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双管齐下,粮食产量如同雨后春笋,逐年迅猛攀升。
曾经在灾年里只能望着干裂土地、忍饥挨饿的农民们,如今家中谷仓渐满,囤满了黄澄澄的谷物,他们粗糙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灿烂笑容,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丰收的喜悦。
集市上,更是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摆满了各个摊位。
侯铭轩的有灵作物自愿让出半数席位,供给农民们售卖更为天然的蔬果。
清晨的集市,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上,映照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鲜嫩翠绿的蔬菜,颗颗饱满的谷物,还有那色泽诱人的水果,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机。
年轻的商贩王二,每日清晨便推着装满新鲜蔬果的板车来到集市,那板车被擦得锃亮,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王二身材壮实,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刚把板车停稳,便扯着嗓子吆喝:“刚摘的黄瓜嘞,脆甜爽口,大家快来尝尝!”
他的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不少顾客围拢过来。
一位大嫂走上前,拿起一根黄瓜,仔细端详着,问道:“小伙儿,这黄瓜咋卖?”王二笑着回答:“大嫂,俺这黄瓜新鲜着呢,三文钱一斤,您要是多买点儿,还能便宜点儿。”
大嫂皱了皱眉头,佯装不满地说:“哟,小伙儿,你这价格可不便宜啊,那边儿摊位才卖两文半呢。”
王二挠了挠头,一脸憨厚地解释:“大嫂,您看俺这黄瓜,个个顶花带刺,又脆又甜,都是俺自家精心种的,和别家的可不一样。您要是诚心要,两文八,不能再少了。”
大嫂听了,又捏了捏黄瓜,感觉确实新鲜,便笑着说:“行,小伙儿,给我来三斤。”
王二麻利地称好黄瓜,递到大嫂手上,嘴里还不忘说着:“大嫂,您慢走,吃好了下次再来啊!”
周围的顾客看着这一幕,也纷纷挑选起自己心仪的蔬果。
得益于稳定的供应,物价平稳,百姓们再也无需为三餐发愁,口袋里有余钱购置些新衣、新物,生活愈发有滋有味。
文化领域同样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东川国举办了盛大的民俗文化节,这场文化盛宴由新任礼部尚书赵文渊精心策划筹备,旨在弘扬本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
赵文渊为了这场盛会,数月来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亲自挑选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协调各方资源,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臻于完美。
节日期间,京城的主广场上张灯结彩,彩绸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各地的传统技艺、舞蹈、戏曲纷纷登上华丽的舞台,一展风采。
南方水乡的水袖舞轻盈柔美,舞者们身姿婀娜,身着飘逸的罗裙,那罗裙上绣着精致的花鸟鱼虫图案,随着舞者的动作,仿若活了过来。
衣袖翻飞如彩云,悠扬的丝竹声悠悠响起,舞者们翩翩起舞,她们的身姿灵动,每一个旋转、每一次抬手,都仿佛带着无尽的诗意,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
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少人不禁跟着节奏轻轻摇摆身体。
北方的皮影戏更是栩栩如生,幕后的老艺人李师傅,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手指灵动得如同年轻人一般。
他坐在昏黄的灯光后,双手娴熟地操纵着精美的皮影人偶,那些人偶制作精良,色彩鲜艳,人物的表情、服饰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在李师傅的巧手下,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一一上演,《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们在小小的幕布上纵横驰骋,《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台下的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他们或蹲在最前排,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不时发出惊叹声,有的孩子甚至忍不住拍手叫好,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精彩绝伦的表演,不仅吸引了本国百姓沉浸其中,就连那些曾被东川国占领、心怀芥蒂的东西南北诸国臣民,也被深深吸引。
海外诸国中有一位来自咕嘎大陆某国,名叫阿米尔的年轻学者,原本带着对东川国统治的抵触与不满。
他不远万里来到东川国,就是想探寻本国文化被压抑的“真相”,试图寻找反抗的契机。
但在观看了文化节后,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站在人群之中,望着舞台上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绽放光芒,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逐渐变为惊讶,再到后来的动容。
他看到南方水袖舞与北方皮影戏同台竞技,舞者与艺人相互欣赏、切磋技艺;看到东川国的学者们对他国文化展现出的浓厚兴趣,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看到台下观众不论来自何方,都能为一场精彩表演欢呼鼓掌,那份纯粹的热情让他动容。
他深深感受到了东川国的包容与开放,这种包容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渗透在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交流之中。
阿米尔开始主动与东川国的学者交流,起初,他还有些拘谨,言语间带着几分试探。
但东川国的学者们热情地回应他,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与他分享文化传承的经验与心得。在一次次深入的探讨中,阿米尔逐渐认识到和平共处、携手共进才是正途。
他不禁感叹道:“我曾以为东川国的统治是对我们文化的禁锢,可如今亲眼所见,才明白是我狭隘了。在这里,文化没有国界,没有高低之分,每一种传统都被珍视,每一个民族都能自由地展现自我。这场文化节,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封闭已久的门,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不同文化交织碰撞出的绚烂火花。原来,携手同行能创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美好,我们真的不该被偏见蒙蔽双眼,错失共同成长的机遇。”
此后,阿米尔彻底放下了成见,他频繁穿梭于各国之间,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将在东川国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传递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与团结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