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这边已经得到了青城山道门的支持,而早就开始经营的李泰已经把计划步入下一个阶段了。
在沈长青不在的这几个月,密宗已经在长安城扎稳了脚跟,他们做的基本上就是和沈长青同样的事情,只是方法和途径略有不同。
长青观通过帮人占卜来吸引香客们源源不断的来此,而密宗佛门则是通过平安符、健康符这种的来吸引香客,收获信徒。
而且效果也非常的不错,毕竟他们也不是主要靠这个赚钱,真正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香火之力可比那银子金贵的多的多。
所以他们采用的也是香客们自愿上香,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
而且你求的是什么到时候密宗的大师就会给你什么样的符。
除此之外,李泰还趁着沈长青不在的这段时间收购了许多的酒楼。
没错,他也要开始做生意了!
因为他发现沈长青做生意赚的钱真的是太多了,多到让所有世家都眼红的地步,而且之前通过成都府的一些眼线,他也得知了沈长青在那边短短三个月成立的产业,所积累的财富远远的超过了长安这边。
而且李泰开动脑筋想了想,现在沈长青还只有这些,如果日后把那些产业全部都扩张开来,再通过大量的财富把上下游的渠道全部都掌控在手中,那到时候不管是进军哪一道,那里的世家们都扛不住。
因为这些模式真的都太强了!
强到了除了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这一种办法之外,再无他法。
所以李泰就寻思着自己也得搞一个大唐从来没有的赚钱的方法,否则去跟在沈长青的后面做生意,那岂不是拾人牙慧,如此一来根本没有超过沈长青的希望。
然后他就这样苦思冥想了两个月的时间,最后还真叫他给想到了!
这是一个绝佳的可以捞钱的方法,而且一旦成功,后续的收益也会源源不断,这样完全就是开创了大唐的先河。
这种把旧有的生意模式添加一些元素变成崭新的生意模式,李泰光是想一想就有些不能自已。
不过单单是凭着做生意李泰还是觉得自己很难超越沈长青,于是最近他又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李泰来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脸上无悲无喜,自从融合了松赞干布的残魂之后,他已经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
变得更加沉稳,更加有定力。
“我那愚蠢的哥哥已经失势了,现在就剩下我们了沈道长,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究竟是你能把我那年龄尚浅的弟弟扶起来,还是我能够先你们一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此时长青观之内依旧一片其乐融融,大家准备好了欢迎沈长青的宴席,东篱、白夫人也早早来到了此处,毕竟这么长时间没有见沈长青了,就算是再忙也得回来看一看。
而且这一次东篱还特意把李彦允也带了过来。
李彦允也就是那个在十里庄烤鸭一号店内说书的书生,曾经帮助烤鸭店说过话,后来由于仰慕沈长青,所以便应聘到一号店,做了一个说书的。
而且他在一号店说书讲的大多都是关于沈长青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来源又是他去城隍庙听来的。
若说这长安城内谁去城隍庙去的最多,除了原本就住在城隍庙里的城隍神以及手下的一众阴神之外,就当属李彦允了。
因为城隍庙彼此之间消息相互流通的飞快,所以李彦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那边进进货,长安城隍神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像成都府的城隍神询问一下沈道长最近都做了些什么。
等到他知道之后,便会将这故事讲给手下的众阴神听,而此时李彦允也会过来。
等李彦允听完这些故事之后就会回到一号店之内,把这些讲给来吃饭的食客听。
所以沈长青在刚回来的时候,在长安城门口的那些百姓们都一个个的心怀着期待和憧憬。
他们也想吃火锅,他们也想穿羽绒服,他们也想吃辣鸭脖。
当然他们说的也都是那些沈长青做过的能够公开的事情,像是从青城山上把人家的妖怪都带回来,这种事情他压根没有说。
而且还有沈长青的手下其实有很多妖怪的事情,他也没有说。
除了那些百姓们之外,还有很多世家以及李世民亲自派来的人也经常会来这边听一听,因为他们也想知道沈长青做过什么事情,而那些世家越听心中就越觉得绝望,沈长青的想象力太天马行空了,根本让人琢磨不透。
但是他们又不能就此坐以待毙,所以才搞出了那些猪肉自助餐,大唐披萨,大唐汉堡包的产品来。
而李彦允也为沈长青的归来特意创作了一个作品。
那就是把沈长青去成都府之后做的所有的事情,百姓们对他的看法浓缩起来再讲一遍。
因为他觉得这非常符合今天的气氛,而且他把这个提议和东篱一说,东篱当场就同意了。
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节目来进行表演。
而他们一共准备了好几个节目。
作为开场,李彦允在大家吃饭的时候登台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又说了几句漂亮话,紧接着便开始了他的节目。
“这一次我们要说的主人公有些特殊,虽然我以前总讲这个名字,但他的光辉事迹就仿佛永远都说不完,每一次讲述都能够引来高朋满座,每一次讲述都能够引来满堂喝彩,每一次讲述都能够让人热血澎湃,所以大家可以告诉我他的名字是什么吗?”
“沈长青!”底下的人一个个扯着嗓子喊着。
只有沈长青心中有一些尴尬。
这也太羞耻了,怎么这家伙上来就讲自己呢?
以前在一号店听他说书讲自己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尴尬啊,当时在楼上还听的挺美的。
但是很显然除了自己之外,大家的兴致都挺高的,于是沈长青也只好坐在那里,开始听对方慢慢的讲述自己在成都府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