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早饭,长孙元媛看着昨天杨辰哲交给自己的玉牌,如今他们不在宫中,这玉牌倒是不用随身携带。
“陛下,这位悬一道长救了您一命,又帮我们炼制了这块玉牌,我们应该一起去谢谢他才是。”
杨辰哲一脸的不高兴,“谢他做什么?他让你出了这么多血!”
长孙元媛被他逗笑了,和他的命想比,自己只是出了两碗血还真的不算什么。
她有些撒娇的说道:“可是他在我眼里可是真正的救命恩人呐!你就当是陪我一起去感谢他一下,好不好?”
杨辰哲见她如此说,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可是他们到了悬一道长所住的院子的时候,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长孙元媛一脸诧异,“悬一道长走了?”
杨辰哲也没想到院子里会没人,就让小瑞子去问问晋王,是不是他让悬一道长离开了。
可是晋王却明确的表示,悬一道长并没有和自己辞行,也没有人来禀报他悬一道长走了,他还一直以为悬一道长在院子里呢。
杨辰哲皱眉,难道是昨日悬一道长和自己见完面就走了?可是自己也没说什么呀?
如果悬一道长还在的话,一定会明确的告诉他,就是见过了他之后,他才决定不辞而别的,他是真的怕了这个喜怒无常的皇帝陛下了!
“悬一道长居然走了……”长孙元媛有些失望,她其实还是希望能拐悬一道长回京的。
“算了,走了就走了吧。悬一道长是个出家人,恐怕也是住不惯王府。”杨辰哲想着昨天他见到院中清清冷冷的景象,也明白悬一的心并不在这。
长孙元媛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皇后娘娘,这里有封信。”木岚手里拿着一封信,从悬一道长之前住过的房间走了出来。
长孙元媛接过信,信封上署名是给自己的。
她看了看杨辰哲,见他没有什么表示,便当着他的面将信拆了开来。
“皇后娘娘,原谅贫道的不辞而别。贫道此行是根据上天的指引而来,今日见过了陛下,陛**上的迷情散已经全部解除,贫道此行的尘缘已了。”
“您托贫道做的玉牌,贫道已经交给了陛下,使用方法也与陛下一一说明。您与陛下皆是平安喜乐的命格,过了命中的这道坎,之后皆是一路坦途,请不用担心。”
“不过贫道还有一言,请皇后娘娘谨记,上天既然让您来到这里,您的前缘便已了。如今后遇到迷茫,请问问您的本心,本心所示,便是您的归处。”
长孙元媛看到最后一句话,心里一动,看来这位悬一道长真的知道自己的来历,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杨辰哲皱了皱眉,“前缘已了”?什么意思?
长孙元媛将信收好,她看了看杨辰哲的表情,恐他多想,便说道:“三郎,既然悬一道长走了,那我们就回吧。”
杨辰哲看着她,见她大大方方的看着自己,便将心里的事情压了压,笑着点了点头。不管前缘是什么,反应已经过去了,自己才是元娘的现在和将来。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长孙元媛没想到今年的年夜饭居然要在外面吃,而且照这种情况大朝会恐怕也是办不成了,也不知道洛阳如今怎么样了?
“元娘,想什么呢?”杨辰哲从身后抱住了她。
“我在想今年的除夕,我们如今在晋王这里,也不知道京中如何了。”
杨辰哲没想到她居然在想京中的情况,笑着说道:“那可真是凑巧,今日我收到了一封潘宏光寄来的信,我们一起看看?”
长孙元媛一听,眼前一亮,“潘大人已经平安到洛阳了?”
“嗯,他已经回洛阳了。”杨辰哲拿出自己收到的信。
当时他收到信的时候有些皱眉,这信厚厚一摞,根本就不符合潘宏光的性格,可是信又确实是之前保护潘宏光的暗卫送来的。
他当着长孙元媛的面将信打开,里面居然不是信纸,而是三封单独的信件。
杨辰哲挑了挑眉,这些信件里,只有一封是潘宏光写给自己的,其他两封都是给长孙元媛的。
“三郎,潘大人都写什么了?”长孙元媛期盼的看着他。
“喏,这有你两封信。”杨辰哲没有看长孙元媛的信,而是拆开了潘宏光的信。
“微臣启奏,如今臣已经回到了洛阳,彭城郡的事情已经解决,所有涉事官员都已经处罚,情节严重的也已经收押在彭城郡的牢房,等您回来后再做处理。”
“如今您久未归朝,虽然朝中事宜还在正常运作,不过人心却很是浮动。”
“尤其是您如今在晋王殿下那边,朝中已经传出了不好的传言,有人怀疑晋王扣押陛下是要造反。如果再得不到您的消息,恐怕他们就要纠集兵力去雁门郡救您了。”
“贤王那边表面上还没有什么动静,不过微臣私下里调查过,恐怕朝中已经有一部分人被其收买。微臣怀疑就是他们传出晋王要造反的谣言。”
“太后娘娘听说您出了事,已经从大福先寺赶回了宫中,如今宫中有太后娘娘坐镇,情况还算稳定。臣已经将暗卫悉数留在宫中,保护太后娘娘安全,请您放心。”
“不过微臣有一言,恳请陛下尽快回京,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您如果拖延的时间太久,臣实恐朝中会有人借机生事。”
杨辰哲越往下看越是皱眉,朝中果然是不太安生,自己真的要加快步伐了。
长孙元媛没有拆开自己的信,她已经看到了信封上的署名,一个是绿裳的,一个是袁方怡的。她现在还是比较在意潘大人的信,也不知道如今京城形势如何。
杨辰哲一抬眼就看到了长孙元媛担忧的神情,不自觉心中的烦闷就消失了一半。
“三郎,潘大人说了什么?”
杨辰哲也没打算隐瞒,见长孙元媛如此关心,倒也一五一十的将潘宏光心中所写的内容说了一遍。
长孙元媛听说太后已经回宫,心里松了一口气,她是有些担心怀孕的吴充华的,只是之前怕杨辰哲不高兴,就没有说出来。
可是前朝的事情可就不那么乐观了,贤王果然已经对前朝的官员下手,他们如今又不在京城,长孙元媛实在是有些为难。
杨辰哲见她有些紧张,连忙安慰,“元娘,你不用担心,只要我们动作够快,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长孙元媛皱眉的思考着,“如今我们的兵力够吗?”
“应该是够的,贤王虽然准备了多年,但是他既然没有放在明面上,就是他还没有准备好,这次我们提前查到了他,他匆忙动手,不会比我们好多少的。”
长孙元媛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希望他说的对吧。
“元娘,你相信我,这些我都与二皇兄商议过了,从我们两个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贤王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而我们可调动的兵力超过十万。”
“光是兵力上的悬殊他就弥补不了,更何况他的准备也不充足。”
“如今大隋境内国泰民安,他就算起兵,也不会有什么人支持他,他只能靠着自己如今筹集的兵力和粮草,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如果他真的打算起兵的话,肯定会失败。”
长孙元媛听着他的分析,渐渐的信了他的话。
“元娘,本来这次出来是打算带你看看我们的大好河山,没想到居然让你遇到了这么多事情,等以后,我再补偿给你。”
长孙元媛想到之前遇到的事情,笑了,这一趟旅行还真是多灾多难,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看清杨辰哲的心意和自己的心意。
她依偎到杨辰哲的怀中,“三郎,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我甚至有些高兴,你是带着我出来的,只有我才与你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
杨辰哲听着她的话,有些心疼,元娘就是太好了,好得让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想放手。
他紧紧的将长孙元媛搂住。
杨辰哲安抚了长孙元媛,他便起身离开了,他得与晋王商量,尽快与贤王开战,不能再这样拖着了。
长孙元媛见杨辰哲走了,才终于打开了写给自己的两封信。她先看的是绿裳的信,毕竟宫中的事情太多,尤其是他们走的时候吴充华还怀着孕。
“娘娘,我们听说您平安,真是太好了。”信的开始,就让长孙元媛眼睛一热。
“如今太后娘娘已经回了宫,宫中一切平静。奴婢收到了您之前派人送回来的马铃薯,已经妥善保管了起来,请您放心。”长孙元媛暗自点了点头,果然还是自己身边的人靠谱。
“吴充华如今已经七个月了,木槿一直在她身边照料着,还算安稳。太医说这胎怀相很好,太后也派了一位嬷嬷去照看,娘娘不用担心。”
“在您和陛下离开之后,袁充仪也被检查出有孕,如今也已经有五个月了,太后也派了嬷嬷去照看。”
“太后娘娘回来后发现两位嫔妃怀孕的时候很是高兴,还特意赏了栖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