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八零神医老太重生,极品儿女排队等死>目录
第229章 他还嫩了点谢冬梅也是这么想的,军训磨练磨练是好事。
思瑶自己也挺向往,觉得穿上军装特别神气。
可她太清楚了,军训对这些平日里四体不勤的学生娃子来说,压根就不是那么好渡过的。
八月底九月初的天气,秋老虎厉害得很。
在那毒日头底下站军姿、踢正步,不出三天就得蔫一半。
脱层皮那都是轻的,中暑晕倒的都少不了。
对,得给思瑶准备点防晒什么的。
想到这,谢冬梅停住了脚步,拉着郑爱国调转了方向。
“哎?冬梅,你这是干啥?招待所不走这边。”郑爱国被她拽得一个趔趄,满脸不解。
谢冬梅头也不回,步子迈得又快又稳。
“先不去招待所了,”她的声音果断干脆,“去百货大楼。给咱闺女买点防晒的东西。不然这十天半个月的军训下来,好不容易养水灵姑娘,非得给晒成一块黑炭不可!”
一听要去百货大楼,郑爱国那张写满愁容的脸瞬间又拧巴起来了。
“去那儿干啥?里头的东西死贵死贵的。”
谢冬梅斜睨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懂什么?军训一整天都在大太阳底下,没口水喝,人能扛得住?”
“再说了,我闺女好不容易被养的细皮嫩肉的,跟你们这些糙老爷们能一样吗?晒脱层皮,到时候心疼的还不是你?”
郑爱国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想反驳,可一想到闺女那张白净的小脸蛋要是被晒得跟乡下那些黑黢黢的泥猴子似的,心里头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难受。
“那……那就走吧。”他最后还是妥协了,声音小得跟蚊子哼哼似的。
百货大楼里,售货员正懒洋洋地靠在柜台上嗑瓜子,看到谢冬梅他们过来仿佛没有看见。
“同志,买点东西。”谢冬梅敲了敲玻璃柜台。
售货员这才不情不愿地站直了身子,吐掉嘴里的瓜子皮,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们,“买什么?”
“买一批防晒霜,还有你们这儿最好的保温杯。”谢冬梅言简意赅。
售货员的眉毛挑了一下,有些意外。
这两样可都不便宜,没想到这看着普普通通的一家子,出手还挺大方。
她的态度立马热情了三分:“哎哟,同志您可真有眼光!防晒霜得从里头库房拿,这保温杯您瞧瞧‘鹿牌’的,全省里顶好的货,保温保凉一天一夜都不带变的!”
谢冬梅直接拍板:“就要这个了,防晒霜也拿一瓶。”
付了钱,郑爱国提着那个崭新的粉色保温杯,左瞧瞧右看看。
谢冬梅却没停下,拉着他又拐进了一条老街,钻进了一家散发着浓郁药草香气的中药铺。
“老板,给我按这个方子抓药。”她递过去一张早就写好的纸条,“金银花、菊花、淡竹叶、荷叶……都给我用最好的。另外,帮我分成小包,用纱布包好。”
药铺老板是个老头,接过方子一看,眼神立马就亮了:“嘿,您这是行家啊!这方子清热解暑,平和得很,夏天喝最是舒坦。得嘞,您稍等!”
*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医科大学,正好赶上郑思瑶她们开完班回宿舍。
郑思瑶一眼就看到了等在树荫下的父母,眼睛一亮,小跑着过来:“爸!妈!你们怎么还没走?”
“等你呢。”谢冬梅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她,一样一样地交代,“这个保温杯,军训以后每天都带身上。这里头是祛暑茶,一天一包,用开水泡着喝,不许偷懒。”
她又把那瓶雪花膏塞到闺女手里:“还有这个,叫防晒霜,每天早上出门前,脸上、脖子上、胳膊上,所有露在外面的地方都得抹匀了,听见没?不然军训下来,你非得变成一块黑炭不可!”
郑思瑶看着手里的东西,又看看母亲严肃又关切的脸,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妈……”她声音带着哽咽。
“乖女儿,别哭啊!”谢冬梅一边安慰一边把手搭在了女儿的手腕上。
几秒后,她松开手,脸色缓和了些:“嗯,还行。但记住了,军训再累,也得按时吃饭睡觉。身体是自个儿的,别仗着年轻就瞎折腾,有任何不舒服就立刻跟老师打报告,知道吗?”
“知道了,妈。”郑思瑶用力地点头,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郑爱国在旁边抬起粗糙的大手,笨拙地摸了摸女儿的头。
“行了,我们得去赶车了。”谢冬梅看了一眼手表,拉着郑爱国转身,“你快回宿舍去吧,好好照顾自己。”
一家三口依依不舍地道了别,直到郑思瑶的身影消失在宿舍楼的拐角,谢冬梅才收回目光,带着郑爱国去招待所拿了行李,直奔火车站。
回江城的火车上,郑爱国还沉浸在送别女儿的伤感里,一路都没怎么说话。
直到两人提着行李走出车站,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回医馆的时,正好要经过谢向阳开的那家‘回春堂’。
“哎?冬梅你快看!”郑爱国使劲拽了拽谢冬梅的胳膊,手指着前面,“那……那不是谢向阳的医馆吗?怎么回事?招牌怎么给拆了?”
谢冬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原本挂着‘回春堂’三个描金大字的招牌,此刻正被两个工人用撬棍费力地往下拆。
‘回春’两个字已经被拆了下来,孤零零地剩下一个‘堂’字挂在那儿,看着说不出的萧索。
“这才几天功夫啊?”郑爱国脸上满是不可思议,又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我就说嘛,歪门邪道长久不了!想跟咱们家斗,他还嫩了点!”
谢冬梅却没他那么乐观。
她眯着眼睛,看着那几个正在干活的工人,又看了看医馆里头。
奇怪的是,虽然招牌拆了,但里面的桌椅、药柜,都还摆得整整齐齐,根本不像是要关门的样子。
“过去问问。”谢冬梅说着,就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师傅,跟您打听个事儿,”郑爱国抢先开了口,递过去一根烟,“这家医馆怎么不开了?我瞧着前几天才开张的呀。”