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听闻兽圈内的动静,又瞧见军方的大阵仗,心中便如同明镜一般,立刻察觉到侯铭轩此番定是要做大事。
于是,田间劳作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正在家中操持家务的妇女们也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问询。
一时间,村口、小道上人头攒动,大家的脸上或是带着焦急,或是满是关切,脚步匆匆却又略带沉重。
人群中,年轻力壮的小伙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跃跃欲试。
阿福,村里有名的热心肠,平日里谁家有个重活累活,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帮忙。
此刻,他紧攥着衣角,心中暗暗想着:“侯大人平日待咱们恩重如山,如今他要上战场,我怎能袖手旁观。”
旁边的大壮,身材魁梧,他平日里话不多,但此刻也忍不住开口:“俺有力气,要是能跟着侯大人一起去,定能帮上大忙。”
另一边,几位上了年纪的老者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来。
李大爷,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
他微微眯着眼,看着眼前的阵仗,心中满是担忧:“侯大人这一去,可真是凶多吉少啊,老天爷可得保佑他。”
张二爷则不停地摇头叹气:“咱们村能有今天,全靠侯大人,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可咋活啊。”
妇女们也没闲着,她们拉着孩子,眼中满是担忧。
春婶,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干粮,她天不亮就起床,在灶台上忙活着,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白面都拿了出来,精心蒸出一笼笼又白又软的馒头,此刻,她红着眼眶,将馒头一股脑地塞给侯铭轩,嘴里念叨着:“侯大人,这些您带着路上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旁边的梅嫂,平日里就擅长晾晒草药,她把家中积攒的各种草药翻了个遍,挑出最管用的,用布包好,递给侯铭轩:“侯大人,这草药能以备不时之需,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侯铭轩见众人前来,心中满是感慨。
他望着这些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往昔与村民们一同劳作、为村子发展谋划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现。
他深吸一口气,将率皇命前往南方边境率军打仗之事如实相告。
村长听闻,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慌乱与不舍,但很快,他便强自镇定下来。他上前一步,粗糙的双手紧紧握住侯铭轩的手。
那双手上布满了老茧,仿佛在诉说着一生的操劳。
村长的眼中含泪,声音颤抖地说道:“侯大人,您这些年为我们村子付出太多啦!您带来了新技术,让咱们的庄稼年年丰收;您帮着建学堂,让村里的娃子们有了盼头;还有医疗所,救了多少人的命啊!如今您又要奔赴沙场,这一去,山高水远,战火纷飞,您一定要平安归来啊!咱全村老小都盼着您呢!”
众村民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满是关切与不舍。
“侯大人,您就是咱们的大恩人,可千万不能出事啊!”“是啊,南方那战事听起来就凶险万分,您得多加小心!”
大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饱含着浓浓的情谊。
得知侯铭轩此去行程凶险,甚至九死一生,不少村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情感,开始痛哭流涕。
有年轻的后生,此刻握紧双拳,额头上青筋暴起,恨不能即刻披上战甲,一同前往,为侯铭轩保驾护航。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脚步蹒跚地走到侯铭轩面前,老泪纵横,浑浊的眼中满是担忧与祈愿,口中喃喃祈祷:“老天爷啊,您可要保佑侯大人平平安安呐,他是咱们的福星啊!”
妇女们则拉着孩子,将家中精心准备的干粮一股脑地拍给侯铭轩,嘴里念叨着:“侯大人,这些您带着路上吃,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侯铭轩一一谢过,眼眶微红,他望着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心中似有一股暖流涌动,又似被重重的责任填满。
他暗暗发誓,定要凯旋而归,不负众人所托,要用胜利为这片土地带来长久的安宁,回报村民们的深情厚谊。
侯铭轩怀着满腔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潭西村村民们的深深牵挂,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片温暖的土地。
他走进房车,带领着随行的队伍,踏上了赶赴南方边境的漫长征途。
路途之中,侯铭轩频频遭遇意外的“打扰”。
他多次接到六王爷沈楚江的密信,起初,基于过往对这位王爷的印象,侯铭轩并未太过在意。
沈楚江平日里总是一副韬光养晦的模样,醉心于诗画之间,常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在各种风雅集会中抛头露面,给世人留下的是无心帝位、逍遥自在的印象。
侯铭轩也理所当然地只当他是个寄情山水、远离朝堂纷争的清闲王爷,所以对这些信件,只是随意地看过便放在一旁。
然而,最近几日情况却急转直下,那接连来的信件,如同一波波汹涌的暗流,让侯铭轩心生警惕。
信中的内容愈发露骨,沈楚江多次直白拉拢招募,言辞恳切得近乎肉麻。
他大谈特谈兄弟情义,回忆往昔在一些宴会上与侯铭轩的偶然碰面,将那些短暂的交集描绘得好似生死之交般刻骨铭心;又大肆渲染未来的荣华富贵,承诺只要侯铭轩肯与他携手,高官厚禄、金银财宝应有尽有,妄图用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打动侯铭轩,让他为己所用。
侯铭轩看完一封又一封这样的信后,眉头紧皱,心中满是鄙夷。
老子不差钱!
他深知此人野心勃勃、心怀不轨,表面的风平浪静下隐藏着的是翻云覆雨的手段。
当下,侯铭轩对这些信件置之不理,没有给予任何回应,随手便将信件烧尽,以免日后成为证据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