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凑近,仔细检查每一处金线绣纹,那些金线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勾勒出龙凤呈祥、麒麟献瑞等吉祥图案。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感受着绣纹的平整度,逐寸查看有无脱线的细微迹象,哪怕是最隐蔽的角落也绝不放过。
目光又移向红宝石与美玉镶嵌之处,红宝石红得鲜艳夺目,如燃烧的炭火,美玉温润通透,一看便知是顶好的品质。
他轻轻按压,检查其是否牢固,反复确认有无松动,若是在大婚途中掉落,那可是莫大的尴尬。
金冠置于一旁的托盘之上,侯铭轩拿起金冠,细细端详,金冠上的明珠颗颗硕大圆润,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光洁透亮得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珠帘由无数晶莹剔透的小珠子串成,他轻轻拨弄,查看珠帘是否顺滑,确保走动时不会出现缠绕打结的窘况。
同时,他还将提前准备好的给公主的定情信物——一枚雕琢精美的玉镯,拿在手中反复端详。
玉镯选用的是稀世的羊脂白玉,质地温润,仿若凝脂,触手生温,镯身雕刻着象征着他们二人爱情的并蒂莲花图案,花瓣娇艳欲滴,栩栩如生。
那莲花每一片花瓣的纹理都清晰细腻,是工匠耗费数月心血精心雕琢而成。他轻轻抚摸着玉镯,眼中满是柔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沈虞迩戴上它时的欣喜模样。
他似乎看到沈虞迩伸出纤细的手腕,玉镯缓缓套上,衬得她的肌肤更加白皙如雪,沈虞迩眼中流露出的惊喜与感动,以及那一抹羞涩的红晕,都让侯铭轩的心愈发柔软。
而后,他召集迎亲队伍的各个头领,包括轿夫首领、乐师班主、护卫队长等,进行最后的叮嘱。
侯铭轩端坐在正厅之上,身姿挺拔,神情庄重。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声音洪亮有力:“今日迎亲,关乎侯府与皇室的颜面,务必各司其职,不得有丝毫差错。”
说罢,他看向轿夫首领,“轿夫们,回程时抬轿要平稳,步伐需一致,从侯府到皇宫这一路,道路或有崎岖,务必小心谨慎,不可颠簸了公主。”
轿夫首领赶忙抱拳领命,大声应道:“侯爷放心,兄弟们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让公主受半分委屈!”
侯铭轩微微点头,又转向乐师班主,“乐师们,演奏要欢快,曲调不能乱,要用你们的音律为今日的喜事添彩,让整个都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乐师班主鞠躬行礼,承诺道:“侯爷,我等定当奏出最美妙的乐章,奏响这大婚的欢歌。”
最后,他看向护卫队长叶蓬举,“护卫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护我迎亲队伍周全。这一路上,人多眼杂,难免有意外发生,务必时刻警惕,若有谁出了纰漏,军法处置!”
护卫队长叶蓬举“唰”地一下站直身子,高声回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保迎亲队伍平安无事!”众人齐声领命,声音响彻云霄,个个神情肃穆,深知责任重大。
一切准备就绪,侯铭轩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出府邸,来到整装待发的迎亲队伍前。
此时的他,心中既有即将迎娶心爱之人的激动与期待,又有着对迎亲过程诸多环节的谨慎与忐忑。
他微微握紧双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今日的迎亲成为东川国历史上最完美、最令人难忘的盛事。
迎亲的队伍早已在府外整装待发,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队伍前列,旗帜飘扬,红绸舞动,仿若一片红色的海洋在微风中翻滚。旗面上绣着的金色图案,有龙凤翱翔、牡丹绽放,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尽显尊贵与喜庆。
按照东川国的习俗,迎亲需在辰时出发,取其朝气蓬勃、阳气旺盛之意。
此时,旭日东升,金色的阳光洒在迎亲队伍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愈发显得威风凛凛。
阳光穿透云层,一道道光束倾斜而下,照亮了队伍中的每一个角落,让那些精美的装饰、鲜亮的服饰更加耀眼。
侯铭轩入乡随俗,今日不开房车,只骑马。
他身着华丽无比的新郎服饰,红袍加身,昂首阔步,气宇轩昂地走向自己的爱马。
那名为“白罡”的匹马亦是神骏非凡,通体枣红,毛色油亮,宛如燃烧的炭火。
侯铭轩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潇洒,一气呵成,带起一阵微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
他轻轻一抖缰绳,马儿嘶鸣一声,声音高亢嘹亮,划破长空,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前走去,迎亲队伍也随之缓缓启程。
至于后面轿子中,坐着赵星和苏莞,以及满满一整车的红包,二人负责沿途分发。
赵星身着粉色新衣,面容娇俏,手中紧紧握着一大把红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时不时探出头来,看看队伍前行的进度。
苏莞则文静许多,她身着淡紫色长裙,温婉可人,仔细整理着红包,确保每一个都包得严实精美,嘴里还轻声念叨着:“可不能漏了哪家孩子的红包,得让大家都沾沾侯爷和公主的喜气。”
侯铭轩身前开道的是曾经镇守东西南北百万精锐的四方将军,三皇子沈凤清与四大将领同行开道,给足了侯铭轩这位”常务副皇帝”牌面。
为首的是几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鬃毛修剪得整整齐齐,油光水滑,宛如上等的丝绸。
马头上佩戴着华丽的红色绸缎制成的头饰,金色的丝线在其中交织穿梭,绣出精美的花纹,还镶嵌着小巧玲珑的宝石。
随着马儿的走动,头饰轻轻晃动,可堪五彩斑斓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