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潘多拉魔盒
慎思量2025-11-16 12:052,511

“天明,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有顾虑?”

卢源见李天明迟迟不说话,心下也有些疑惑。

他前段时间特意去了趟海南,重点考察了那边的房地产行业,不敢说自己是个内行,但多少还是了解了一些。

这个行业,在他看来,虽然算不上暴利,但绝对有得赚。

尤其是对于大城市来说,住房一直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就那海城的那些老城区来说,很多人家都是两代,三代,甚至还有四代同堂的。

少的五六口,多的八九口,甚至还有十几口人挤在一起住的。

建国初年,民间还允许私人房屋买卖,后来为了某些原因,直接将其彻底关死了,改成了用人单位分配福利住房。

可是,经过这么多年,到现在哪里还有多余的房屋用于分配啊!

效益好的企业,还能自筹资金,给工人们建新的福利房,那些效益不好,或者干脆两年亏损,还要指望着当地财政补贴的企业,别说建福利房了,能保障工人们的工资,就算不错的了。

如果开放房地产行业,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由私人资本承担这项民生工程,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还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掉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当然了,普通人购置住房,经济上肯定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至少这是一个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

在卢源看来,面向算得上是两全其美,李天明的反应,实在是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丁主任,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明天咱们再继续谈!”

丁瑾知道,接下来卢源和李天明的对话,不方便他听到,连忙起身告辞。

“现在能说了吧?”

卢源看出了李天明心存顾虑,这才让丁瑾回避了。

“卢书记,您去海南考察,那边经营房地产生意的,都是谁?”

“基本上都是香江那边的资本,有霍家,有李家,还有包家,怎么?你是对他们不放心?”

李天明苦笑道:“我可没这么说。”

卢源提到的这几家,基本上都是政府请来,参与内地经济建设的,李天明哪里有资格评价。

“别卖关子,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既然卢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天明也就不藏着掖着的了。

他是经历过房地产黄金期的,从90年代中期,一直到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将近30年的黄金时期,这在全世界也是不曾有过的现象。

可是在这个房地产的黄金年代里,所发生的一切,可并不像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光鲜。

特别是那位许老板的地产金融帝国崩塌以后,更是将这个行业内部存在着的肮脏暴露无遗。

国家的金融系统留下了一堆烂账,普通老百姓花光一辈子的积蓄,买下的房子烂尾,各种乱象千奇百怪,最后资本卷钱跑路,将烂摊子扔给了国家,还顺带着坑了无数老百姓,让他们求告无门。

李天明现在还记得,上一世曾在手机上刷到过的一个案例,几千号业主缴纳了购房款,结果等待了好几年,那个传说中的高档小区,只修了一个喷水池,地产商就跑路了。

而像这样的事,绝对不是个例。

一切的源头,说白了就是私人资本进入地产行业。

当然,不能说这个决策不好,就像卢源说的那样,分担了政府的工作压力,顺带着解决了一部分民生问题,减轻因为住房不足带来的社会矛盾。

关键在于行业管理。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以及后续的监督不到位的话,上一世出现的乱象,依然会再度发生。

放宽这个政策,就是在开启潘多拉魔盒,控制不住它,就要被它控制。

“卢书记,我有几个问题。”

“问!”

李天明这么磨磨蹭蹭的,等得卢源一阵心焦。

“如果我也进入这个行业的话,由我的公司开发建设的楼盘,定价权归谁?是我的公司自主定价,还是由政府调控?”

“当然不能把定价权完全交给你的公司,要是由你自主定价,那不全都乱套了嘛,到时候,你说一套房子100万,难道也由着你胡来?”

“好,政府调控的话,依据是什么?您也知道,即便是在海城,每个区的情况不一样,房屋的价值肯定会有所不同,并且,需求也不一样,这些都会导致房屋的价格有所波动。”

“这……”

卢源显然还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还有,由我的公司开发的楼盘,是要全部建设完成,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公开对外出售,还是可以在建设期间,就公开对外出售?”

“你说的是楼花?”

这次海南执行,卢源曾见过香江霍家的大公子,对方向他详细地介绍了香江房地产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了楼花。

所谓楼花,也就是指尚未竣工的商品房在施工阶段即推向市场预售。

香江那边的房地产行业最近这几年异常红火,买卖或炒楼花的大有人在,不过霍大公子也向卢源解释了,这种行为存在较大风险,包括发展商诚信问题、法律保护不足、烂尾楼及缩水楼等众多潜在问题。

“你说的这种情况,放在国内……行与不行,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在海城,暂时不行!”

“既然这样,楼盘在建设期间,一旦出现资金断流的情况,我该如何筹集资金?将所有的压力和风险都交给我来承担?还是说,到时候,银行会帮着解决?”

“银行……”

“银行一旦介入,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相信您已经了解过了,开发商卷钱跑路,丢下一堆烂尾楼的情况,在香江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这个……”

卢源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李天明所说的这种情况,他根本就没想过。

“银行一旦出现烂账,势必要牵连到各地的财政……”

“别说了!”

卢源赶紧打断了李天明的话,这些问题,只是想想都觉得一阵头大。

“卢书记,我说的这些,还只是皮毛,毕竟我也没涉足过这个领域,对里面的细情并不了解,但是,我说的问题,一旦放开限制,肯定会出现,而且,远比我说的更加严重。”

卢源点上了一支烟,他需要冷静一下。

“你既然考虑到了,那么你来说说,怎么解决?”

李天明两手一摊:“卢局,我不是经济学家,我懂的就是这么点儿皮毛,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规范市场,把规矩给定死了,全面施行政府监管,尤其是地方政府,哪里出问题,连带着当地的政府也一起追责,就算是这样,会不会出问题,我也不知道,至于规矩该怎么定……我不知道,您也别强人所难!”

卢源闻言怔愣了片刻,突然笑了,他也意识到,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了。

这么大的一件事,哪里是李天明能决定的。

本来卢源还想着公开招标呢,最好能把港资通过地产行业引入到海城。

现在听了李天明的分析,暂时还是先别动这个念头了。

“开放地产行业的事,我会把你说的这些问题,整理成材料,汇报给上级领导,但是,海城的旧城区改造,刻不容缓,你看看……能不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市场先不开放,咱们把事情给做了!”

李天明知道,卢源这是还没放弃让他来担这个责。

市政府的财政上是真的没钱了。

挑起这副担子,李天明倒是没意见,只不过,该怎么做……

“您得听我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