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这话有些重,所以哪怕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皇,军营中还是有不少的将士面露愤懑之色。
守在一旁的蒙奇见到这般模样,都不禁有些胆战心惊的感觉。
将军训斥将士固然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但这一切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将军能够服众!
但如今于洋所凭借的不过是他皇帝的身份,但实际上对这些将士而言,他们也只是畏惧这个身份,但对于洋本人没有任何的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于洋贸然训斥,是存在一定几率引起将士们的哗变!
不过对此,于洋这个当事人却丝毫不在意,他还在扯着嗓子吼道:“你们没听错!朕之所以从厢军中将你们挑选出来,而没有从民间征兵,并不是因为你们底子比他们好,只是为了省钱而已!
因为你们现在已经有了兵部的编制,相比于重新从民间征兵,直接调用你们是最省钱的选择,但却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陛下!”
见于洋一副自己点了一把火之后还不得劲,非要继续往上面浇油的作死劲,蒙奇实在是忍不住开口劝止,因为此时下方不少将士的脸上,已经有明显可见的愤怒之色。
若是于洋再煽个风,这火非得燃起来不可。
听见蒙奇开口,于洋却很淡然,因为即使对方不说,他也准备暂缓攻势。
“是不是觉得朕在胡说八道?那现在朕就让你们来回答朕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军人?”
听见于洋这个问题,虽然下方有不少嘈杂之声,但却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而在幽州厢军上首的霍敏此时却是朗声说道:“敢问陛下心中的答案可是此前那十二个字?”
霍敏是个胆子大的人,所以此时他不仅自己开口询问,甚至还让身边的幽州厢军和他一同发问,一时间他们这边的声音顿时将其他的嘈杂之音压下,成为场中的一股清流。
于洋循声望去,淡然道:“何人问的?可以上前来。”
霍敏闻言倒也不惧,径直上了点兵台,来到于洋面前问道:“敢问陛下心中答案,可是那‘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则必胜’十二字?”
“是也不是,”
于洋听见这个答案却是摇了摇头:“这是朕对新军的要求,但却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霍敏原本信心十足,听到于洋的回答后却是为之一愣。
暗自思索片刻后,他再度回答道:“能够保家卫国?”
对于这个答案,于洋依旧摇头:“这个答案虽然对,但却太过空泛。”
目光扫向下方,于洋开口道:“朕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一支军队的描述。
他们严格恪守纪律,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他们可以为了百姓而战、为了身后的国土而战!
哪怕是天寒地冻,哪怕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也不会后退一步!
即便是再困再饿,他们也不会侵占百姓的一丁点利益,若是条件不足,他们哪怕是睡在大街上,也不会进入百姓的屋中打扰。
即便是装备、供给全部劣于敌军,他们依旧敢战、能战、能胜!
百姓们也是因为这支军队的表现,将他们亲切地称呼为人民的子弟兵。
朕想问问大家,在这之前,有百姓因为你们是军人,就将你们当中他们的子弟兵,当做他们的亲人吗?”
沉默,原本极为聒噪的军营此时竟是神奇的安静了下来。
自家人明白自家事,除了那些将领之外,这些将士心中很清楚,他们之所以加入厢军,或许最初的时候是因为心中有着几分保家卫国的想法,但随着待在厢军中的时间增加,他们心中更多的还是为了那一份军饷。
甚至随着军饷的日益减少,他们都开始觉得自己为了那点钱卖命不值!
至于子弟兵一说,莫说是百姓,哪怕是他们自己也根本没有想过,在他们心中自己不过是一个混饭吃的而已,哪里有那么崇高的想法。
见将士们陷入沉默,于洋方才接着说道:“很好!至少你们还有自知之明,不会向朕吹嘘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现在朕来问你们,你们想要成为朕之前说的那种兵,想要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则必胜的军队吗?”
“想,想……”
回应声稀稀落落地传来,不过这些将士嘴上虽然这样说,但于洋可以从他们漫不经心地态度中看出,他们心底其实对于洋所说的这些十分地不以为然。
甚至于洋还能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像是在说一个“不”字。
一旁的蒙奇见状,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有想到这些厢军竟然如此不堪,面对皇帝的问话,竟然也如此怠慢。
而霍敏则是在一旁好整以暇,他想要看看这位此前还在长篇阔论的皇帝,准备说些什么来挽回局面。
于洋面对这种情况,倒也不恼,他淡然道:“你们有如此表现,朕其实并不意外,此前朕就已经说过,其实你们在朕眼中,并不合格!”
见于洋旧事重提,有些此前增援凉州城的厢军心底也是升起一阵火气,此时于洋的表现,可和那时的他完全不同。
“不过朕既然敢把你们招来,自然有训练你们的底气。”
于洋说着,瞥见王宽的身影后,话音一顿:“现在,听朕军令!点兵台左手边方阵排开,朕要求你们的邻边不能有你们原本厢军的战友!
时间以此香为准,若有超时或者未完成要求者,后果自负!”
随着于洋一声令下,一根较为纤细的香被早已经准备好的侍卫送上点兵台点燃。
于洋早已经试验过,这种香完全燃尽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用来给这些将士计时正好合适。
不过于洋自己虽然早有准备,但对这些将士而言,他这道军令可谓是突如其来,同时这道命令也让一众将士慌了神。
虽然他们心中对于洋的话进行诸多腹诽,可这军令如山,于洋下令他们自然是不敢不听。
不过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个命令的刁钻之处。
此前因为所属问题,这些来自各地的厢军本就是各自为营,这平均一营约莫两千人,本就占地不小,如今若是想要将之整合再打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时间整个军营中的将士大致可以分为两拨。
一拨是本来就在于洋左手边的,他们极为淡定的站在原地,等着右手边的那些将士来加入他们。
而另一拨,自然是在于洋右手边的将士,他们马不停蹄地朝着于洋左手边跑过去的同时,还得注意和自己军营的士卒分开,以免待会儿站在一起。
见到这幅景象,于洋淡然不动,倒是还在点兵台上的霍敏,则是直接从台上跳了下去,然后连忙向幽州厢军所在的军营靠近。
于洋的命令霍敏听的很清楚,他知道这个命令想要完成并不是那么简单,若是仍由将士自行汇聚的话,最后必然不可能完成于洋的要求。
所以在这段路上,霍敏也没闲着,在看到熟识的将领之后,他连忙向对方打招呼:“老张,快让崇州的兄弟过来,咱们混在一起。”
“老李,把昆州的兄弟也叫过来,咱们本来就在陛下左手边,混起来也方便。”
随着霍敏一通招呼,附近这几处军营迅速围拢,所以哪怕霍敏在路上耽误了会儿功夫,最后反倒是他们这里最为迅捷地组成了一个尚显混乱的方阵。
于洋见到这一幕,眼前一亮。
此前他还以为这人只是一个爱耍小聪明的将士而已,如今看来,似乎有点统兵之能。
一旁的蒙奇自然也看到这一幕,他走到于洋身边说道:“陛下,这人是个好苗子!在这种场合下还能不慌不忙,作出合理的安排,假以时日,至少是一方大将。”
于洋闻言微微颔首,“确实可以留意一下,不过现在不急,蒙爱卿,准备让禁军将士们动手吧。朕也得让这些人知道,何谓军令如山!”
蒙奇一怔,随后急声道:“陛下,难道您是要……这样会不会太狠了一些?”
于洋淡然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此前朕怎么还没看出,蒙爱卿竟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
“可是陛下,从这些厢军的反应来看,待会儿不能完成陛下命令的一定不少,若是陛下全杀了,实在是有伤天和啊!”
(⊙_⊙)?
于洋一愣:“什么全杀了?”
蒙奇也是一愣:“陛下您不是说‘军令如山’吗?这违抗军令,难道不准备杀头吗?”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