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一连三篇传世诗词流出,可想而知,后面那些诗词会有多么的尴尬。
尤其是白靖和江北二人各自写就的一首绝佳诗词,若是换作其他文会,必定会是被众人称赞之作,可是今日,却基本无人问津。
相比之下,倒是另有一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无他,此人也是三份作品一同入围,斩获二等奖!
虽然和于洋的魁首相比,这人要逊色得多,但这一人三奖的实力却不容小觑。
邱上章也不清楚,自己此番三奖齐获,会是多大的机缘。
……
八月十六,清晨一早,于洋站在凉州刺史府旁的大门口,若隐若现的黑眼圈,透露了于洋昨夜的生活不是那么平静。
当然,不要误会,这货只是因为昨夜在文会上喝的茶水太多,方才一夜难眠。
所以到了后半夜,于洋也就干脆不睡,因为今天他本就需要起个大早。
此次文会于洋下了大力气,当然,来的这上万人也没有白费于洋的这番努力,他们大多数都展现出了旁人难以相信的购买力,所以如今的凉州城,看上去已经要比往年繁荣的多。
而如今这凉州城既然已经走上正轨,于洋自然也没有再留下来的理由,所以今日,就是他回京之时。
而他之所以需要起个大早,无非是伤别离而已。
京城中有他的爱人,但这凉州城中,却遍布受他恩惠之人,为了防止此前京城外黄村口的事情再度发生,于洋早已经将命令下发,趁着夜色,轻装便行。
看了一眼依旧沉寂的凉州城,于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经过一夜的欢闹,此时正是她最寂静的时刻,但这一份寂静和于洋初入凉州城时所看到的死寂全然不同,现在的凉州城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
扭头朝一旁的潘闻看去,于洋淡然道:“朕就把这凉州城交给你了,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自己知道后果!”
潘闻匍匐在地,恭声说道:“臣明白。”
于洋也不去看他,大步向前,朝着城外走去。
此时他突然想起一首诗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嘴角一弯,于洋呢喃道:“朕可没有那温庭筠的悲意!”
穿过巷口,禁军大部分前些日子已经出城,只剩下蒙奇带着少部分人,在此等候。
“走吧。”
随意开口,结果于洋却看着周围这是来个禁军纹丝不动,诧异地问道:“怎么了?”
蒙奇开口道:“陛下,凉州城的百姓都来了。”
“嗯?”
于洋一愣,“不是说不要让你们把消息穿出去吗?而且朕怎么没有看到他们?”
“这消息不是臣等传的,陛下前些日子就开始朝城外调军,百姓们可能已经猜到陛下今日走。而且他们可能是猜到陛下不想闹出动静,所以百姓们都在屋中趴窗户呢。”
“趴窗户?”
于洋目光一转,看向最近的一处屋子,此时通过白色的窗纱,于洋隐约可以看见两个人影,一大一小,正看着自己。
心中微动,一夜未眠的黑眼圈莫名有些发涩,于洋轻笑一声:“走吧,咱们不赶快走,恐怕今天他们上班得迟到了。”
说着,于洋一马当先,朝着城外走去,王宽紧随其后。
蒙奇见状,也是立刻跟了上来,情况他已经告诉于洋,至于具体如何去做,那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随着于洋朝城外走去,自凉州刺史府开始,一道道人影从屋内走出,他们也不做声,只是默默地跟在于洋等人身后。
此时潘闻刚刚从地上爬起,看到这一幕后也没感到意外,这些日子他时不时也会去工坊,所以自然知道这些百姓的打算。
当然,于洋也会去工坊,甚至轮次数还要比潘闻多上一些,只不过那些工匠自不会当着于洋面说这些就是。
潘闻站在原地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跟过去,于洋回京,那他这个凉州刺史,可就得把这副担子给稳稳地挑起来。
转眼间,于洋一行人便临近凉州城门,此时城门早已开启,此先出城的禁军也在此处守候。
而蒙奇此时忍不住开口道:“陛下,百姓们还跟着呢。”
对此,于洋当然清楚,虽然他没有回头,但背后越来越密集的脚步声却是一直在他耳边回响,甚至随着人数的增多,于洋隐约间还能听到一些孩子的哭泣声,也不知是因为早起,还是有人离别。
思绪片刻,于洋站定,转身,回望。
此时只见数不清的百姓正站在于洋身后,当他们看见于洋回头后,竟是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
跪在最前面的那位老者莫立,于洋也认识,甚至已经算得上是熟悉。
但此时对面脸上的表情却是于洋从未见过的,那是一种特别的肃穆、沉重。
“草民莫立,携陛下所救地牢生者三万两千四百五十二人,亡魂一万三千二百八十五尊,恭送陛下回京!”
言出,长拜不起。
而随着莫立起头,自他身后之人也是如同浪潮一般,高声称颂。
“恭送陛下回京!”
“恭送陛下!”
……
此时这凉州城中,除土著百姓以外,还有上万名文人墨客。
昨夜的欢愉让他们沉醉,所以此时他们大多还处于梦乡之中,但如今这民音雷鸣响起,再没有一人能睡得着。
有些脾气暴躁的,自然是怒骂几声,甚至有人还推开房门想要大声呵斥,可那黑压压的人群,足以将一切不合的声音碾碎。
这些文人墨客,也没有一人胆敢在此时惹起众怒。
只不过他们心中有没有嘀咕“作秀”二字,就不是外人所能知晓的。
而孔封听着耳边响起的一阵阵喊声,却能够判断出,这些百姓是发自内腑的。
同时此前于洋入城后的所为,他也早已经打听清楚,那一桩桩为民之举,哪怕他背后有个圣人老祖,也忍不住想要惊叹。
此时他甚至忍不住开始回忆,上一位如此得民心的帝王,是多少年前来着?
……
听着耳边的山呼声,于洋深深地看了眼前百姓一眼,随后一言不发,翻身上马,径直离去。
不是他无情,而是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想要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