共嘉关。玉柔儿与柳玉锦一心要同往,只得又带上她们。
来到共嘉关才了解到上任指挥使风大猷是因为副指挥使刘通海互相掣肘才作战连连失利。而这一次董和的到任刘通海更是连面也没有露,因为这家伙的后台是当朝管理兵马的太尉管思杰的人,所以才这么有持无恐。这一切都还是他的老上级李兆诚为他讲的。李兆诚见当初的下属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心中是感慨万端。董和了解到情况后,就传令各营明日卯时四刻在元帅府点卯议事,并要求传令兵三次传令各营各部,勿使遗漏,否则军法从事。
第二天卯时三刻天还很黑,天并没有亮,各营各部的将领都早早的来到中军府外集合,卯时四刻中军府的大门一开,大家都进入中军大堂,董和早就坐在大堂上,有军纪官拿过花名册一一唱名,四十八个将领来了四十四个,独缺副指挥使与三个将军。董和与大家讨论当前战争形势,了解挎刀客人的兵力优劣,要大家各抒己见,刚开始众人不知指挥使大人到底有什么忌讳,谁也不敢抢先发言,李兆诚率先站了出来,滔滔不绝的讲了一通,里面有一些有用的,也有一些无用。董和听的都是津津有味,大家一看大帅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才大着胆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当初指挥使容不得与己不同意见者,凡有不同意见者当场弄的下不了台,久而久之大家都会了见风使舵,这一说大家还真的提出些有用的意见,董和让书记一一记下。
正当大家兴高采烈议论正兴时。外面进来四个将领,董和挥手让大家静下来,对着四人高声喝问:“下方来者何人?”那领首的一抱拳,傲慢的说:“在下右路戍边这副指挥使刘通海”。董和一听冷笑一声说:“刘副指挥,不知今日点卯定在几时,现在又是什么时辰”。刘通海不慌不忙回答:“昨日公务太过繁忙,已致早上误了时辰,还望指挥使体谅”。董和转首问军纪官:“点卯误时辰者有什么惩罚?”军纪官脑门上汗刷下来了。结结巴巴的说:“军规第十一条‘点卯迟到者斩’”。
董和转过头来冷笑说:“刘副指挥,并非是董某要找你的麻烦,而是军中规定不允许,来人啊!拿下”。早有近卫营的士兵冲了进来,把四人扭了起来,刘通海高声喊叫:“你敢杀我?我是太尉管大人的人,你杀了我你也活不成”。董和冷笑道:“董某是为朝廷办事,管太尉也是为朝廷办事,都为一朝之臣,我董某人不犯国法,又何惧别人?来人啊!把他们推出去正法”。士兵们扭推着向外推去,那三名将官马上叫道冤枉,刘通海现在也有点害怕了,转而求董和饶命。董和这才把三个将官叫了过来,问为何喊冤叫屈?那三人跪下说道:“小人确实接到主帅命令,只是刘副指挥下令让小的到他帐前听命,所以才迟了点卯”。
董和听了点点头说:“你三人受人指使,身为下级服从上级也有身不由己的苦衷。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下去打四十军棍以示警戒”。那三个军官一看一条小命是保住了,千恩万谢而去。刘通海也苦求饶命,周围将官也有替他求情的,董和厉声喝道:“俗话说‘千军易领,一夫难带’。为何?军纪也!今刘副指挥明知而故犯,若不杀,我怎么能服众,又如何带兵?再不要为他求情,推出去”。刘通海一看自己必死,大骂道:“董和小儿,你小人得志,太尉大人会为我主持公道的……”不一会儿骂声嘎然而止。须臾刘通海的人头让一个士兵用托盘放在了董和的堂案上,将官们看了面面相觑,董和看了看验明正身,让人挂在营门上示众。董和看了看众将官,因为自己杀了刘通海一时间有些压抑,笑了笑说:“诸位不要担心,大家都是军人,都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若想胜利,用军必要如臂使指,今后只要遵令行军,有功者赏,贻误战机者罚,平时训练刻苦,作战时勇敢杀敌,我董和绝不会为难你们的”。
于是拿出训练大纲,征求大家的意见,就这样忙活了一上午,中午董和让人送上饭菜,但却无酒,因为军纪中有戒酒一项,除非出伍、庆功等特殊情况,不得饮酒。大家吃过饭后,各回军营准备,董和轻描淡写把刘通海被杀的事写在了军报上,报与中路戍边军总指挥夏夫亚。
夏夫亚接到军报吃了一惊,心道:“都说初生牛犊不惧虎,这小子还真是一个莽撞汉子,一上任就把副指挥给杀了”。赶忙将这个事报于兵部。但这件事并没有招来朝廷的责难。董和把李兆诚任命为副指挥,每日训练士兵,国家的正规军果然是受过正规化训练,排兵布阵果然是成规成距。董和要鬼鬼与牛别经带着三百近卫营穿成挎刀客人的样子,悄悄地潜入南挎刀客人的地区,对一些部落进行抢劫。挎刀客人本是以部落聚集生活,部落与部落之间常会因为草场水源进行争夺战,这一次三大部落的勇士前来攻击铁夫国,就不时的有勇士抢夺南挎刀客部落的牛羊,闹的都去南狼主耶律绔那儿诉苦。
这是因为挎刀客人行军打仗没有粮草一说,赶着牛羊来到三关,天天吃嚼,没有了就地取材抢夺附近部落的牛羊。还自认为这是南挎刀客应该做的光荣任务,但一般只是抢夺一部分,并不会过多的抢夺。不过这一次突然冲出一队人马,冲进部落不由分说把牛羊赶走大部,还用刀杀死了反抗的族人,一连抢了四个部落。这一下整个南挎刀客人火了。撤回了所有的勇士。并到东狼主温都灰鸠那里质询,东狼主却要南部众要以大局为重,并许诺到时攻进关去,一定会把最肥的土地让南部挑选。对于这种空头好处,大家心中气忿,但也拿东狼主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