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铭轩在车内,透过车窗目睹着这一幕幕,感动万分。
他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加大油门,房车在众人的护卫下,如一艘破浪前行的战舰,向着京城外冲去,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
身后是热血与忠诚交织的战场,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若一首悲壮的战歌。
而前方,虽迷雾重重,却有了一丝希望之光。
不多时,又有一伙人前来,刹那间,天地间仿若卷起一阵肃杀的狂风,让人心心震颤。
那是真正的虎卫军团——皇城兵马司八千精锐,整个京都最强的步卒。
他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仿若同一台精密机器上的零件,每一步落下,都仿若踏碎了虚空,发出沉闷的声响,大地都为之颤抖。
他们身着玄黑色的铠甲,每一片甲叶都历经千锤百炼,打磨得光滑如镜,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赫赫战功与无畏勇猛。
那甲胄之上,精致的纹路仿若古老的图腾,镌刻着荣耀与传承,细细端详,似能瞧见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坚不可摧的质感,让人望而生畏。
为首的将领,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冷峻如冰,手中的长枪高高举起,枪尖指向天际,仿若在向天地宣告他们的到来。
他大声吼道:“虎卫在此,何人敢挡!”
声音仿若滚滚雷霆,穿透云霄,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震,敌人听闻,不少都面露惧色,脚步慌乱,原本紧密的阵型都出现了些许松动。
再看他们的武器装备,更是令人惊叹。
每人手中的长枪,枪杆皆是由百年铁木所制,那铁木生长于险峻深山之中,历经百年风雨雷电的洗礼,方得如此坚韧质地。
工匠们寻得这等良材后,耗费诸多心力,将其精心打磨成枪杆模样。其外表光滑,纹理细密,透着一股古朴而厚重的气息。
寻常刀剑砍上去,只能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仿若蚍蜉撼树,根本无法伤其分毫。
枪尖采用精钢锻造,这精钢乃是取自地底深处的矿石,经千锤百炼,剔除杂质,方才有了这纯净坚韧之质。
之后又经过特殊的淬火工艺,使得枪尖坚硬无比的同时,还兼具了惊人的锋利度。
枪缨随风舞动,那鲜艳的红缨如同燃烧的火焰,为这冷峻的兵器增添了一抹肃杀之气。
这红缨并非普通丝帛,而是选用了一种特殊的织物,质地轻柔却极为坚韧,即便在狂风呼啸的战场上,也不易被吹散。
除了长枪,他们腰间还佩带着锋利的短刀,刀身狭长,弧度优美,宛如一弯冷月。
这短刀从设计到打造,皆出自东川国最顶尖的匠师之手。
他们依据人体力学原理,精心设计出最贴合手握的刀柄形状,让虎卫们在拔刀瞬间就能握紧发力。
刀身的锻造更是精益求精,反复折叠锻打,使得刀刃内部结构紧密,坚韧异常。
刀鞘上镶嵌着细碎的宝石,在微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不仅美观,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防护作用。
这些宝石并非单纯为了装饰,它们经过特殊处理,硬度极高,当遭遇敌人兵器砍击时,能有效抵挡部分冲击力,保护刀身不受损伤。
虎卫们的盾牌也独具特色,呈圆形,盾面由多层牛皮鞣制而成,中间夹杂着铁片,坚韧异常。
在一次实战演练中,一名虎卫遭数名敌人围攻,他临危不乱,猛地挥动盾牌,铁钉划过敌人肌肤,瞬间带出几道血痕,敌人吃痛,攻势顿时一缓,为他争取到了反击的时机。
他们的背后,背着特制的强弩,弩身以精铁打造,结构精巧复杂,上面刻满了调节力度与准星的刻度,彰显着东川国精湛的制造工艺。这弩身的打造工艺传承了数代,匠师们不断改良创新,才使得其在保持强大威力的同时,操作愈发简便。
这支军团,如今不听从于任何高官指挥,只听从于一人调遣。
那人,正是二公主沈虞迩!
侯铭轩看到沈虞迩手中闪闪发光的绿色扳指,恍然大悟。
这扳指,早在五年多前,侯铭轩初入京都,在与沈虞迩初次见面时就注意到了。
彼时,城门前,阳光洒落,侯铭轩驾驶房车,因路况不熟加上一时疏忽,误冲撞了宫中车驾,瞬间引得周围一片哗然。
侍卫们迅速围拢过来,剑拔弩张,侯铭轩自知闯了大祸,忙不迭地想要致歉。就在这慌乱之际,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车驾中一位女子的手上,那便是沈虞迩。
只见她纤细的手指上戴着这枚扳指,在日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绿莹莹的,仿若裹挟着神秘的力量,侯铭轩只觉它精美异常,如同稀世珍宝,却未料到背后隐藏着如此惊天的权力。
后来在南陆大战的一次战后宴会上,酒过三巡,众人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沈虞迩或许是趁着微醺,又或许是觉得侯铭轩是个可信赖之人,拉着她走到一旁,悄声说道:“侯郎,你别看我平日里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也不像长公主那般武功高强,能在众人面前威风凛凛。可我呀,也是父皇的最终底牌。”
侯铭轩当时满脸疑惑,看着她手中把玩的酒杯,还打趣道:“你这小丫头,又在说什么胡话,莫不是醉了?”
沈虞迩却一脸认真,伸出戴着扳指的手指,在她眼前晃了晃,继续说道:“我这扳指,可不是一般的首饰,它能调动皇城兵马司的全部虎卫,优先度与虎符、玉玺相同,甚至凌驾于圣旨之上。”
侯铭轩听闻,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只当她是酒后戏言,笑着敷衍了几句,便没再将此事放在心上。
而后岁月流转,诸多琐事纷至沓来,这件事也就渐渐被他抛诸心头,这才惊觉,当初她所言竟是真的。
如今,局势危急,生死一线,侯铭轩望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虎卫,又瞥见沈虞迩手中那熟悉的扳指,往昔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这才惊觉,当初她所言竟是真的。
沈皇这算是留了后事底牌,让沈虞迩在京都大乱时将此底牌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