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阴阳鱼真乃天下奇珍也,红为阳,黑为阴,一红一黑,一阳一阴,神乃神知,气乃灵气,得而食之,提气养神。荆芸想起前世的太极阴阳鱼之说,源于《易经》,成于《太极》,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相生相辅。难道这世与前世有什么莫名的联系?还是大道源于至理至同?
荆芸停止修炼,凝视这潭水,注视着一红一黑两条鱼,久久地,荆芸用神知探之,潭水温和,无寒气之感,而下面深潭竟然寒气*人,却出于阴阳鱼之故。既然遇之,不能错过,天下奇珍,得而食之以图之。
荆芸用神知辅以元力透过阴阳鱼的灵力守护,逐渐收拢元力,阴阳鱼似乎感到了敌意,一股赤热一股极寒的两股灵力瞬即透出,直奔荆芸面门,荆芸不敢大意,毕竟是天下奇珍,立刻用元力守护之,两相对峙,不分高下,最后,由于元力能够化灵力为元力,为己所用,阴阳鱼的极阴极阳灵力竟然慢慢地被荆芸元力所蚕食所分解,阴阳鱼处于下风,不甘心失败,两条鱼在小水潭里迅速旋转,吞噬四周灵气,苦苦与荆芸相抗衡,荆芸《玄心诀》再次突破,本就有一股贪欲之念,强行运转元力扯拉阴阳鱼,阴阳鱼怎么抵抗也是于事无补,元力专克灵力,荆芸突然加强元力之运转,一股强大吸噬之力把阴阳鱼连同四周灵力一同吞噬。
此时的荆芸是相当的难受,极阴极阳的两股灵力在身体内波动纠缠,幸亏荆芸想到阴阳鱼是不可小觑之物,事先用元力保护好身体内脏,等阴阳鱼逸入肚中,瞬即运转元力分化破解阴阳鱼之灵力,只看到荆芸身上出现赤色和碧色在呈前世的“太极阴阳图”之姿势两两旋转,荆芸只能死命的运转元力,以便保护自己,疼得死去活来的,极热极寒截然相反的灵力波动不是一般人所能抵御得了的,最后荆芸疼晕过去,那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念强行运转自身元力。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荆芸一直处于这种昏迷状态,阴阳鱼刚开始呈现太极阴阳之势旋转,随着时间推移,阴阳鱼灵力逐渐被荆芸的元力所吞噬,并补充荆芸的自身灵力,再次弥补荆芸的元力,遇之抗衡,阴阳鱼的一热一寒的两种灵力分别向两级发展,分别是上丹田和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上丹田乃神知所在,赤色转向上丹田,下丹田乃精力所在,碧色转向下丹田,一赤一碧分别在上下丹田旋转,荆芸的身体竟然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
这日,荆芸醒来,没有了先前的痛苦,浑身舒适的感觉,荆芸立刻审视自己的全身,发现全身经脉宽厚了许多,四色小剑变大了一些,在经脉里自行运转,丹田之处竟然有一个以丹田四色之剑为中心的漩涡,就如同一个小的聚灵阵,在不停地旋转,不停地吸纳这四周的灵气,充盈着自身,四色不再分彼此,全部盈韵圆滑,看来《玄心诀》之“黑暗心诀”也是到了高层境界,四色丹田之剑丰盈充实不小,难道剑丹期也是有所突破,进入高境?
回想起吞噬阴阳鱼之前,荆芸可是神知能够探索到瀑布下面的碧水寒潭的,几为所伤,荆芸顺便探视了一下自己的上丹田神魂所在,大吃一惊,那花生仁般大小的绿色小颗粒竟然丰裕了不少,并且以此为中心也有一个漩涡在不停的运转,来盈实自己的神知,看来这阴阳鱼对自己带来很大的受益。“神乃富余,气乃充盈,提气神养之道。”非常正确,天下奇珍之阴阳鱼竟然被自己所吞噬,荆芸也是悠然大笑不已。
回想起前世的自己,大湮灭时期魂玉救了自己一命,那魂玉不知所踪,荆芸便仔细的探查自己的灵魂,除了中前方的灵魂漩涡外,灵魂深处竟然是朦朦胧胧的一片,甚至怎么也是探查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大湮灭时期自己灵魂未灭所带来的?还是不知所踪的魂玉化作一朦胧一片?亦或是阴阳鱼带给自己的蜕变?
这些都是荆芸目前所不能察觉的了的,荆芸收敛一下思绪,看了看洞府,那一小水潭,竟然不复存在,洞府左侧的小石缝内也是已经干涸,控山水不再溢出,看来一切都是阴阳鱼在起作用,了洗了如此一妙境,就这么被自己破坏了呀?
对了,下面的碧水寒潭,存在如此之久,应该下去探查一下,再在十万大山里历练一番,之后,就此会青龙门吧!
荆芸御剑来到碧水寒潭上方,看向自下而上散逸寒凌之气的寒潭,这次竟然没有彻骨的寒意。
碧水寒潭就宛如一个巨大幻兽,张着无边巨嘴,寒凌之气就如同幻兽的哈气一般,凶悍狰狞,让人不禁心生惧畏之感。
死过重生的荆芸深知,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生命才有一切。是故,荆芸并没有贸然行事,先用神知探查,通过阴阳鱼脱变之后的荆芸甚至已经可以探视十里之外的任何物事,可如今荆芸的神知在探入碧水寒潭时竟然举步维艰,难以延伸,最多时可达百十米远的距离,这一次竟然不和先前一样,刚接触就险些被寒潭寒意冻伤,而是再也没感到刺骨寒意。刚进入寒潭,荆芸突然觉得下丹田漩涡旋转突然加速,迅速的吸纳着寒潭内的寒凌之气,就如同前世的黑洞一般,吞天下可吞之物,纳世间可纳之灵,寒凌之气嗖嗖地向荆芸丹田漩涡飘去,看来这是阴阳鱼的一大功效,荆芸禁不住狂喜不已。
没有了寒意,荆芸自是不惧,随着神知逐渐下探,荆芸也随之逐渐深入碧水寒潭,碧绿色的寒水越来压力越大,剑丹期高境的荆芸在深入寒潭伍佰米时,已经困苦不堪,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水压,呼吸困难。暗自寻思,已经是触到了自己的极限,继续下沉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不是修炼过《五行法诀》的嘛,荆芸突然想起《碧水诀》,立刻按照法诀运转,荆芸瞬间感到身子压力锐减,轻飘飘的,没有了先前的沉重,加速对《碧水诀》的灵力运转,荆芸全身经脉水灵力充斥,寒潭寒劲和体内水灵力逐渐交融,荆芸仿佛觉得自己就好比是碧水寒潭里的水一样,先前的负重和水压之感全无,竟然无比的舒畅,看来《五行法诀》的修炼还得需要特定的环境才有更好的效果啊!
随着荆芸的慢慢下探,当到了六百米左右,荆芸明显感到前方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缓缓移动,是一种非灵力波动的幻兽,难道是寒潭特有的“幻兽”?从未见过的“幻兽”?可为什么不是灵力波动呢?出于谨慎,荆芸小心的缓缓地从另一侧向下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