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琴,胡翠兰当初讲墓中事时,并没有提起还有个大女儿,而且看她的样子,并没有被杜老爷缝住五官。
陈四九将瓶中药一饮而尽,他吧唧吧唧嘴,总感觉味道怪怪的。
不过他喝下解药后,胃里舒服多了。
中了尸毒的人,嘴唇会发紫,眼眶发黑。
程小白看陈四九的状态,嘴唇逐渐恢复血色,应该是没事了,对眼前的杜琴多了几分信任。
“你说这孩子没撒谎,究竟是怎么回事?”
杜琴解释说:“你被胡翠兰骗了,她很早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一切,利用活人来推开门,让她从这里逃出去。”
杜琴将事情原委解释一遍,程小白留下纸人,起身离开坟墓。
不过他们三人中,只能走一个,最主要还是怕惊动杜老爷子。
让他发现,那谁也出不去。
在商讨中,最终决定让程小白赶回去,他实力是三人中最强的。
外面风雪交加,程小白顶着寒风往白鹿村赶。
杜琴没有撒谎,他们被骗了,被那只可恶的狐狸,程小白从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劲,只是没从她的故事中找到破绽。
真实事情发生在一百年前,杜家在这片是地主老财,人丁兴旺,村里人在他的带领下吃饱穿暖,合家团聚,交得起赋税。
杜山,称为杜老爷,为人心地善良,村民们敬仰崇拜的老爷,为数不多大好人。
村里闹灾荒,吃不起饭,他就开仓放粮,让村里人免费吃饱。
春天没有稻种,他就分给乡亲们种子,分文不收。
挨家挨户,那是有求必应,能帮就帮,虽然村里人都叫他老爷,但他却从来不摆老爷架子。
就是这样一个大好人,家里却频繁遭遇不幸。
他夫人在生孩子时难产大出血,吊着半口气把孩子生下便撒手人寰。
杜老爷在门口等了许久,才从产婆怀里抱到孩子,同时也得知夫人去世消息。
杜老爷悲痛万分,看着怀里女娃,想起夫人年轻时就喜好乐器戏曲,便给她起名为杜琴。
杜老爷对这个杜琴那是百般疼爱,什么事都由着她。
但随着女儿长大,他那年迈老母亲劝他在娶一妻,老母亲也知道,他深爱着死去的妻子,但为了杜家香火,哪怕是以纳妾名义也成。
像杜老爷这样的大善人,一旦招亲,方圆十里的姑娘都得上赶着。
好巧不巧的,那天夜里门口来位白胡子老道,身穿八卦衣,手持帆布,想要借宿一晚。
在从家丁口中得知后,杜老爷亲自出门迎接。
他信奉道教,年轻时更是被道士在深山里救了一命,为此对道士有很深的亲切感。
刚出口,他就把白胡子道士请进内堂,同时吩咐下人准备晚宴,好生款待。
在闲聊中,他得知老道年迈60,如此高龄还漂流在外,属实不易。
而且看他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60岁的人。
与他人不同,这白胡子老道面色红润,容颜焕发,双眼炯炯有神,一副仙风道骨之资,肯定是个高人。
在得知杜老爷夫人去世,家中怪事连连。
白胡子老道起身来到院外,指出院中风水问题,假山假水,真树围,破院墙角数枝梅。
住在这个院子里,哪怕他娶新妾,也会招来横祸。
树大遮阴,败财败运。
来不及多想,杜老爷吩咐人把墙边树全砍了。
老道又看了看其他地方,一一指出不足,并承诺明天帮他改善院中风水。
杜老爷对此感激不尽,对白胡子老道更加信任,说出困扰已久的烦恼。
近日招亲纳妾,他寻了很久,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
他希望老道士帮忙物色个人选,好为他们杜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白胡子老道也不含糊,掐指算了起来,对他说:“等到你院中风水改运,南边树林,自会遇到贵人。”
到了第二天,老道出手改善了院中风水,并离开宅院,继续云游修行。
也就从那天起,家里很少再有坏事发生,这让杜老爷更加坚定老道所说。
他放弃了对外招亲,每天派人去南边树林查看,生怕会错过贵人。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老道所说的贵人,那女子犹如仙女下凡,肤白貌美,一双丹凤眼摄人心魄,简直是世间罕有的大美人。
杜老爷被眼前的女子吸引,当即把她带回家,询问家中有无老小。
在得知这姑娘家道中落,流离失所,双亲去世,心生怜悯,顿时起了恻隐之心,将其留在家中。
这一来二去,俩人日久生情,顺理成章结成夫妻。
成婚当天,村里大摆宴席三天三夜,村民们纷纷送上贺礼祝福。
除了杜琴,她从小就能看到一些孤魂野鬼,在见到那女子第一眼,便看出她是一只披着人皮的狐狸精。
她也曾对父亲提及此事,但杜老爷认为她在说谎,把他训斥了一遍,并且让她管好自己嘴,不许在诋毁这个后妈。
恐怕就连杜老爷都没想明白,那女子已经把他迷的神魂颠倒,失了心智,连曾经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都忍心呵斥。
日子一天天过去,杜老爷整日与美娇妻缠绵,全然不管宅院之事。
杜琴看着他们相亲相爱,恨得牙痒痒,现在这个家,只要她说半点那女人坏话,父亲就会严厉训斥,甚至要把她嫁到远方。
杜琴想起在家中委屈,一气之下选择离家出走。
她当时心里想着,喜欢吧,总有一天被那狐狸精吸干精气。
反正她这个女儿也不重要了。
正如她所想,在得知女儿离开后,杜老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任由她离去。
也正因为她的离去,整个村子包括宅院,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那年大旱,村里庄稼颗粒无收。
往年这个时候,杜老爷都会开仓放粮。
让村里人度过这个难关。
可今年他却集结家丁,雇佣打手,让他们去挨家挨户收粮食,把之前欠的稻种与粮食拿回来。
这让村里原本水深火热的日子变得火上浇油。
大旱之年,挨家挨户没有多少余粮,在他强行征收下,村里很快被洗劫一空。
还不起粮食的,就用妻女抵债,上到18岁姑娘,下到几个月大的孩童,都被强行拐走。
如反抗者,则是被乱棍打死。
村里的生活苦不堪言,村民们拿起锄头,堵在杜老爷家门口讨要说法,可换来的则是杜山无情嘲笑。
“你们吃我的,用我的,喝我的,现在我只是要回来,看看你们这一副副嘴脸,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还想跟我拼命,真是一群刁民。”
“老爷,你先消消气,我看这些刁民就是被你惯的。”
“以后可不能让他们占便宜。”
“对对对,还是我美人聪明,都是惯的。”
杜老爷狠狠瞪了那些村民一眼,随后将爱妻搂在怀里,转身离去。
对于这些村民的死活,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短短半年时间,留在村里的人已经所剩无几,有的出去投靠亲戚,有的则是饿死家中。
一路沿途,皆是白骨。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杜山娶进家门的妻子所为,她蛊惑杜山征收粮食,强抢孩童姑娘,目的就是吸食她们精血,增进修为。
杜琴在得知此事后,立刻摘下僧帽,还俗回家。
在她离家出走后,险些饿死在外面,多亏半路遇到个小和尚将她救起带回寺庙。
她也因此一心向佛,不问世事,远离凡尘俗世。
可现在,她必须要回去,回去阻止父亲,替他除去那只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