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铭轩如今身处诏狱,阴森潮湿的隔间将他困于其中。
多日以来,他不断借助老狱卒和看望之人向外界联络,虽身在狱中,却也知晓京都近期发生的一切大事小情。
即便深陷囹圄,心中也在暗自谋划着破局之法,只是当下局势混乱如麻,让他一时难以寻得头绪。
在这暗无天日的诏狱之中,侯铭轩并非孤立无援,偶尔也会与其他囚犯有些交集。
隔壁囚室关着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因得罪权贵被诬陷下狱。
老者身形佝偻,目光却透着几分坚毅,常与侯铭轩隔着墙壁低语,分享着自己在江湖中的见闻。
“侯将军,老身曾听闻,在那遥远的西域,有一神秘门派,其武功路数诡异非常,能以音波伤人……”
老者的话语,倒是为侯铭轩打开了一扇了解外界奇闻的窗,通过后续闻讯,侯铭轩对于天下门派分部、类别甚至等级都有所了解。
还有一回,狱中一位年轻气盛的囚犯,因不堪狱卒欺凌,奋起反抗,却被打得遍体鳞伤。
侯铭轩见状,心中不忍,利用自己昔日威望,喝止了狱卒的暴行。
“你们莫要太过分,同为阶下囚,何必苦苦相逼!”
狱卒们摄于侯铭轩威名,虽心有不甘,却也暂时收手。
此后,那年轻囚犯对侯铭轩感恩戴德,时常帮他留意狱中的风吹草动,若有狱卒私下议论朝堂之事,便第一时间告知侯铭轩,成为他在狱中获取信息的一条隐秘渠道。
二公主沈虞迩如今被禁足在宫殿之中,宛如一只被折断羽翼的金丝雀。
宫殿外层层守卫,如铜墙铁壁般隔绝了她与外界的联系。
她每日满心忧虑着侯铭轩的安危,以及东川国这摇摇欲坠的朝堂局势。
贴身宫女外出后,她几次试图传信出去,探寻消息,却都被守卫无情拦下,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盼望着转机出现。
就连长公主沈琉璃多年苦心经营的幕后势力,也在太子党的步步紧逼下被逐渐架空,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沈琉璃,这位聪慧过人、心怀家国的女子,曾暗中培植了多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为东川国的稳定默默付出。
她效仿沈皇的七十七子窥天楼,麾下有一群能人异士,有的擅长情报收集,能在江湖与朝堂的暗流中精准捕捉关键信息;有的精通谋略,为长公主出谋划策,应对各方危机。
起初,太子党暗中盯上了长公主的情报网。
他们派遣奸细,伪装成普通百姓,混入情报人员常出没的市井酒馆、茶楼等地,试图探听消息来源。
这些奸细极为狡猾,凭借着精湛演技,与情报人员套近乎,逐步摸清了部分联络据点。
随后,太子党发动突袭,一夜之间,多个情报据点被捣毁,众多情报人员被捕,生死不明。
紧接着,针对长公主的谋士团队,太子党采取威逼利诱之策。
他们故技重施,就像招揽七十七子窥天楼成员那般,向一些谋士抛出高官厚禄的诱惑,部分意志不坚者心生动摇。
这一进程,较为顺利。
一位跟随长公主多年的谋士,家中突遭变故,急需钱财周转,太子党借机送上巨额黄金,以助其解燃眉之急为幌子,劝他倒戈。
那谋士内心挣扎许久,最终在威逼利诱下,背叛了长公主,将诸多机密谋略透露出去,使得长公主后续行动屡屡受挫。
不仅如此,太子党还在朝堂上对长公主势力进行打压。
楚国公、蒋国公、甚至御史大夫刘成,这位曾经所有人都认为是太子党的大吏,被挖掘出真实身份后,遭遇非人折磨。
但凡有官员与长公主走得近,便会被弹劾,以莫须有的罪名降职或流放。
一位刚正不阿的侍郎,因在朝堂上为长公主说了几句公道话,便被太子党诬陷贪污,证据虽漏洞百出,却在朝堂的权力倾轧下,含冤被罢官。
如此种种,使得长公主的势力如无根之萍,难以施展拳脚。
如今,莫说沈琉璃,哪怕是如今的沈皇沈诏硫,面对满朝强臣,也没有太好办法。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决策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先前尚能制衡太子党、丞相党派的楚国公一派,如今大势已去。
在太子党的蓄意打压下,楚国公及夫人早已失踪。
至于楚国公的心腹,包括工部尚书邓千丘及与其近来投靠的刑部尚书赵善守,先是被诬陷弹劾,职权被夺,威望受损。
紧接着,楚国公的小舅子,青龙将军手下副将都被夺去兵权,形势岌岌可危。
至于沈诏硫,连自己手下本应只听命皇权一人的七十七子窥天楼,也多半落入废太子手中。
那些曾忠心耿耿的楼中弟子,迫于种种原因,威逼胁迫,无奈屈从。
他们本该掌握在沈皇手中的全家性命,被废太子抢先一步悉数控制下来。
连沈皇都不得不感叹,他这儿子,当真有些手段。
沈佟年在朝堂之上长袖善舞,拉拢权臣,培植党羽;在江湖之中,他也暗通各方势力,为己所用。
他深知权力的游戏规则,步步为营,精心布局,甚至刻意暴露自己所谓的缺点,让人放松警惕,一点点蚕食着对手的势力范围,将东川国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当然,在沈佟年操作一切时,除了宰相等高官扶持,他的生母皇后郭氏为了扶持儿子上位,完成大业,在其中亦是依靠母族势力帮他出了极大的力量。
郭氏一族,在东川国根基深厚,族中子弟多在军中、朝堂任职。
他们为沈佟年提供兵力、财力支持,协助他铲除异己。
郭氏更是在后宫之中,利用皇后的尊荣与威严,打压其他妃嫔,为沈佟年争取更多的资源与话语权,让他在这场权力之争中占尽先机。
若是愿意,沈皇倒是可以全部免官罢职,甚至打开屠刀,以雷霆手段肃清朝堂。
可后果,便是东川国朝廷瘫痪,彻底陷入内乱。
一旦如此,政令不通,边疆无兵可守,各地官员争权夺利,百姓生活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失了民心,没了皇威,风险太大,不可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