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王都来的巡查使
小杨2025-09-11 08:392,381

春去秋来,一年时间,转瞬即逝。

在项川超前的工程学知识和高效的管理下,白马河水库的建设,以一种这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最后一块巨石被安放在百米高的堤坝顶端时,整个工地都沸腾了。数十万参与建设的民工,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望着眼前这座如巨龙般横亘在山谷之间的宏伟水库,以及山谷中那片碧波荡漾的广阔湖面,就连郡守陈望,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做到了。不,是项川,帮他做到了。

他为官三十年,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主持建成如此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水库建成的第一个春耕,效果立竿见影。

滔滔的春汛,被水库尽数收入囊中。项川设立的“河谷水利司”,根据下游两县田地的实际情况,定时开闸,定量放水。清澈的河水,通过新修的灌溉渠网,精准地流入了每一片需要它的田地。

安南、平阳两县,上百年来,第一次,没有因为抢水而发生任何争斗。两岸的百姓,看着自家田里哗哗流淌的救命水,纷纷朝着水库的方向,跪地叩拜。他们拜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河神,而是那位给了他们新生的大恩人——项川,项督造。

这一年,河谷郡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比往年足足翻了一番。

而这个消息,以及那座在短短一年内就拔地而起的宏伟水库,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古楚国。最终,一份由郡守陈望亲自撰写,饱含激动之情的奏章,连同水库的详细图纸和工程报告,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千里之外的王都——郢都。

郢都,王宫。

年迈的楚王,看着手中的奏章和图纸,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久违的亮光。

“一年?一座水库?粮食翻番?”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回大王,千真万确。”下方的臣子回答道,“河谷郡送来的税粮,已经入库,比往年多出了整整三十万石。”

“好!好啊!”老楚王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了。这些年,不是这里天灾,就是那里叛乱,几个儿子,为了争权夺利,更是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这个陈望,是个能臣!还有这个……项川……”楚王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奏章里说,此人是整个工程的总督造,居功至伟?”

“是的,大王。据说此人学识渊博,精通水利、算学,乃是百年不遇的奇才。”

“奇才?”楚王沉吟了片刻,“口说无凭。派一队巡查使过去,给本王仔仔细细地看一看!看看那水库,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看看那个项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奏报属实,此等利国利民之法,必须在全国推广!”

“遵命!”

一道王令,从郢都发出。一支由王都重臣率领的巡查使团,浩浩荡荡地开赴河谷郡。

这个消息,让整个河谷郡的官场,都紧张了起来。这可是王都来的天使,是代表大王亲临。接待好了,是天大的功劳;若是有半点差池,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郡守陈望,更是紧张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他很清楚,这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他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项川身上。

“项川,这次巡查使的接待事宜,从行程安排,到衣食住行,再到汇报讲解,本官,全权交给你了!”陈望把项川叫到书房,语气无比郑重,“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人、财、物,本官给你最大的权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让巡查使团,满意而归!”

“大人放心。”项川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们想看的,我会让他们看到。他们不想看的,我也会让他们‘不经意’地看到。”

陈望看着项川那成竹在胸的模样,紧张的心,莫名地就安定了下来。

半个月后,巡查使团抵达了望江城。

为首的正使,是朝中的一位御史大夫,姓张,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为人刻板,不苟言笑。

而副使,则是一个名叫林修的年轻人。他是郎中令的侄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为人谦和,但目光锐利,善于观察。

项川知道,这个老顽固,只是个幌子。真正能说得上话,能把信息带回权力中心的,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副使林修。

项川安排的接待,别出心裁。

他没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盛大欢迎仪式,也没有安排什么歌舞宴饮。

使团抵达的当天,项川只是带着几名随从,在城门口迎接。然后,直接将他们带到了望江城外,一片新开垦的田地旁。

田地里,数十台新式的农具——曲辕犁,正在耕作。这种犁,比老式的直辕犁,转弯更灵活,也更省力,耕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

“张大人,林大人,欢迎来到河谷郡。”项川指着田里的景象,笑着说道,“这里,就是我们河谷郡,献给大王的第一个惊喜。”

张御史看着那高效的曲辕犁,板着的脸,稍微松动了一些。

副使林修的眼中,则闪过一丝异彩。他发现,这个叫项川的年轻人,很有意思。一上来,不谈功劳,不讲客套,直接就上干货。

接下来的几天,项川带着他们,走遍了河谷郡。

他让他们看的,不是郡守府的威严,不是望江城的繁华。

他带他们去看白马河水库。他站在百米高的大坝上,亲自为他们讲解水库的设计原理,讲解那复杂的闸门控制系统,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计算,来调配下游的水量。

他带他们去看永安县的“鱼鳞册”和“一条鞭法”。他把那厚厚的,如同艺术品一般的土地图册,和那一目了然的税收账本,摊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亲眼看到,政务,可以变得如此清晰,如此高效。

他带他们去看那些新开的集市。集市上,有雪白的精盐,有新式纺车织出的精美布匹,有来自山区的药材和特产。商人们来来往往,脸上都洋溢着赚钱的喜悦。

他甚至带他们,去拜访普通的农户。农户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新衣。提到郡守和项督造,无不交口称赞,感激涕零。

项川所展示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从农业,到水利,到政务,再到商业,环环相扣,互相促进,欣欣向荣的治理体系。

张御史从一开始的挑剔和审视,到后来的惊讶,再到最后的沉默不语。他发现,自己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奏章上写的,非但没有夸大,反而还说得太保守了。

而副使林修,看向项川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好奇,而是深深的震撼和……一丝敬畏。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的脑子里,仿佛装着一个他完全无法理解的世界。他说的每一个名词,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这哪里是一个地方官,这分明是一个经天纬地的大宗师!

继续阅读:第144章 结交未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