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的强势崛起,对整个华语音乐圈的冲击,要比最开始所有人的想象都要大。
他威胁到的不仅仅是那些新人的地位,就连老一代的天王级别的歌星也都感觉到了危机。 而这种危机也在陈松输给周逸之后彻底的爆发开来。
虽然陈松是阔别歌坛多年之后再重新回归的,业务能力上多少有一点生疏。
但他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创作出来的那首歌曲也绝对达到了天王级别。
可尽管如此,仍然被周逸很轻松的就战胜了。
这也让那些天王意识到即便是他们和周逸站在对立面上,恐怕也考不到任何便宜。
至于新人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他们来说宣传自己的机会本就少得可怜。
而现在,关于新人的所有报道,几乎全部都倾斜到了周逸的身上。
那些他们辛苦创作出来,鼓起勇气发布到网上的音乐作品,大部分都没有得到任何关注。 即便是有些幸运的人,歌曲能够得到流量的垂青,但有周逸的这颗珠玉在前,也显得特别平庸。
甚至有很多网友直接就在他们的音乐作品评论区下面留下了让他们难受好几天的话。
“实在不行就找个班上吧,不是谁都能成为下一个周逸的。”这样的话。
其实对于网友来说,他们的这条评论有一大半都是调侃。
但这对于那些原创歌手的伤害却是很大的,那些心脏比较大的人还能够扛下来。
承受能力没有那么强大的人,在看到了一条条这样的评论之后,就难免都会怀疑自己。
甚至在怀疑自己的同时,也痛恨上了周逸,觉得为什么他能创作出那么多超过90分的作品。
他明明是顶级天王的实力,为什么又要以新人的身份出现在歌坛!
难道就是要把别人都衬托的一文不值吗?难道就是为了不给其他的新人留机会吗!
倒也不能怪他们想法这么极端。
因为当一个人受到了太多次失败的刺激之后,很容易就会有这样不健康的想法。
他们一次次的期盼着周逸能够翻车栽跟头,甚至退出乐坛。
可是却一次次的失望,不管有多重大的危机,周逸都能化险为夷,然后让自己的名气迈上新的台阶。
这次周逸又如此高调的宣布自己将在亚洲音乐节上带来一首全新的和瓷器有关的音乐作品。
顿时就让很多乐坛的人心里面发堵,感觉只要有周逸存在,他们就不会有出头之日。
哪怕创造出再好的音乐作品来也不会有人去欣赏,即便被看到了,也会拿来和周逸的作品去做比较。
他们心里都知道,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了,否则恐怕自己音乐的这条路,就快要走到头了。
于是就在捐赠仪式结束,周逸返回他在京城的住所时,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酝酿。
每一个领域都是由无数个小圈子组成的大圈子。
乐坛也同样是如此,有许多小的圈子组成了一个大圈子,再有这些大圈子相互连接,变成了整个乐坛。
此时,就有一封倡议书在一个小圈子内部流传。
这个小圈子是一共只有32个人的聊天群,群里面的某个人以匿名的方式,发表了这篇倡议书。
倡议书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却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惊肉跳。
因为这份倡议书是针对周逸的,发起人希望整个乐坛的人能够尽量的团结起来。
然后制造各种各样的压力,迫使周逸退出华语乐坛,或者说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华语乐坛之中。
因为周逸的存在实在是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发展,只有他消失那些被他压制的人才会有机会。
在看到这封倡议书之后,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但却都默默的把它转发到自己所在的另外的群里面。
然后那些群里面的人,又快速的把它扩展到了其他的圈层当中。
就这样这份倡议书从出现到传遍,整个乐坛只用了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
除了周逸以外,华语乐坛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有这份倡议书的存在,而且也都有些动心了!
他们知道团结的力量有多大,如果华语乐坛集体抵制或者说请求周逸的话。
是真的有可能把他逼的,离开乐坛的。
有人提出意见,相比较于抵制请求更管用,因为周逸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同时请求也可以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更低,博得更多的同情也会减少很多周逸粉丝的谩骂。
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认可,大部分都认为请求的方式更好。
于是大家开始围绕这一点商量,该怎么请求。
最后意见逐渐统一,甚至就连请愿书的初稿都渐渐的被敲定下来。
初稿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开篇一上来就把周一碰到了一个特别高的位置上,甚至直接以艺术家来称呼他了。
接下来,请愿书就进入到了正题。
委婉的说,既然周逸的音乐创作水平已经这么高了,就不应该再以新人的身份自居。
也不太适合和新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了。
毕竟乐坛的流量关注一共就那么多,全都给了周逸,其他的新人基本也就没有机会了。
周逸现在应该把自己身上的流量分出来,让整个乐坛共同受到关注。
就像那些成名多年,基本上已经不再占用任何流量的老牌天王一样。
几年出一首专辑或一首歌,平时不出歌的时候也不占用媒体资源。
如同真正的武林宗师那样,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他对华语乐坛的影响,就会减少很多。
其实所有看过请愿书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这种做法是挺不要脸的。
完全就是在以舆论的压力逼迫周逸,把自己的曝光率减到最低。
他们可能会因此遭受到全网的谩骂,可那又如何?只要最后能够成功,就算被喷成筛子也值了!
更何况,参与这件事儿的人已经占据了整个乐坛的百分之七八十!
正所谓法不责众,那些喷子就算想骂也不知道重点应该骂谁。
而只要不指名道姓,所有人就都会觉得骂的不是自己!
就这样在相互的鼓励下,所有决定参与这次逼宫事件的人。
都带着对未来的希望,把请愿书发布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
一场针对周逸的巨大风暴,也由此开始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