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朱雀街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迎亲队伍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缓缓向着皇宫前进,一步一步迈向这场婚礼的高潮。
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头,睁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小脸蛋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
他们的小手紧紧地抓着父亲的头发,身体前倾,似乎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看清花轿里的秘密。
其中一个小男孩,奶声奶气地喊道:“爹爹,我要看新娘子,新娘子是不是像仙女一样漂亮呀?”父亲笑着回答:
“那当然啦,二公主可是咱们东川国最美的姑娘,今天侯将军可真是有福气。不过,现在新娘子还没在轿子上,你瞧队伍最前面的那俊朗公子,正是我同你提过的侯英雄。他现在,正是要去接上新娘呢。”
男孩似懂非懂,开心笑着。
年轻人们兴奋地呼喊着,挥舞着手中的红色手帕,手帕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
一个年轻的后生,扯着嗓子大声叫嚷:“侯将军和二公主这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今日这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旁边的同伴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往后咱东川国有侯将军和公主坐镇,肯定更加繁荣昌盛!”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活力,仿佛要把这份喜悦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老人们则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欣慰与祝福,口中念念有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合十,虔诚地低语:“老天爷保佑,让侯将军和二公主百年好合,夫妻恩爱,也愿咱们东川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啊。”
周围的老人纷纷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之中。
沿途百姓一边接着从大轿子中不断洒出的红包雨,一边感叹这阵仗之大。
红包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人们纷纷伸出手,在空中争抢。
一个年轻的媳妇,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一个红包,兴奋得跳了起来:“哎呀,我抢到啦!这可是侯将军和公主的喜气,今年咱家肯定顺顺利利!”
旁边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着急地喊:“娘,我也要红包!”媳妇笑着把红包塞到孩子手里,孩子紧紧攥着,脸上乐开了花。
还有几人评价起了乐队的水平,一位略通音律的老者,微微闭着眼睛,侧耳倾听,点头称赞:“这乐队奏得妙啊,锣鼓喧天,唢呐嘹亮,二胡悠扬,配合得恰到好处,听得人心里欢喜。”
越来越多百姓自发跟在队尾,替这场迎亲壮大声势。
人群中有个小贩,平日里走街串巷卖些小玩意儿,此刻也放下担子,加入队伍,他笑着说:“这么喜庆的事儿,我可得跟着凑凑热闹,沾沾喜气。”
一路上,无数人都在喊着:“侯将军百年好合”、“侯诗仙新婚快乐”、“侯神探一生幸福”、“侯掌柜日进斗金”、“侯公爵步步高升”。
除了这些,什么“侯评委”、“侯英雄”、“侯勇士”都出来了。
听着听着,连侯铭轩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自己竟然有如此多外号称呼。也难怪,这十年中,自己在先帝沈诏硫手下,倒是什么活事都曾接过,什么行业都接触过。
有一回,城中诗会缺个评委,自己被临时拉去充数,凭借着对诗词的独特见解,评出的佳作让众人信服,自那以后,便有了“侯评委”的名号;又一次,城里发生离奇盗窃案,官府束手无策,自己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抽丝剥茧,找出真凶,“侯神探”的称呼也就此传开;还曾在天阙阁势大时,帮着一位落魄商人重整生意,出谋划策,让他的店铺起死回生,“侯掌柜”的名号也在商界流传开来;至于“侯公爵”,那是因立下赫赫战功,女帝破格封赏。
当迎亲队伍行至一座宏伟的石桥时,按照习俗,侯铭轩需下马,率领众人步行过桥。
这座石桥名为“万安桥”,寓意着新人婚后生活平安顺遂,万事无忧。
石桥横跨在一条清澈的河流之上,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水中游鱼嬉戏,偶尔跃出水面,似在与人们一同欢庆。
桥身由巨大的青石砌成,每一块青石都打磨得光滑平整,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
桥栏上雕刻着各种神话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昂首,瑞气环绕,它身上的鳞片一片一片清晰可见,仿佛在散发着神秘的光芒;貔貅张牙舞爪,守护着一方安宁,它的爪子锋利无比,让人望而生畏;还有龙、凤等吉祥神兽,形态各异,精美绝伦,龙的龙须随风飘动,凤的尾羽绚丽多彩。
侯铭轩下马后,稳步走上石桥,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他身后的迎亲队伍整齐有序地跟随着。
此时,乐师们吹奏起了舒缓而庄重的乐曲,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让人不禁沉浸在这神圣而美好的氛围之中。
侯铭轩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想着即将与沈虞迩共度的余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神愈发坚定,向着皇宫的方向,大步走去。
过了石桥,再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巷,便抵达了宫城附近,很快就能见到公主的宫殿华月宫。
这条小巷平日里少有人至,狭窄而静谧,青石板路的缝隙间偶尔长出几株嫩草,两侧的房屋多是些陈旧的民居,门窗紧闭,透着几分古朴与落寞。
今日却因这场大婚而变得热闹非凡,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小巷两旁的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此时正值花期,藤蔓上点缀着一朵朵紫色的小花,花朵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地散布着,微风拂过,轻轻摇曳,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这香气丝丝缕缕飘散在空中,为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清新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