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意思?”
都寒苦笑着说: “这应该是军队的一些陋习。平日里,卫生院的战士却与老百姓发生矛盾,吃亏的总是老百姓。因为州县官员无权对付卫生所的士兵,只能对付平民。“
赵瑾点点头说:“我明白了。”
说到底,还是畸形的军户制度作祟。
大明成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军户制长期根深蒂固,陋习不断。
普通士兵受到军官的压迫,所以他们把愤怒撒在百姓身上。斗争之下,百姓不得不向官员举报,但由于州县官员无权治理不得不吃哑巴亏的士兵。
这样,他们自然对军人没有好感,想要参军也确实很难。
“你没解释新军的区别吗?”
赵瑾即将建立的新军与卫所官兵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军士兵不脱离国籍,仍归当地州县管辖。
这是决定性的,会让很多态度摇摆不定的人最终选择参军。
都千户苦笑道: “自然是说了,但愿意参军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这个赵瑾有点糊涂。
大明人对军队的排斥是不是到了这种程度?
“嗯,我明白了。”
赵瑾犹豫了一下,命令道:“从明天起,在城外的村庄设立征兵点。”
“村里恐怕没人了吧?”
都寒显得很尴尬,解释说:“除非是没有土地的佃农,否则谁都愿意抛弃妻子参军。这支新军虽然不会改变国籍,但也是封闭训练。“
“本官所招乃佃户。都千户恐怕不知道,郁南府县的土地基本都掌握在世家暴君手中,真正属于百姓自己的土地少之又少。“
“对吗?”
都寒指挥下的千家万户,基本上就是一个封闭的小世间。他只是听说过外界的土地情况,并没有真正的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知道郁南都道府县的土地所有权是合理的。
“好吧,明天我就安排人去村里招兵买马。”
在赵瑾看来,农民比城镇普通人更适合参军。
一是农民比较老实,心思少,不会轻易算计和管理。
其次,农民更能吃苦。
不管是官府军还是新军,只要是当兵的,免不了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刻苦是肯定的。
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吃苦的心理准备,即使去应征当兵,过几天也得哭着喊着回家。
当然,这并不是说从农民中招的人一定比城里人多,而是要先试一试才知道。
一切事宜安排妥当后,赵瑾撤回离开。
可刚坐上轿子准备离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出现在他面前。
“小阁老,大事不好!”
一脸愁容,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赵瑾掀开轿帘,皱着眉头问道:“章公公,说慢点。发生了什么事?“
章当感叹道:“不让人担心的不是我们的大哥。他和商会发生争执,被打了一顿。“
妈的!
赵瑾大吃一惊,连忙问:“现在情况怎么样?”
章当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说:“他们不仅打了我们的大哥,还放火烧了织布局。这是造反!“
听到这里,赵瑾终于明白章当对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只是章当的小弟被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就是把打人者带到衙门打一顿。
可是现在这些乌合之众竟然烧了织造局,事情是想压都压不住的。
这也是赵瑾最担心的。
如果放在平日里,根本无所谓,但是现在圣车手来了,不管怎么处理,都会扰乱天子。
“章公公认为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
无奈之下,赵瑾只好把问题抛给章当。
章当以为赵瑾会竭尽所能,不料赵瑾转过头来问他。章当被吓呆了。
“小阁老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家能搞定,我们早就搞定了。“
赵瑾连忙摆手解释: “章公公误解了,赵某不是这个意思。”
赵瑾咳咳了一声,回答说:“赵某的意思是章公公想要冷处理还是热处理。”
“冷处理还是热处理?”
显然章当对这两个名词不是很清楚,喃喃地重复着。
“嗯,赵某没有说清楚。”赵瑾只好耐心解释: “所谓‘冷处理’,就是先把事情压下去不处理,等‘风波’差不多平息了,再站出来处理。而热处理就是以雷霆手腕当机立断。“
听了赵瑾的解释,章当终于明白了这两个名词,马上说:“大自然是很好的热处理。如果等到风暴平息了,再去处理又有什么用呢?“
说完,他看到赵瑾沉默不语,心里有些鼓。
是我们家错了吗?
转念一想,如果这件事闹大了,肯定会传到天子那里,然后天子肯定会把他叫到旁边询问事情的经过。
先不说这件事是谁牵头的,天子肯定会认为自己做奴婢不懂事。
不难理解,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逃离京都,来到这个繁华的郁南。
这是一件大喜事。如果这些小事影响了心情,天子肯定会大发雷霆。
天子愤怒,躺着一百万具尸体。
虽然今天暴徒真的被处死的可能性不大,但锦衣卫打暴徒还是天方夜谭。
天子不太可能区分愤怒之下谁有过错。最大的可能是双方各打50大板。
想到这里,章当后背直冒冷汗。
到了夏天,他竟然觉得浑身冰凉!
“小阁老还是冷处理好。”
看到章当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赵瑾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就对了。
“现在章公公有争议,可以通知,相信他会理解的。”
这件事不是大事,也不是小事。只要处理得当,还是可以做好的。
即使章太监去找那些商会成员的麻烦,也总比在这个节骨眼上扔强。
照理来说,最好由总督魏震来处理织局的燃烧。但魏巡抚现在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只会装病。恐怕请不到这位大神。
那么,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喊知府进行调解。
“好吧,我们全家就去知府衙门。”
章当转身准备离开,但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转身交给赵瑾说:“我的家人会把小阁老记在心里,以后一定会互相举报的!”
“章公公很厚道。”
赵瑾微微点点头,接过章太监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